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方臘後,魯智深說的兩句話只有6好漢聽懂,得以善始善終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宋江驚才豔豔,武松武力絕倫。而魯智深一向大膽勇武,常常做出驚人之舉,類似的有“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這些經歷,也能和二人媲美。

不過要說整部《水滸傳》中,把整個宋江“招安”事件看得最透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武松,而是有大智慧的魯智深。尤其是魯智深說的兩句話隱含深意,這兩句話只有6人聽懂,最後離開宋江得以善始善終。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說的兩句話只有6好漢聽懂,得以善始善終



一、憑什麼魯智深立頭功

整部《水滸傳》中,36天罡星、72地煞星下凡起義,108人中每個人都各顯神通。宋江雖然是整部經典的主角,是眾人頭領,但其實他的風頭也被一個好漢奪了去,這個好漢便是魯智深。魯智深一出場就是三拳打死鎮關西,上了梁山後也是勇猛不失智慧,立下不少功勞,還活捉了反賊首領方臘。

原著裡描寫,當時魯智深因為追擊賊兵進入深山迷路,遇到了一個老僧。那老僧神秘地告訴他:“如果有個大漢從林中過來,你就直接抓住他。”魯智深後來守株待兔,一個禪杖就把大漢打翻綁了,而這個人就是反賊首領方臘。原來那老僧是聖僧羅漢,特別顯靈來幫助魯智深,可見魯智深真的是身負天命。

二、魯智深不簡單的兩句話

宋江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他仗義疏財,精於謀略,成了梁山好漢的領袖;另一方面他又安於升官進爵,將好好的“替天行道”葬送成了愚昧的“順天護國”。

而魯智深身具慧根,早就看準了宋江的本來面目。當宋江因為魯智深抓住方臘後,極力邀請魯智深還俗當官。魯智深一口回絕說:“我已經心灰意懶,不想當官了,只希望找一個淨土,安身立命罷了。”

這句話表面上是魯智深的推辭,但其實並不簡單。魯智深已經看破了一整個招安事件——賣身立命、命不由己。魯智深認為,起義軍被朝廷接納,只是因為有所用處,當天下太平,他們也就成了“走狗”和“肉兔”,任朝廷宰割了。

但宋江還蒙在高官厚祿的美夢了,繼續勸告魯智深說:“如果你想當和尚,那就去京城,當一個名山大寺的和尚首腦也足以光宗耀祖。”魯智深這時說了一句話:“我什麼都不要,這些沒什麼用,死後能有個全屍,對於我來說就算好了。”

這是魯智深的大徹大悟,他甚至已經預見了宋江招安後的命運:一時雖然風光無限,但被朝廷所殺的那一刻,屍首都不得保全。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說的兩句話只有6好漢聽懂,得以善始善終



三、六個人聽懂了這兩句話,得以善始善終

當時二人的對話,被很多尚存的梁山好漢聽到。這些人中,有些如宋江一般,沒有大徹大悟,而有些如夢初醒,離開了宋江。

武松當初就反對宋江招安,聽了魯智深的話後,更堅定想法,第一個離開了宋江,選擇出家。

之後便是林沖順著得病的由頭,也選擇了武松一樣的做法,在佛寺中安度餘生。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說的兩句話只有6好漢聽懂,得以善始善終



第三個是燕青懂得魯智深的話,退隱於江湖山水之中,自由快活。本來他和盧俊義交好,規勸盧俊義離開宋江。可惜盧俊義也被權勢勾了心魂,最後和宋江一起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見到三個人離開,開竅的李俊忍不住了,主動裝病,他也是仗義,還留下童威和童猛二人,說是照顧自己,其實是刻意地救了二人的命。最後,李俊到海外成了國主,童威、童猛成了大臣,可以說是一生圓滿。

魯智深的兩句話飽含深意,只有六個梁山好漢聽懂,紛紛離開宋江,善始善終。不得不說,魯智深才是整部《水滸傳》裡,看得最深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