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一手掀起了北宋對遼屬燕雲地區的第二次北伐。當時的遼聖宗繼位不久,國內軍政大權都在軍事貴族和太后手中的契機。趙家皇帝則趁機想報七年前的慘敗高粱河的舊仇。他下令召集謀臣在樞密院商議進軍路線,同時召集宋軍主要將領,親自佈置各自的任務。

宋遼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即將拉開序幕......

戰前佈局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雍熙北伐中的宋遼雙方佈局態勢



為不重蹈高粱河慘敗的覆轍,宋太宗召集頂尖的幕僚團隊來商議進軍路線和兵力配置。出生河北當地的大臣宋琪認為,宋軍應當集中兵力從正面的山地出發,一路突破到幽州城。期間分出小股部隊去分頭防禦遼軍騷擾。再挖開高粱河的河堤,用大水抵消契丹人的騎兵優勢。

但七年前命中機密部位的兩箭,還是讓宋太宗學到一些人生經驗。他已經深刻認識到,遼國遠非普通的五代軍閥可以比擬。面對一個可以動員十萬精兵的對手,宋朝最好還是分兵進攻。以便分散對手的注意力,並在每一路都形成局部的數量優勢。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宋太宗強調的三路並進 最大程度發揮了兵力優勢



東路軍以由河北名將曹彬為掛帥,崔彥為副官,負責主攻燕雲的首府幽州。投靠北宋的奚人將領米信和出生河北的將領杜彥圭,從西北道出兵負責掩護。

中路軍以幽州出生的將領田重進為帥,出擊截斷遼軍西進的道路,孤立代北諸郡的外援。

西路軍以大名府出生的潘美為帥,由號稱楊無敵的北漢降將楊業為副帥,直接攻打遼國控制的代北諸郡。

此戰中,宋軍動員了超過10萬人的部隊。包括大量重裝部隊和精銳騎兵,用以吸引和牽制遼軍的注意力。但真正的殺手鐧,則是西路的潘美和楊業。因為趙光義和他的幕僚判斷,當他們拿下代北諸郡,契丹人就會落入腹背夾擊的境地。最後在1-2個月內被趕出幽州地區。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兵力最強的宋朝東路軍主帥 曹彬



初戰告捷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依靠五代留下的軍事遺產 北宋初年的軍隊還有一定戰鬥力



在命令佈置下去後,宋軍的三路兵馬迅速開始行動。潘美的西路軍迅速出擊,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攻佔了馬邑、應州、雲州、朔州等地,橫掃晉北山區。

中路軍從飛狐口出後就發撞上遼軍,當即展開正面對決。主帥田重進考慮到宋軍以步兵為主,正面與騎兵為主的遼軍戰鬥十分吃虧。便採納部將袁繼忠的戰術,在山地與遼軍對陣。他們在正面佈置拒馬,保護拿著刀盾或者長柄刀的重裝步兵,再由弓弩部隊進行掩護。數目有限的騎兵,分別配屬兩翼。田重進還安排荊嗣率領預備隊躲在戰場的西側,以備不時之需。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匆忙組建的遼國地方軍 主要以輕騎兵為主



對面的遼軍統帥大鵬翼,率領20000遼軍趕到,立刻用重裝騎兵發動衝鋒。可崎嶇的地形,已經嚴重削弱了騎兵的衝擊速度。再加上宋軍陣前排的拒馬阻擋,使遼國人無法衝破宋軍的步兵大陣。兩翼的遼軍騎兵,也試圖馳援自己的主將,卻被宋軍騎兵拖住了手腳。

由於雙方都以輕裝的弓騎兵居多,所以戰鬥逐漸轉變為對射。一直到中午,眼看射術吃虧的宋軍才摒棄了放風箏的想法,直接豬突上去。在崎嶇的山路上,兩邊的騎兵分成小隊撞在一起,場面變得十分混亂。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宋朝騎兵的各類甲冑和武器



在中路的大鵬翼,經過反反覆覆衝擊,依舊無法突破宋軍防線。考慮到遼軍已經激戰一天,無論人馬都十分疲憊,不得不吹響了撤退的號角。等待已久的荊嗣發現遼軍撤退,立刻率領預備隊衝出,從中間將沒有防備的他們攔腰斬斷。後方的宋軍騎兵也乘機追擊和荊嗣部一起,將被截斷的遼軍合圍。大鵬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部隊被宋軍一點點擠到山崖下,自己也在亂軍中被俘虜。

得知宋軍推進的消息,遼國趕緊委任耶律斜軫為都統,打響反攻第一戰。兵力不足的宋軍,很快丟掉剛攻佔的蔚州。中路戰局開始向遼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依然保有晚唐-五代兵制的 遼國漢兒部隊



中路軍的潰敗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宋朝的中路軍也由奚人米信帶領的騎兵開道



另一方面,東路的宋軍也士氣大漲,加速向幽州挺近。他們很快就到達新城,並在那裡遇到駐紮在當地的遼軍。由於人數只有數千,希望先擊破作為宋軍先鋒的米信,挫傷宋軍士氣。以燕雲漢兒和少量契丹、渤海士兵組成一支輕裝部隊,就直接向位於最前方的米信部進攻。

米信看到對面只是一支輕裝部隊,就召集了300人的私人衛隊,直接發起反衝鋒。遼軍依仗人數優勢,將他們團團圍住,發射入飛蝗一般的箭矢。米信和他的部下,則憑藉著嫻熟的騎射技巧和高質量護甲,短暫地頂住住了遼軍的攻勢。當發現遼軍準備收縮包圍圈後,立刻下令突圍。經過一番慘烈的激戰,才帶著三分之一的人衝出重圍。遼軍騎兵則損失了千餘人的部隊,並讓新城的防務受到了嚴重損失。在宋軍的大規模部隊抵達後,很快就棄城而去。曹彬一股作氣又拿下固安和涿州,將通向幽州的大門打開。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宋軍將領及其精銳還是有比較好的裝備



蕭太后得知前線戰敗,調回了攻打高麗的遠征軍馳援南方戰線,並委任耶律休哥指揮燕雲的漢兒部隊抵擋宋軍。同時也召集了境內的奚人部族和南北兩院的地方軍增援,準備與宋軍主力決戰。

耶律休哥是經歷過高粱河戰役的遼國老將,非常清楚宋遼兩軍的特點。他下令以幽州為集結地,讓各路領主在此地彙集。然後命令各地漢兒、契丹和奚族騎兵,都化整為零,四處襲擊宋軍巡邏隊。不僅截斷對手的糧道,還幫忙起到遲滯攻勢的目的。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蕭太后親臨前線 讓遼軍士氣大振



面對四面出擊的遼軍騎兵,宋軍開始疲於應對。曹彬的部隊在涿州待上10天,就吃完了儲備糧食,不得不撤退到雄州等候救濟糧的到來。趙光義聽聞這個消息後,下令曹彬所部不得再向前進攻。他們的任務是吸引遼軍主力,好給西路的潘美部騰出足夠的時間,幽州城反而成看次要目標。

可曹彬的部將卻紛紛不幹了。此時的西路軍已經幾乎拿下了代北,中路軍擊破兩萬遼軍反攻並俘獲對方悍將。東路軍坐擁最豐厚的資源,卻只有斬首千人的成績,戰後根本分不到多少獎賞。他們紛紛要求在糧草抵達後繼續進攻。拗不過眾將的曹彬只能帶上五十天的口糧,違抗命令推進。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兩次重挫宋軍北伐的耶律休哥



在東路軍等待救濟糧的時候,遼軍也完成集結。耶律休哥麾下不但有契丹的本部的大軍,還有趕來的奚族、女真、渤海戰士,面對宋軍主力也不再畏懼。蕭太后更是親臨前線,讓遼軍士氣大振。曹彬再次來到涿州,卻發現憑藉自己現有的兵力,根本沒有把握擊敗遼軍。此時已是夏季,宋軍連日行軍的體力消耗極大。面對契丹人堅壁清野的戰術,只能徒呼奈何。

幾十天的對峙後,宋軍的糧食又開始告急。曹彬下令將涿州城中的老弱全部擄走,隨全軍撤回雄州。耶律休哥立刻帶兵追擊,並在岐溝關北部追上曹彬。宋軍用糧車環繞,所有的步兵進入臨時工事抵禦。遼國五院部的騎兵率先進攻,不斷地用騎射騷擾車陣內的宋軍。後者主要以弩手為主,依託糧車的保護而苦苦堅持。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不裝備頭盔的宋軍弩手 非常害怕弓箭拋射



於是,許多契丹騎兵開始選擇拋射進攻。讓箭矢從天而降,越過宋軍工事,直接攻擊沒有頭盔的弩手。宋軍的傷亡迅速增漲。曹彬連忙下令盾牌掩護,並將攻城用的床弩也架到糧車上射擊。但契丹人也會集體下馬,用盾牌掩護,一路推進到糧車邊肉搏。宋軍只能撤下近戰不力的弩手,讓數目不多的肉搏部隊頂上去。依靠車陣的工事,暫時穩住了局面。

戰鬥持續一天後,宋軍因斷糧而首先出現體力問題。曹彬只能下令放棄一切輜重撤退,並留下一部分人馬斷後。但命令卻引發了全軍的士氣崩潰,大部分人很快就被耶律休哥的追兵消滅。根據審問俘虜,耶律休哥得知宋軍還有數萬人在巨馬河附近。於是不顧激戰一日的疲憊,又馬不停蹄的發起追擊。終於在巨馬河發現宋軍殘部,立刻展開攻擊。

在匆忙中被拖入戰鬥的宋軍,只能派遣騎兵拖住遼軍的攻勢。這時,經過一天戰鬥的遼軍也出現了體力問題。當發現宋軍的抵抗比較強烈後,便選擇了暫時退卻。曹彬大喜過望,趕忙讓自己的軍隊撤到巨馬河對岸避難。這道命令又在軍隊中引起了恐慌情緒,不少人脫離了正常組織,搶著要自己先渡河。最後,殘存的宋軍大部,就在踩踏和驚慌失措中,葬身河裡。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中路宋軍在同遼軍的作戰中 先勝後敗



慘淡收場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耶律休哥讓人將宋軍屍體堆成京觀



宋朝的東路軍潰敗後,耶律休哥下令將河流中的敵軍屍體打撈,疊在一起做成京觀。蕭太后得知前線戰報,對耶律休哥大加讚賞,並封他為宋國的國王。意思是隻要後者繼續前進,可以成為遼國皇帝治下的前宋朝屬地國王。可見遼國上下,在經歷了戰爭初期的慌亂後,迅速在心理上找回了優勢。

宋朝折損了最精銳的東路軍,連派去幽州的新知州都死在亂軍之中。宋太宗大驚失色,下令讓另外兩路人馬趕緊撤退,保存最後的有生力量。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楊業所在的西路軍 成為了最後撤退的一支



在中路,宋軍已經在蔚州被耶律題子的另一支遼軍阻擊。收到趙光義的詔令後,立刻召集部隊開始有序撤退。西路的潘美部則被要求將攻佔地區的人口全部內遷,以削弱遼國在燕雲地區的戰爭潛力。作為副將的楊業,建議不要和遼軍正面對決。而是用弩手和騎兵交替掩護,迫使遼軍不敢輕舉妄動。最後虛晃一槍安全撤離。

監軍王侁便乘機嘲諷楊業,平時自吹自擂無敵於天下,現在手握重兵卻反而這麼拘謹。疑似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楊業作為北漢降將,本就對風評非常敏感。迫於監軍的淫威,當即表示願意主動迎敵。臨行前,楊業央求潘美帶領步兵和弩手在谷口接應,不然他的部隊就會全軍覆沒。潘美答應下來,佈置了數千弩手和上萬步兵,讓楊業帶領騎兵先行一步。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楊業作為北漢的降將 總是受到猜忌和打壓



對面耶律斜軫,得知對手是楊業後也不敢怠慢。他下令讓蕭撻凜在後方設下伏兵,自己則帶最精銳的重甲部隊與楊業正面對決。楊業師承晚唐-五代的沙陀騎兵傳統,與吸收了部分沙陀和唐朝遺民的西部遼軍相遇,戰鬥場面非常激烈而混亂。雙方不僅騎術相當,連身上的裝備都非常類似。這也是遼軍在同宋軍的作戰中,很少遇到的情況。

戰鬥持續到中午,耶律斜軫便率領騎兵邊打邊退。楊業在後方窮追不捨,結果一頭扎進蕭撻凜準備已久的埋伏圈中。遼軍士兵用準備好的破甲箭頭從側面射擊宋軍戰馬,後排步兵則上前用戰錘狠砸那些落馬的戰士。耶律斜軫也乘機來了個回馬槍,與兩翼部隊一起三面夾攻楊業。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遭到潘美背叛的楊業 最後以死為自己正名



楊業得知中計,立刻決定突圍。當他趕到谷口,發現潘美和王侁已經帶走了西路軍。此時追兵已經趕到,悲憤交加的楊業只能繼續返身迎戰。雙方一直打到傍晚,楊業身負重傷,兒子楊廷玉也已經戰死。最後被一支流矢射下馬背,落入遼軍手中。為了感恩宋太宗對他的知遇之恩,楊業在絕食三天後離世。

得知猛將楊業被俘身死,蕭太后連忙將這則消息散佈出去。遼國舉國歡慶,一鼓作氣將境內宋軍全部驅逐。宋國則喪失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除中路田重進的部隊保留完整建制,宋軍的其餘兩路都損失嚴重。原本帶有突襲性質的雍熙北伐,就以大量宋軍機動部隊的毀滅而告終。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趙光義是一個非常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人



對於趙光義本人而言,雍熙北伐的失敗,讓他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破碎。由於之前已經有了高粱河的慘痛回憶,北宋已經在實際上不太敢再開啟同遼國的戰爭。在氏政權完成了趙對軍政體系的大規模換血和改組後,其成果在趙光義手中已經表現的非常突出。水平大不如前的士兵與相互扯皮的嫡系將領,將宋人視為心腹大患的五代藩鎮番兵都淘汰出去。即便有楊業這樣的有心加盟者,也架不住監軍們的詆譭與迫害。

當然,即便宋朝君臣都善待楊業,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挽救自己武備衰退的現實。因為在遼國一邊,類似楊業的人物還有很多。我們今天無法知曉其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是因為他們在遼國的體制下並不是什麼突出人才。這或許是楊業當初覺得自己能在宋朝受到優待和重要的原因。也是宋朝空有理論上的整體優勢,卻永遠無法在軍事上壓制對手的決定性因素。


雍熙北伐:宋朝收復燕雲的最後嘗試

楊業這樣的武士型將領 在遼國卻有很多



之前對北宋還有所忌憚的遼國,經歷了兩次成功的防禦戰爭,也開始摸透了宋朝的孱弱本質。北宋君臣一手策劃並演砸了的雍熙北伐,成為了之後遼軍南下報復他們的最大誘因。(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