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怎麼死的?

沒那麼複雜,末章張無忌在濠州不是中計,而是中毒。中計不過歸隱,中毒卻需殞命。他中迷藥後,其實跟著就已死於朱元璋之手。後來寫信安排明教事務之人、為趙敏提筆畫眉之人、在周芷若與趙敏之間為難之人,只是寫書人為商業而復活的最後一絲幻象,是不願飲盡的孟婆湯,是不想踏上的奈何橋。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怎麼死的?


一、張無忌為什麼去濠州?

張無忌之去濠州,似乎直接原因只是濠州戰敗,韓山童殉難。但其實彭瑩玉已經做出了妥善安排:

眼下淮泗軍務,由朱元璋兄弟指揮。徐達、常遇春兩位兄弟得知訊息,已領兵馳去應援,韓林兒兄弟也同去了。

事在緊急,自然該以軍務為重,所以在得到稟報之後,張無忌也說“該當如此”,顯是認可了彭和尚的安排。

既然如此,即使是明面上的理由也說不過去——說句不客氣的話,行軍打仗這種大事,張無忌能懂什麼,去了也只有添亂的份。

明明可以不去的地方,卻到了不去不行的地步,張無忌一定是中了算計,這簡直是一定的。

然而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此事絕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濠州這個地方,張無忌並不是非去不可。他可以在武當山,可以回光明頂,可以去蝴蝶谷,唯獨不應該去濠州。

武當山有近乎親爺爺一般的太師父張三丰,光明頂正在大興土木,蝴蝶谷有明教的臨時總部,張無忌作為孫子、大老闆和一教之主,竟然就敢大大咧咧的說走就走,也真可以用“不忠不義不孝”來形容了!

再說他去濠州能幹嘛?明教東、西兩路義軍,接受總壇的幫助少之又少,孤軍奮戰方成一方勢力,這臉得有多大,才能在徐壽輝和朱元璋處以精神導師自居。

俗話說得好“沒病不死人”,不去的地方,張無忌竟然去了,那麼只有三個解釋:

1、網絡流行的解讀,出於某種考量,趙敏和朱元璋一起設計了這個計謀;

2、張無忌身邊有朱元璋的眼線;

3、張無忌有不得不去濠州的理由,比如或許他聽到了什麼風聲。

以上三點,任意一點都可以再寫一篇分析文章,此處不再贅述。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怎麼死的?


二、朱元璋的利益共同體

無論出於何種理由,我們知道的事實是:

張無忌在武當山上與張三丰等聚了數日,偕同趙敏前赴濠州。

來到他生命的終點,他的埋骨之地。

張無忌自從光明頂之戰出道以來,一直高調無比,走到哪打到哪,比如綠柳山莊遇到趙敏、武當山戰玄冥二老、大都萬安寺救人、靈蛇島戰波斯寶樹王……好像世人都知道張無忌來了。可是這一次,兩人卻選擇了一種低調而費解的出行方式:

他不願多所驚動,一路均未與明教義軍將領會面,只是暗中察看……

可是奇怪的是,當他們來到濠州城外時,朱元璋依然立刻就得到訊息,“命湯和、鄧愈兩將率兵迎候,接入賓館”。

按說教主駕到,朱元璋倘若沒有在外征戰,應該立即過來參見教主才是,可是這個白天朱元璋並沒有出現。

直到當晚湯和、鄧愈與張無忌喝酒,酒過三巡,朱元璋才帶同手下大將花雲,急匆匆地趕到。

跟著談起各路軍情,朱元璋稟報戰績,頗有得色。接下來廖永忠出場、對話、說及韓林兒反叛之事。

一言未畢,突然頭暈,霎時間天昏地黑,不知人事。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怎麼死的?


案查先生的敘述,張無忌是醒過來聽到了朱元璋與徐達、常遇春之密議,心灰意冷、激憤而去。

可是我告訴你們,真正正確的敘述應該是:

張無忌這次暈過去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他來時既然不曾驚動任何人,因此給朱元璋提供了大大的方便,然後就是上演經典戲碼,“帳前早埋伏下三百刀斧手,只待主人擲杯為號”,當下朱元璋便砍掉了張無忌的腦袋,從此一勞永逸,天知地知,朱元璋知,湯和知,鄧愈知,廖永忠知,三百刀斧手知;徐達和常遇春應該也是知道的,他們二人之所以不在場,恐怕還是顧及從前之義,不忍目睹張無忌身首異處。

除此之外,再無人知。

湯和、鄧愈、廖永忠三人,幾乎全程參與了這樁大事,可見他們早已和朱元璋結成利益共同體,徐達、常遇春雖然是虎虎生風的漢子,但為情勢所迫、時勢所推,在向朱元璋效忠後,必定難以置身事外。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怎麼死的?


三、爐火之上的張無忌

光明頂一戰,張無忌名動天下,為眾所推,遂為明教教主;

武當山一戰,傳承了張三丰百歲的集大成之武學太極拳、太極劍,如虎添翼;

萬安寺之舉,對六大派之人皆有救命之恩;

靈蛇島攘外,習得山中老人所刻聖火令武功;

少林寺禦侮,更成武林盟主。

論武功,他已是張三丰之下第一人;論聲望,他是天下第一大教的首領;論地位,麾下百萬之眾,已足以顛覆元廷統治;論前景,蒙元衰敗之象已顯,義軍大勢已成,不出意外,韃虜驅逐之後,一個新的王朝即將建立,張無忌是妥妥的開國太祖,也將是最年輕的開國帝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有多榮耀,便有多孤獨。

正因為張無忌的功業莫可與比,正因為張無忌的權柄煊赫無兩,自然而然便成為了眾矢之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

韓林兒曾說過:“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楊左使和彭大帥便做左右丞相,那才教好呢!”當時張無忌的反應是連連搖手,強調自己只想功成身退,不貪富貴,要做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此時彭瑩玉說,“陳橋兵變之時,趙匡胤何嘗想做皇帝呢?”張無忌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若有非份之想,教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這就很沒意思了。

大家拎著腦袋跟你混,圖的還不是個榮華富貴、封妻廕子,就算自己對功名利祿沒興趣,難道讓兒孫後輩還像這樣刀頭舐血、有今天沒明天嗎?

你自己清高,不能讓人家清高啊!

人不能全有精神,還必須得有物質才叫活著。物質享受對精神境界有促進作用,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倘若我們過慣了一天三頓吃不飽的日子,則所求者自然便是自己吃飽並讓家人、兒孫吃飽,難道還要再回到餓肚子的時候才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嗎?

如果張無忌不懂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那麼他便會被淘汰、被清除參與這個“權利的遊戲”的資格。

一個空有勇力而無智慧的張無忌;

一個空具象徵意義而對廣大中下級軍官的訴求置若罔聞的張無忌;

一個有道德潔癖而要求所有人遵從其道德準繩行事的張無忌;

一個只想自己得道而將雞犬扔下的張無忌……

很多人都會巴不得他趕緊死或者滾蛋。

朱元璋只不過聽從了這種呼聲,並讓它變成了現實。

按照新垣平博士的《劍橋倚天屠龍史》風格,此次事件可稱為“濠州兵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