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到底悟出了什么?

菩提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到底悟出了什么?

达摩祖师,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是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

菩提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到底悟出了什么?

达摩祖师为了证得禅宗秘法,于是从印度渡海来到中国。达摩率先见到了佛学造诣颇深的梁武帝,不过梁武帝未能悟道,达摩只好离开。达摩便辞别梁武帝渡江去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达9年。年深日久,山石上投映出面壁姿态的人形。

菩提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到底悟出了什么?

达摩的九年,仿佛把自己当初了第三者的存在,看到了思想来来去去,感受到了自己的感受。就像我们每天都用电但看不到电的存在一样,不同的是我们都知道电存在,他看见了电存在的形式!我们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真正知道不由天的人万不存一!都说顿悟成佛,成就大觉悟者,但真正成就的还是万不存一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