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坐公交车在荥阳上街转一圈,遍地是工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处都画上了拆迁的字眼。

从上街到荥阳半个钟头的车程,因郑上路的修建,不得不绕远了许多。

从公司到家,一条直路,因为修建,每天不得不绕道而行,早起五分钟。

王村各个村落的拆迁,上街荥阳市区里的修建,各种各种的拆修。

拆迁和修地铁,成了这里这些年的关键词之一。

很多老荥阳上街人都经历了拆迁,从早些年父辈的“拆一代”,到现在不少90后家里拆了房子的被叫做”拆二代“。

大家听到拆迁户的第一反应都是“一夜暴富”,很是羡慕。

而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很多拆迁户,他们更宁愿不要这个“一夜暴富”的名头。

只想要留住以前最好的那一份记忆与纯真。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01

原:上街区 老二铺

拆迁后:金屏路小区


我是上街区老二铺的原住民,

在老北市场对面的那些平房里住。

那个时候,二铺那边的房子大部分都租给了北市场里面做生意的商户们居住。

有卖鸡子的,有卖猪肉的,还有卖擀面皮的,卖香油的,卖水果的,卖豆芽的...

好像整个市场里做生意的都聚集在了一起,大早上五六点大家就相继的往市场去,路上彼此打个照面。

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几乎整个二铺的人都知道我是谁家的孩子,谁家都能混上一顿饭吃。

中午大家都坐在自己院子门口吃饭,还能彼此给对方分享一些自己做的好吃的,吃百家饭。

二铺后面就是火车道,偶尔过火车,房间里的床都要跟着晃一晃,但是依然睡得很香甜。

火车道前面是一块荒地,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在后面跑着乱玩的场景,最开心的时候。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忘了是零几年的时候了,二铺口那一点盖起了一栋楼房,很多商户还都买了那里的房子。

再后来,这里就通知要被拆迁了...

现在已经高楼大厦,除了道路旁边的商户没有变,后面的二铺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就连对面的北市场也已经被拆的“物是人非”。

而现在居住在高楼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点外卖就不愿意下楼。

再也没有了以前吃百家饭的那个场景,也没有了谁都认识的那个样子。

现在关于我的邻居是谁,不好意思,我真的不认识他。

有一句话是对的,社会在向前走,你更不能拦住一个城市向前发展。

只有相信那句话: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便利。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02

原住:荥阳市 冯寨村

拆迁后 :三公路小区

从老村子拆到了三公路。

习惯上来讲,其实并没有改变太多,因为生活圈还是在这周边。

小时候的记忆就是植物园,三公像,不过有区别的。

以前的荥阳东边很荒芜感觉,很多人对荥阳的定义都是“农村”。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喜欢的就是以前的那种感觉。

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的荥阳,人人都住在高楼大厦里,自己的小院子只是进行出租。

难道真的是高楼大厦比小院子住着舒服吗?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面子观”。

小一点的时候空调没有普及,大家有的时候还会拿着凉席到外面来睡,纳凉。

各家的小孩子也都睡上面,也没听说谁家孩子被抱走过。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现在吧,不能说不好,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模式。

以前的更淳朴,现在的更现代,更都市化。

总得来说,老村子住着特别方便,上学、交通、吃饭、玩乐都很便利。

在村子里随便晃荡,都有人唠嗑聊天,现在真的是隔壁都不认识。

即使搬家后诸多不习惯,但是对于拆迁这个事,我还是开心的,真的是时代在进步。

拆迁是更新换代,好事,大时代的趋势。

早几年去北京,上海,广州,就在想荥阳什么时候能够发展成那样。

就不说北上广,单单去郑州,隔壁,就想着荥阳啥时候能发展成那样。

不过现在我感觉荥阳和郑州也差不了多少了。

家乡就是家乡,再怎么改变,再怎么不好,也只有自己可以吐槽,别人就是不行。

走出去还是会以我是荥阳人感到莫名的骄傲。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03

原住:上街区 聂寨村

拆迁后:亚星小区

原来住在聂寨新村,我还记得那时候走到路口有一个长长的下坡。

然后聂寨里居民楼后面还有一个大坑,小的时候总是喜欢从大坡上爬到坑里去玩。

坑的那边还有一个小卖铺,坑的下面还有一个别人嘴里的“傻子”。

他是我们小时候的玩伴,我真的感觉他不傻,他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小朋友而已。

沿着聂寨往南边去,走过一段土路,还能走到南市场。

那个土路上还有许多的小土堆,堆成的“山”,那也是我们小时候的“游戏王国”之一。

后来上小学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新建小学”,过一个马路,走一段500米的路就可以到学校。

学校旁边还有个小密道,可以直接通往聂寨的。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拆迁后盖成了亚星广场和小区,后来又买了回来。

如果非要说,感觉这里拆迁了好还是不好,我只能说一半对一半。

以前的好是因为年纪小,所以感觉天真快乐。

如果让现在的我回到过去那个时候,那个环境,我可能也不会有那么天真快乐的记忆。

在哪里好坏,开心与否,与拆迁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听很多人说拆迁拆的物是人非;

我就特别想说,难道不是因为自己成长的物是人非吗?

上街区对我来说,就是家。

我不愿意离开这里去大城市,我享受这里的安逸,享受这里的慢节奏生活;

享受那一口听起来很好听的上街普通话...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04

原住:荥阳市 老城

拆迁后:广武路小区

住在老城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住在市中心,不管去哪儿都很方便。

去哪都可以步行,边上的学校也很多,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走路去的,家门口的美食也很丰富。

那个时候大家都住着私房,邻里之间特别亲热,晚上吃完饭大家一起坐在外面聊天。

那个时候的夏天听着蝉叫,和同学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觉得日子特别快乐 。

老城真的是个有历史底蕴又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条路都有着可追溯的历史,充满了年代感。

而且真的充满了生活气息,而生活气息就是,一到吃饭的点,随处可以听着小炒店的锅铲敲击声,油烟升腾。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后来老城拆了一小部分,拆迁后搬到了广武路的一个小区,一个长长的广武公园。

虽然说没有什么不好,但就是感觉生活气息没有那么浓烈了。

一边希望荥阳好好的快速发展归发展,一边又自私的希望它能够慢一点。

慢一点的话,房价就能慢点涨了,哈哈。

荥阳对我来说,是伴随着我出生,一路成长的地方,我在这里有关系最好的朋友,也有我那尽管不算多喜欢但还不错的工作。

尽管有些地方不如其他城市,但因为它是家,所以更加的偏爱他。

我觉得我会在荥阳生活到老吧...

关于荥阳市上街区的拆迁



看到过一个关于拆迁的说法是:

荥阳上街最近的变化,足以使出门两年没回来的游子不认识自己的家乡。

确实荥阳上街在日以继夜不断的变化着,快的马不停蹄。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说,荥阳上街是两个很适合养老的城市,生活节奏慢。

生活在这座城的人也是这样,知足常乐,缓慢生活。

拆迁带来的变化,不论好坏,都不会抵挡我们对家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