南明滅亡後,鄭成功為何不扶逃往臺灣的宗室當皇帝?

文史磚家


鄭成功雖然自稱明朝忠臣,並以反清復明為己任,但讓人倍感意外的是,在南明永曆帝遇難後,鄭成功和他的子孫儘管仍掛著明朝的旗號,但卻沒有扶立新君,而是由自己的家族來統治臺灣,做起了實際上的“土皇帝”。那麼,一向以忠臣自詡的鄭成功為何不立宗室為帝呢?本人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



其一,跟隨鄭成功到達臺灣的明朝藩王們,大都名望很低,不足以號令全國。據《臺灣歷史辭典》記載,鄭成功經營臺灣時,魯王世子朱弘桓、瀘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樂安王朱儁、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鋯、寧靖王朱術桂等宗室紛紛到此避難,人數並不算少。然而,從這些宗室的身份來看,大多屬於遠支皇族,且名望很低,不足以承繼大統、號令全國。


但在依附於鄭成功的宗室中,畢竟還有一位地位極尊、名望極顯的宗室,此人便是曾擔任過監國職務的魯王朱以海。由於監國相當於準皇帝,所以朱以海有一萬個理由應該被迎立為帝,但是他卻有一段讓鄭成功深惡痛絕的“黑歷史”,那便是在位時曾跟隆武政權“同室操戈”。正因如此,朱以海被鄭成功拋棄,不僅沒有被扶上皇位,甚至都沒能到達臺灣(朱以海避居金門11年,並最終死在那裡)。



其二,南明小朝廷們都有好內鬥、胡作為的“黑歷史”,讓鄭成功在扶立新君時,極其不安心。南明局勢動盪不定,宗室們對皇位普遍極度渴求,一旦手中有權有兵,不論局勢是否對他有利,都有稱孤道寡的志向。而等到他們上臺後,無一例外都是槍口對內,跟其他並存的政權兵戎相見,同時還在小朝廷內部大搞黨爭,不把自己“搞死”誓不罷休。


無論是魯王朱以海跟隆武帝朱聿鍵之間,還是紹武帝朱聿鐭與永曆帝朱由榔之間,他們之間的激烈廝殺不僅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而且給清朝提供消滅他們最好的機會,令天下仁人志士寒心至極。而在弘光、隆武、永曆三朝內部之間,黨派間的紛爭、傾軋導致內耗嚴重,使其無法凝聚共識,團結一致對抗外敵。正因如此,鄭成功對這些自私自利、昏庸愚蠢的藩王非常不放心,為避免他們將內亂帶到臺灣,乾脆不再立藩王為帝。



其三,鄭成功有自己的私心,那便是建國稱王,不允許任何人對他發號施令。這心思在鄭成功,尤其是其子鄭經的一系列舉動表現的非常明顯。永曆帝即位後,鄭成功雖以明臣自居,並奉永曆帝為正主,使用其年號,但拒絕永曆帝派人到其軍中任職,儼然一支獨立的勢力。等到他入據臺灣後,更是以“延平王”的名義開府治事、統治全臺,絲毫不許永曆朝廷置喙。


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不易;桂王入緬甸,聲援絕,勢日蹙,乃規取臺灣...成功乃號臺灣為東都,示將迎桂王狩焉。以陳永華為謀主,製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臺灣周千里,土地饒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闢草萊,興屯聚,令諸將移家實之。見《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第十一》。



等到永曆帝遇害後,其子鄭經雖然仍使用明朝賜予的“延平王”封號,並聲稱謹守臣禮,但在內部卻開始自稱“東寧國王”(鄭經以“東寧”稱呼臺灣)。不僅如此,鄭經在與清廷商談議撫條件時,明白無誤地提出欲效仿朝鮮、越南,做清朝的藩屬國,而非與大陸完成統一(“鄭錦請稱臣入貢如朝鮮,上未之許。”引文同上。“鄭錦”為鄭經之誤)。


鄭成功及其子孫統治臺灣長達22年時間,在堅持抗清事業的同時,在臺灣設府置縣,建立各級行政機構,並大力發展農業和國際貿易,將一個原始、封閉的海外孤島變成一塊百業漸興、生機勃勃的寶島,功勞不可謂不大。1683年,康熙帝派大將施琅跨海收復臺灣,末代延平王鄭克塽兵敗投降,臺灣自此再度與大陸實現統一。



康熙帝收復臺灣後,為免當地民眾再起抗清之心,下令將鄭氏在臺諸墳悉數遷葬大陸。然而康熙帝並未抹殺鄭成功的功績,並專門為他擬寫對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見《清聯三百副·康熙挽鄭成功聯》),可見對他推崇之深。隨著明鄭時期的終結,明朝正式走進歷史。


史料來源:《清史稿》、《臺灣歷史辭典》、《清聯三百副》


文史磚家


南明只堅持了十幾年,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內訌。由於崇禎帝沒有指定接班人,於是從馬士英扶持弘光帝開始,但凡是手上有點兵馬的勢力都會扶持一個朱姓王爺出山。要麼是直接稱帝,要麼是含蓄一點,只稱一個監國之號。一時間南方被擁立了四個皇帝,十幾個監國。各方勢力為了爭一個正朔,打的是一臉狗血。鄭成功作為這些勢力中的一份子,他其實也立過一個監國



據《續明紀事本末》卷七記載,在隆武帝和紹武帝先後遇害後,桂王朱由榔於隆武二年繼任帝位,年號永曆。但當時鄭成功遠在東南,不知道這一消息,便於隆武四年正月擁立淮王朱常清為監國。到了十月,永曆帝派出的使者向鄭成功宣讀旨意後,他才知道永曆帝已即位的消息。使者根據永曆帝的旨意,封鄭成功為威遠侯。於是鄭成功便改奉永曆帝為正朔,改隆武年號為永曆,淮王朱常清則非常知趣的宣佈遜位,並取消了監國身份和年號。

割據東南的鄭氏集團奉永曆為正朔後,就一直沒有再改過年號。到了永曆九年四月,永曆帝再次給鄭成功加官進爵,封他為延平郡王。並且特准他設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審理等行政特權,武官一品以下,文官六部主事以下,鄭成功都可以自行操作,不用向永曆請示。這也就是說,鄭成功的爵位和抗清的一切合法性都源自永曆帝。只要永曆帝的正朔不倒,他是沒有扶持其他朱姓宗室為皇帝的理由。否則他的合法性蕩然無存!

又過了三年,永曆帝封鄭成功為潮王(一字親王),給了他更大的特權。但是鄭成功這一次實在是不敢受此封號,便力辭不受,堅決的給推掉了。但是鄭成功還是獲得了南明官方對他擁有閩浙部分轄土、民政、軍事等軍政大權的承認。皇帝這麼給面子,他不能不兜著吧?因此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都會請寧王朱術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這表明鄭成功對禮法是很看重的,他嚴格的奉永曆為南明正朔,並非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之人。

1662年6月,一個很普通的時間點。但就是在這一年的這一個月,永曆帝、鄭成功和李定國先後去世。

六月一號,永曆帝在昆明十字坡被漢賊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六月二十三日,鄭成功在臺南病死。他臨死前只說了一句話: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國在緬甸勐臘病逝,他臨死前也說道:我對不起大明,也對不起皇帝,我該怎麼面對天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這裡鄭成功臨死前所說的先帝和李定國唸叨的皇帝,指的是永曆帝。也就是說,永曆遇害的消息,他們都知道。其中李定國因為離得比較近,十天後就知道了。在得知消息後,氣的一病不起,最後溘然長逝。鄭成功因為離得比較遠,十七天後才得到消息,也是氣急攻心,又因為兒子鄭經的醜事,於四天后暴斃而亡。

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在金門發動軍事政變,自稱延平王,打敗了控制檯灣的鄭成功之弟鄭世襲,在臺南即位。然後改東都明京為東寧;他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曆帝正朔,並於臺南建寧王府,供歲祿於寧王朱術桂,但未擁立其稱帝或監國。


從鄭成功的一生來看,他只奉過兩人為南明正朔。一個是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隆武帝,一個是南明在位時間最長的永曆帝。鄭成功也不是沒有擁立過朱姓王爺,但是他只敢擁立監國,並未擁立過皇帝。永曆帝在世時,不管鄭成功對他是不是真的效忠,但起碼在明面上,鄭成功對永曆帝還是很尊重的。只要永曆還活著,他都不可能擁立新君。後來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鄭成功是在臨死前才得知的消息。

綜上所述,南明被滅後,鄭成功為什麼不擁立朱姓王爺為帝呢?這是因為鄭成功從來就沒有想過擁立誰為皇帝,他已經奉了永曆皇帝為正朔,那就只能繼續供奉到底。不能因為南明被滅,永曆帝逃亡緬甸,他就擅自擁立其他人為帝。如果他敢這麼幹,就是在自掘墳墓,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合法性。如果連自己的合法性都沒有了,他憑什麼號召明朝遺民抗清?就算鄭成功雖然知道永曆帝遇害了,但是擁立皇帝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辦成的。對於鄭成功來說,他首先要確定永曆帝還有沒有後裔。如果有後裔,那麼皇位就屬於永曆皇帝的後裔,而不是其他的朱姓藩王。這是最起碼的繼承邏輯。

另外還有一點,鄭成功是戴罪之人。他的父親鄭芝龍出賣過隆武帝。鄭成功因此有很深的負罪感,一直都在戴罪立功。就拿鄭成功的名字來說,他的名字並不是鄭成功,而是“朱成功”或者“國姓成功”,之所以會叫這兩個名字,是因為隆武帝賜他國姓“朱”,又賜名“成功”,於是在隆武政權初期時,他叫過一段時間“朱成功”。但是後來鄭芝龍出賣了隆武帝,鄭成功一面與鄭芝龍劃清界限,一面謝罪於天下,不再以朱成功自稱,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姓朱。於是鄭成功在此之後就一直以“國姓成功”為自稱。既不姓鄭(與親爹劃清界限),也不姓朱(自慚形穢),而是以“國姓”為姓。(現在稱呼他為鄭成功,是滿清兩宣傳的結果)

試想一下,為了代父贖罪,鄭成功他連自自己的名字都改了。一個自慚形穢之人,他哪裡還敢擁立朱姓王爺為帝?因此南明的帝位,鄭成功既沒有資格過問,也沒有膽量過問,這不是他該操心的事。


Mer86


這個問題主要有兩點。最重要的一點是,鄭成功自己有私心。儘管鄭成功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也是“反清復明”的志士,但細究起來,並不算是個一心為公的忠臣,而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而已。所以南明晉王李定國約鄭成功同時起兵,而被鄭成功放了鴿子;後來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聯合鄭經,結果鄭經也是派點人來划水。可見鄭氏集團還是家族利益優先,“反清復明”更多是一塊拉攏漢人的招牌而已。

還有一點的是, 臺灣的宗室都是疏出,本身就缺乏號召力。本來有一位最有資格的稱帝者,曾在紹興任監國的魯王朱以海,但鄭氏之前依附的是福州的唐王朱聿鍵,唐王和魯王不和,所以鄭成功和朱以海一直有矛盾,甚至有史料說朱以海被鄭成功所殺。而其他藩王比如寧靖王朱術桂,本身都是非常疏的皇室旁支,缺乏號召力,而且立這個不立那個也麻煩,最主要的是鄭成功不可能想自己被制約吧。


林屋公子


這問題問得好,當今社會很多人把鄭成功捧的很高,但是如果你熟讀歷史,你會覺得真實的他也許會讓你失望。

鄭成功要說擁立一個朱明王室後裔那可謂是信手拈來,在明末清初之際大陸即將全部落入滿清之手,這時候是有很多朱明後裔前來投靠鄭成功,這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魯監國朱以海,還有寧靖王朱術桂,其他各種郡王更是比比皆是。所以鄭成功不擁立朱明後裔真的不是他沒這個資源。

永曆帝在雲南被害後,此時全國抗清勢力並沒有全部被滿清消滅,我們能數過來抗清武裝就有好幾支。比如四川的明軍,奎東十三家,張煌言的魯監國舊部,還有鄭成功的十多萬人,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有二十萬人馬。此時這些人真可謂是群龍無首,那時候魯監國朱以海就在金門,假如鄭成功為了抗清大計擁立魯監國做皇帝那是無可厚非的。

可是鄭成功偏不,不光是他不他退守太晚他的繼任者也是把朱明後裔奉養起來,就是不讓他們參政。鄭家在臺期間其實儼然是個小朝廷,不過這個朝廷的領袖不再是朱明後裔,而是他們鄭家。

我個人覺得鄭成功在明末清初一直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他雖然名義上接受南明政府號令,但是實際上並不怎麼聽南明朝廷的指揮。他在閩南建立的勢力範圍,也基本上是他自己打出來的,他父親鄭芝龍投降滿清後並沒有給他留下太多東西,所以鄭成功心裡明白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一切是不希望拱手讓給別人,哪怕是名義上的也不行,所以南明自永曆帝去世以後鄭成功就完全以明朝遺臣自居,並不打算擁立一個人來號令自己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鹿鼎記》中有個片段很有趣,天地會與沐王府的人碰上了惺惺相惜,欲結拜,談到反清復明,就談到各種擁護的宗室,雲南擁護的是永曆帝,天地會是鄭成功派系也就是擁護的是隆武帝,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鬧出人命。反應的是當時南明國之不存,時局艱辛,卻仍然忙於內亂。當時有唐王、魯王等等,鄭成功父親擁立的隆武最先稱帝,賜姓朱,改名成功,國姓爺由來於此。此時鄭成功是一個希望復興大明的熱血青年。

但鄭芝龍降清,隆武戰死,鄭成功母親死於戰亂,鄭成功此時堅定反清,但已無主可忠,因為永曆稱帝之後,鄭成功迎來魯王監國,後雖奉永曆為正朔,但聽調不聽宣,基本割據一方,也有怕站隊錯誤秋後算賬的想法,畢竟當時永曆麾下李定國可是號稱軍神,小諸葛,戰功赫赫,人家封的晉王比自己的延平郡王要高的多。所以李定國一再約鄭成功會師廣州,鄭都爽約,導致李敗於廣州後,由攻轉守,南明自此走向滅亡。

鄭成功在福建也不好過,轉而投向海外臺灣,從荷蘭人手下收復臺灣不久就被兒子氣死,臺灣已然是一方割據政權,雖奉永曆為正朔,但實際已經是鄭家天下。


不畏浮雲遮望眼34


1鄭芝龍與日本妻子生的長子取名鄭森,7歲時送回中國,從懂事起是接受儒教忠君忠於漢朱王朝的教育。當鄭芝龍帶鄭森面見在福州的南明隆武帝時,一表人才的鄭森深受皇帝賞識,親賜國姓"朱",名"成功"。朱成功是擬製皇室宗親,期望鄭芝龍領率的武裝把反清復明國事當家事那樣赴湯蹈火,順利完成光復大業。後來隆武政權被滅後,鄭森又擁戴遠在雲南的永曆帝為君主。永曆帝為君王的南明政權見鄭森前有隆武賜國姓爺朱成功,就進而視為皇親封延平郡王。在國家戰亂時,給予軍政自治的特權。所以,鄭森後來收復臺灣後,是作為國姓爺朱成功的藩王身份的南明政權主政的。同在臺灣的魯王朱以海沒有得到弘光帝、隆武帝`永曆帝的聖旨,只能擔任監國,也符合當時法制。

2明朝自北京崇禎政權滅亡後,清朝被視為中國正統的合法中央政權,許多文武官員叛明降清。南逃的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曆政權相繼滅亡。鄭森見正宗的朱家王朝不復存在,把明朝國姓"朱"恢復為原姓為"鄭",但隆武帝賜的名仍保留下來,故以後鄭成功大名,要比鄭森、朱成功的曾用名更加家喻戶曉。原來以朱成功名義的延平郡藩王演變為鄭氏政權。

3臺灣有史考查,早在三國時孫權割據的東吳政權因戰爭人口陡減,派衛溫帶兵乘船渡海抵達臺灣,用大陸帶去磚瓦築屋建房,以便在此招集青年男女到江南定居繁衍後代,以迅速彌補兵員和勞力不足。但結果事與願為,帶去的人遇瘟疫大多死亡,餘下有的乘船逃回大陸,有的融入當地住民。從此,臺灣成了中國政要經略的領土。另外,在1628年,鄭成功父親鄭芝龍被任命為明朝海上游擊之職,負責消滅浙閩粵的海盜,平靖海疆,鞏固海防。利用職便,他亦官亦商亦盜,不久成了大富豪。同時,福建遇大旱災,饑民流竄。當地官員束手無策,鄭芝龍出資招募難民到臺灣墾荒種殖,幾萬移民到臺灣後安居樂業,定居下來。他們與三國時留下的居民,以及更早海飄抵臺的原住民,都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1645年,鄭成功在幾番反清復明征戰失利後,想利用海峽天險,開闢臺灣島和呂宋島(菲律賓)為根據地,以圖東山再起。

4自鄭芝龍平定了中國閩浙粵各股海盜後,荷蘭殖民者借參與剿匪有功,先以騙租名義在臺灣站住腳,後來趁鄭芝龍疏忽經略臺灣之機,到處攻城掠地,修築堡壘,奴役我中華兒女臺灣同胞。鄭成功對荷蘭侵略者的罪惡行徑義憤填鷹,決定趕走荷夷,收復臺灣主權,開闢反請復明根據地。於是在充分準備後,戰艦啟錨揚帆,迎颶風戰惡浪,巧渡敵無設防的鹿耳門,出其不意襲其不備登上臺灣本島,攻克了荷蘭侵略者經營多年的軍事堡壘,最終使臺灣的主權迴歸到中國人手裡。


林柏忠


永曆十六年(1662年)

說明這個問題就得談一個重要的時間:永曆十六年即公元1662年。這一年的四月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和他的兒子被吳三桂所殺。南明此後就沒有了皇帝,所以在道統上說南明亡於此年。

同樣是這一年的五月,鄭成功也逝世了。當時鄭成功才攻下臺灣不久,一切都要安定,還沒有時間來想其他的事情,自己就掛了,試問他是在想在陰間來扶持一個大明的宗室在臺灣稱帝嗎?


鄭經為什麼不重新擁護一個新帝

題主真的要問,應該是問鄭經為什麼不擁護一個南明的宗室來在臺灣稱帝。其實這也很好解答。

到了鄭經這裡,對大明的忠誠已經是形式上的了。自己家辛辛苦苦打下的臺灣怎麼會輕易的拱手讓人呢?換做是很多人都不會拱手讓人的。

再來看看當時的局勢,自從當年崇禎自殺,李自成敗退,很多人都紛紛自立為王。這時候鄭經雖然還尊著明統,但是實際上就是已經是自立為王了。鄭經想的是為自己來征戰了,而不是再為南明宗室打工。所以鄭經就根本不會去做這種拱手送地盤和權力的事情。


淡看天上月


南明一般指公元1644年到1662年明朝宗室在南方抵抗清軍的時間段。先後有弘光、隆武、永曆三個小朝廷。鄭成功先是追隨隆武帝,後因其父鄭芝龍降清,隆武帝抗清遇難。後來鄭成功承認永曆帝為正統,但行動還是自行其事。公元1662年,鄭成功攻取荷蘭人佔據的臺灣。同年永曆帝被吳三桂殺害,南明滅亡。鄭成功也許考慮過擁立明朝宗室為皇帝,但因各種原因放棄。

首先,鄭成功當年去世了,可以說既使有想法也來不及實施。

其次,鄭成功雖然被封為國姓爺,爵位延平王,但實際卻長期獨立於永曆小朝廷之外,他不太想搞個皇帝來約束自己。

再則,鄭成功地盤太小,只有福建沿海和臺灣,如果搞出個皇帝,既名不符實,也不倫不類。


羽書遲


有輔立,也是藉口而已。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父親的海盜。

各種原因來說,他對大明,對中國,感情未必有多親,但是他必須得說愛大明,反對大清。這樣才能有更多的人跟隨他,給他賣命。

所有,他已經想著自立了。之所以說是民族英雄,只不過他是在荷蘭人手裡把臺灣搶到了自己手裡,後來他兒子又歸順了大清。好聽而已。


黎明lgl


鄭在臺灣就是獨立一方諸侯王國 南宋宗室來了 是聽他的還是聽宗室的 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