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上篇 :

当下正在沈阳辽宁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绘画展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宋徽宗《瑞鹤图》。11月2日,因在外连续开会,遂从北京转道沈阳,一则应辽博之邀,为新开的“玺印馆”作一场纪念演讲《印学史视野下的宋辽金元印》;二则也顺便看一下展出的法书展和名画展。浙大研究所、评论基地和书画社的十余同事们闻知此事,相约2日同时聚于辽博,一是观展,二是为我的演讲助威。于是,想到应该为辽博展中作为头牌的《瑞鹤图》说些什么,在《艺术典藏》中刊发一下以为回报。

中国古代绘画中,有几张画是称得上十分另类的。比如,传为徐熙的《雪竹图》,传五代佚名《丹枫呦鹿图》和辽《秋林群鹿图》,还有宋徽宗《瑞鹤图》。这些绝世之作,都是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绘画史的习惯认知大相迳庭,甚至是被学者认为恐非出于传统画家之手。

比如,《丹枫呦鹿图》《秋林群鹿图》被认为不是从唐五代到辽(北宋),而是它们本来就是辽人之画,所以既无线条传统又不重笔法,完全是以色彩堆叠;这种方式,显然不是唐宋时期中原主流的中国传统画法,而是当时少数民族的辽代(今东北沈阳地域)的另类画法。更有学者如台北故宫的李霖灿先生认为,这就是辽代绘画中难得一见的辽兴宗之皇帝所画,现存一对,其实应该是五幅通景屏,甚至它还与中亚绘画有某种沟通。画史典籍上说是“五代”,应该是不知如何判断的含糊其辞,其实它就是辽画。

还有传为徐熙《雪竹图》,无款,但因为画法奇特,纯用墨染而无线条勾勒,以这样的大屏幛和画法成熟,之前画史上竟一点痕迹也没有,自然令人生疑。谢稚柳从文献考订和比照出发,认定这就是画论中提及的“落墨法(落墨花)”技法,是五代徐熙的新创,所以此前未有过;而徐邦达先生不同意,互有辩论,各持一说。于此已经可见《雪竹图》的另类和奇奇怪怪了。前一期我们提到的华新罗《天山积雪图》在图像和色彩上的别出心裁,或许也可以归入此类。

宋徽宗《瑞鹤图》的另类和异样,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瑞鹤图》

(1)古代山水画有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法,宋徽宗深谙此道,但《瑞鹤图》显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远”。此一异也。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2)古代画山水,近溪浅岸,竹篱茅舍,仗策骑驴,渔舟唱晚。中景则松林茂密,红枫黄杏,夹叶出枝,曲迳通幽,掩映其间;如有楼阁,则又是界画精严细密,层台叠阶,迴廊曲折,户窗井然;楼顶必有青瓦琉璃,塔尖直指苍穹。远景则高山大岭,远岫近峦,泉瀑直挂,云雾流行。这些,都是山水画的固定格式。即使每一幅画不用全部,至少是依此招式。自五代北宋以来,荆关董巨、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燕文贵,米氏父子,直到南宋刘李马夏,再到赵孟頫董其昌、四王吴恽,皆是循此套路。即使是小众的楼阁界画如清代袁江袁耀,也是一整套从屋顶楼脊户枢窗棂的一笔不苟细致描绘。但宋徽宗《瑞鹤图》画面除了一个宫殿的大屋顶,顶上有二鹤左顾右盼,群鹤舞于苍穹,界画的细节全然未现。有界画之表象而无界画之细伎,此二异也。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3)中国画讲空白,从六朝展子虔《游春图》以来,天留白、水留白、地留白;齐白石的蝦和蝌蚪留白,从来都不会画满画实,意到为止。荆浩董源、石涛八大,没有画满的例子。即使宋画宫廷画师作画,也无有不留白者。唯《瑞鹤图》非唯宫廷殿宇,连漫天飞舞的白鹤背后的天穹,按说人人都会留白,但宋徽宗却以天青色全部填满不留一丝空白。翱翔的十八只仙鹤千姿百态,回环引绕,天色湛蓝,可谓亘古未有。几千件传世画作中,仅此一例。我几乎从中看出近代油画中印象和抽象的影子来,千年以前古老的北宋皇帝,何来如此想头?此三异也。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4)古来画史取式,非竖长即横展,忌用正方。因为中国画是线条艺术,流动行进,横则绵延万里、纵则一泻千里,各取其势。而正方形非长非扁非竖非横,最不得“势”。除了小幅宫扇之外,鲜有人犯此禁忌。宋徽宗传世名画,横式有《柳鸦芦雁图》,竖式有《听琴图》,本皆是中规中矩者;岂料《瑞鹤图》有意取最犯忌、最不讨巧的方构图,而且还是满幅不留空白的较大尺幅,细细品玩,此四异也。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5)中国画重用笔,重运动,重时间,重起止,重造险,要出奇制胜不落平庸窠臼,即使是平实之相,也必求平中见奇。故尔对称、平均、中线、左右齐整的几何式、尤其是光滑直挺的“机械线”……这些都是重笔墨的“徒手线”所不屑的。宋徽宗一代丹青宗师大家,自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在《瑞鹤图》中,却用了大量近“机械线”的画法,更在构图上用对称,几何、中界等中国画从来不用的方法,显出其明显的“非中国画”样式特征。甚至今天还有研究家认为,《瑞鹤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备视觉“设计”意义的典型作品。请注意,是“设计”而不是“绘画”,此五异也。

有此五异,《瑞鹤图》允推中国绘画史上最特别最有趣的所在。

下篇:

宋徽宗是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艺术大家。看起来这治国平天下,的确与艺术风雅背道而驰,甚至简直无法并存。

徽宗皇帝的艺术不仅仅是风雅而已,而是十分专业,分门别类,比专业画家还要专业十倍。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各种创举,彪炳史册,显然都具有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与标杆意义。2017年11月故宫有《千里江山图》特展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与会参与讨论和发表、评议。其后今年2018年5月在北大120年校庆时,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又举办《千里江山图》研讨会。收到发来邀请,我因为排不开时间而未去成。而《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年方十八,正是在皇家的宣和画院,由宋徽宗亲自指点命题,才完成这样一件不世出的煌煌大卷。少年郎再有才华,要独立完成这样的绝世杰作,无论是经验、技法、认知都肯定不够,还因为是山水画超长卷,其胸襟气度更难企及。如果不是宋徽宗这样的顶尖高手在高屋建瓴地提点,恐怕是难有此大成也。因此,这无妨看作是宋徽宗的丹青手段和眼光,只不过借十八少年王希孟的手来展现在画卷上。技术是王少年,审美与画面掌控必定是这位非凡的皇帝。只不过高居九五之尊,不屑于与少年画工抢名头而已。亦即是说,《千里江山图》每一个局部的实际画者是王希孟,而这幅画的作品整体控制和审美基调甚至是形式展现的主导者,却应该是宋徽宗。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千里江山图》

宋徽宗的存世绘画,内容广泛,题材全面,几乎没有缺漏。比如人物画有《听琴图》,《文会图》;山水画有雪江归棹图》,《祥龙石图》《柳鸦图》,尤以花鸟画最多,有《桃鸠图》《五色鹦鹉图》《写生珍禽图》《芙蓉锦鸡图》……在这次辽宁省博物馆的大展中,还有超长的、堪称一代草圣的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还有宋徽宗的"瘦金书"独步天下,而且他落款喜用"押书",这些都是他在书法上的绝高造诣:正草兼胜,还有独创。此外,显示出宋徽宗作为专业人士的,还有他在理论上和制度建设上的大举措。今天研究书画史必备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均是在他手里组织文人学士们编撰完成的,作为工具书,这几部大书有千年不移之功。此外,他组织宋代宣和画院,任米芾为书画学博士,又培养出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这样的一代天才。人才辈出,崇宁大观宣和正和之间,是中国书画出现精品最集中的一个时期。大批宋画正起于此时,。"院画"或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代高峰,具有标杆作用,此评谅不虚妄。

陈振濂谈:宋徽宗《瑞鹤图》说异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局部

谈到宋代宣和画院的培养人才方式,不是以画论画,只重技能;而是重技能的基础之上,更重在意境、意义、内涵的巧妙表达。这与宋徽宗的艺术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他开设"画学",亲自指导授课,还建立考试选拔制度,比如,他曾出题《深山藏古寺》试画院学生,有画古庙于山腰深林中,有画庙宇之一角或截墙者,种种不一而足,但批卷的徽宗均不满意。而为"魁选"者,乃为一画生画崇山峻岭,清泉飞湍,而有一老僧担水而行。曰有老僧必有古寺,和尚老迈还须自挑水担,可见古寺必非辉煌金碧而有孤寂破败寒俭之意。古寺在深山故不见,寓古寺之"藏"意。有此三旨,故推胜出。又徽宗决定招考天下画士,取诗境以待,命题曰《踏花归去马蹄香》,"花""归""马蹄"皆可画,而"香"不可画。众画生多画花瓣而走马,为最浅白者;又有画少年扬鞭跃马手拈花摇曳之态者,更有以马蹄上沾花絮者;最后擅胜者则画一文士骑马,马蹄周边蝴蝶翻飞以随,盖马蹄得得沾花香而蝶误以为花竞相逐之,这样注重意境诗趣的优劣之选,显然是过去只重画技者所不能为、而宋徽宗这样的顶级文艺家却希望倡之的。此外,史书记载,当时画院考试题,还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等。在翰林图画院中,徽宗还大幅增加画师俸禄,并将画院选考列为与科举制度同一的体制中去,并分"画学生"、"艺学"、"待诏"、"祗候"、"供奉"等等。身份与官职齐,是为崇宁、大观、宣和间独创,唐前未见而元以后亦无此尊,可谓地位尊崇,空前绝后。而关于画学之考试与科举齐这一项,则可举当时考试科目证之。徽宗领撰《宣和画谱》中明列"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以此看画学之科目,分类清晰,边界明确,如果再加上每次皇上即兴出的"诗题",纵横交叉,显然是非常有序而层次分明;可惜当时这方面留下来的文献史料太少,无法作更细致入微的分析而已。

宋徽宗其实是一个专业书画大家。他书画兼美,书法则狂草与瘦金体双绝;绘画又人物山水花鸟皆为一世之冠;他办翰林图画院和宣和画院,以画学试并驾科举,出题批卷,几乎是在办一所皇家美术大学;他引诗题入画,开一代画境风气;他还建立画家等级体制;主持《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纂辑,明确主张画有十门,是一种清晰的古代学科意识;他培养的画学人才,直到金、南宋、元,还流风余韵络绎不绝。所有这些,都具有首创之功。后世都说他做皇帝是失败者;但我以为。他却是翰墨丹青中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