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領導力,何以成為全球新勢力?

近年來,美國硅谷的別名成了“印度谷”。

在美國的全球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9位英國裔,中國香港裔(籍)和中國臺灣裔(籍)分別有1位,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人,而中國大陸人暫榜上無名。

關鍵問題是:除了谷歌與微軟,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這些在中國人心目中轟雷貫耳的國際巨頭,其CEO級別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即便不是CEO,硅谷許多公司印度高管的比例也多到驚人。像谷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領導中,有4位是印度裔。

印度領導力,何以成為全球新勢力?

除了企業高管,即使歐美知名商學院的院長也是印度裔越來越多。像哈佛大學商學院現任院長、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院長、前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院長、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都是印度人。

相比之下,中國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中能居高位者,卻鳳毛麟角。很多中國頂尖學府的高才生,在世界級企業裡卻只做個工程師、架構師。

那麼,中國與印度之間在企業管理發展上的差距在哪兒?在種族觀念敏感的美國,為何印度人會受到如此重用?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國人學習的?

“印度管理”背後的基因

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教授,多年來一直在傳播世界各國先進和優秀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在與《中外管理》交流時,他表示:“形成印度領導力優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上層制度,語言能力,多元思想和教育體系。儘管印度還比較貧窮,它在創新方面不如美國、以色列和中國,但印度這幾點優勢卻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的領導力形成,都受到了國情、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響。而印度在融合東西的跨文化情境下,培養出了許多具有國際素質的優秀管理者。那麼,印度有哪些特質在影響印度管理?

特質一,上層制度。儘管印度還比較貧窮,但由於其具有英國所遺留下的總統總理制,其管理體系深入人心,老百姓有自己的選舉體系。印度的法律體系也是英美法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跟西方的體制和理念就特別合拍,這也是印度人特別驕傲之處。特別是在美、英、德這樣的西方國家裡,與他們交流會很暢通。

特質二,重視教育。印度有五個社會階層,在哪個階層出生,你以後在社會的地位就都決定了。“在印度要是第五階層的話,你是很難翻身的。那這些人怎麼辦?很多人就去留學,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楊壯教授說,這與中國的“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論很相像。印度本身具有很強大的理工教育系統。印度這種學院教育做得特別好,很重視技術技能的培養,而且印度人的數學功底特別好。印度的一些文科學院都要學理科,而不是理工科的學文科。

實際上,印度的高等教育水平高,在於不僅學生們會學習專業課,而且每個人都會學習MBA課程,於是很多大學生都是專業課與MBA的雙學位。一些管理者,在工作一個階段後還會再去深造MBA課程。

印度的高校教師,都是來自英、美、澳大利亞這類英聯邦國家,從小重視基礎教育,比如數學和文字能力特別強。由於印度有幾百種地方方言和文字,但官方語言都是英語。因此,很多印度人的思維方式都是西化的,在文化上與西方貼得很近,無論是在價值觀領域還是文化土壤,就跟西方主流價值觀完全吻合,這就是他們能夠很好融入的原因。

特質三,多宗教文化下的思辨意識。印度是一個多宗教國家,它沒有一個絕對的傳統文化。印度歷史上是幾百個國家,數十種宗教。印度歷史上沒有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國王,而且各個地區甚至姓氏背後都一直存在著不同的信念。因此印度人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他們從小就會進行思辯。

“什麼是思辯?他們習慣在很多問題上,特別願意按著自己的文化理念去思考,並用這個思維理念去進行辯論。就像在以色列,四五歲的小朋友就開始辯論,夥伴之間就去看誰的解釋最為有道理。他們的思維是在多種文化衝擊下形成的,沒有過多的束縛和條框。因此,通過思辯其舉一反三的能力就很強。”楊壯教授對《中外管理》特別強調道。而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和西方有同樣的脈絡,既有一些東方的思想,又有完全與西方人同步的思想。那麼,他們在真正做事的過程中,反映出自己不僅僅是問題的解決者,更重要的是能夠發揮自己的長項。

中印管理教育文化的差距

首先,站在更高的視角思考問題。由於印度是多信仰、多語言文字的國家,印度人習慣於思辯,就會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因此作為中國企業家,就需要更多的瞭解和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包括如何讓更多不同價值觀的員工,願意去為一個目標去努力奮鬥。因此,找到每個成員與組織價值觀契合的激勵點,站到更高的視角去塑造組織的目標與願景,驅動員工去實現組織與個人價值,就尤為重要。而這也是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特別強調的一種領導力。

第二,專業知識與商業管理相結合的學習體系。幾乎全球都有MBA教育,為什麼印度的MBA這麼厲害?其區別在於: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管理或商科的專業學生從一進高校就學商科,更高學歷也是商科。這就導致精通管理卻不懂行業的專業技術。但印度的MBA卻是所有學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印度的MBA是專業和管理都精通。

而我們國內教育通常要麼擅長專業技術,要麼擅長工具應用(比如英語)。這就出現了一種現象,技術人員不懂商業,商業人員說不清楚技術。

第三,有話直接放在桌面上說。印度有一個現象,由於他們思辯的基因,他們會特別願意辯論,甚至不乏爭吵,但是他們的內心卻非常抱團,其文化包容力也特別強。而非一些群體的人表面看似一團和氣,暗地裡卻是彼此較量甚至拆臺。

對於傳承了中庸之道的中國式管理,即使彼此不認同,也不會特別直接表現出來,即使有分歧,也追求“兵來將擋”的原則,就自然非常不利用於組織效能的推動。正如北大國發院BiMBA院長陳春花教授所說:中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挑戰是,其成員具有社會人而非職業人的特徵。美國企業成員卻具有職業素養。可想而知,社會人恐怕只能適應某種社會,而職業素養卻是一個優秀者通往世界的“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