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高發是真的嗎,如何有效地診斷及防治?

張楠


秋冬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高發,如何有效的診斷及防治?

副豬嗜血桿菌病屬於條件性致病菌,副豬嗜血桿菌一般定值在上呼吸道,當因外在條件改變,導致豬免疫力下降時,副豬嗜血桿菌在豬體內快速增值引起豬群發病。下面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一、診斷

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是由革蘭氏陰性菌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多系統漿膜炎為主要特徵的疾病,診斷不難

1、臨床症狀

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引起保育豬發病,一般發病的高峰期為5-10周齡仔豬,仔豬主要表現:高熱、扎堆、咳嗽、腹式呼吸、四肢關節腫大,仔豬厭食,消瘦,被毛粗亂等。

2、病理變化

初期:解剖症狀主要是:心包積液,胸腔積液,腹腔積液為主要特點,前期解剖發現積液中並不會出現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

後期:隨著發病時間的延長解剖病豬會發現,心包積液中會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的心臟上包裹一層白色的如豆腐渣樣的纖維素性滲出物,俗稱絨毛心。胸腔積液中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肺包膜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和胸腔粘連。腹腔被纖維素性滲出物包裹。所以病有又叫做多系統漿膜炎

二、防治

1、防控

因為副豬嗜血桿菌屬於條件性致病菌,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將可以引起發病的條件全部清理掉和提高仔豬的免疫力能有效抑制副豬嗜血桿菌增殖

①仔豬長途運輸做好應急管理

②做好仔豬生產管理,特別是保育豬的溫度把控,溫度把控不好,很容易引起保育豬腹瀉,仔豬一腹瀉抵抗力會很快下降,從而給了病菌增殖機會

③因為保育豬是疫苗接種的高頻率事情,而此時也是保育豬自身免疫力空窗戶期,所以做好注射疫苗前抗應激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一般會在注射疫苗前三天飼料或飲水中帶一些抗應激的藥包括:多維,Vc,黃芪多糖等。特別在豬群不穩定的前提下,注射疫苗一定要慎重。

副豬嗜血桿菌病診斷不難,難就難在治療上面。一方面副豬嗜血桿菌病耐藥性較強,一方面口服效果不佳,最好注射治療,而且療程較長一般注射治療不低於5天。下面具體說一下我當時(2017年早春一個1200頭生豬養戶發病)的治療方案

1、大群:芪板清1kg(開水沖泡過濾藥液飲水,藥渣拌料)+阿莫西林200ppm飲水連續一個星期,停5天再飲一個星期,直到病情穩定

2、豬群每餐飼餵兩個人,一人專門飼餵,一人拿記號筆

不吃的直接挑出來做記號,不太肯吃的做好記號,放在原來的圈裡,留著下餐觀察。(發病高峰曾經一餐挑出一百多個)

①、頭孢噻呋懸浮液10mg/kg體重(看好是油乳劑)一天一次 注射一邊

恩諾沙星5mg/kg體重+地塞米松一天一次 注射一邊

連續5天注射

②在選擇治療抗生素選擇時儘量選擇長效的,因為此病注射時間較長,所以儘量選擇長效的抗生素,減少注射次數,較少對病豬的應激

③對於病豬每天定時飲兩次補液鹽,儘量喂一些青綠色飼料清內火,開胃誘食

④病豬也跟大群一起飲加藥的水

說的有點多,大家受累,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注M小獸醫M,與你共同學習養殖知


M小獸醫M


秋冬季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高發,有何有效的診斷及防治?

俗話說“冷出來的副豬”,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高發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因為豬場應激設施比較差,仔豬斷奶後保育舍溫度不達標,仔豬受到冷應激之後導致條件致病菌副豬嗜血桿菌發病。

副豬嗜血桿菌臨床症狀

豬群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病常呈慢性症狀,病豬病程比較長,一般不會出現急性死亡,發病後病豬逐漸消瘦,炸毛、被毛粗亂,食慾減退,精神沉鬱。

解剖副豬嗜血桿菌病豬可發現,病豬的胸腔和腹腔積液增多,胸腔和腹腔中充滿大量黃色的纖維素性滲出,心臟外被覆纖維素性滲出,俗稱絨毛心,該症狀為副豬嗜血桿菌的示病症狀。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革蘭氏陰性桿菌,會產生大量的內毒素,所以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的病豬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效果比較差,有時候即使使用了敏感抗生素依然無法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就是因為內毒素的存在。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治療應遵循一個“早”字,早發現,早治療,在表現出相近臨床症狀後立馬肌注敏感抗生素,常用頭孢噻呋鈉、恩諾沙星注射液、氟苯尼考注射液等藥物,同時配合銀黃注射液或者魚腥草注射液效果更佳。

對大群豬,應做好藍耳、圓環等病毒病的防控,然後再在飼料中加入銀黃注射液+恩諾沙星+強力黴素,連用7天時間。



果然悠


目前這個時候,圓環和副豬還是比較嚴重的,圓環和副豬是影子病,往往是得圓環後繼發副豬。

河南金大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

歐萊克、康泰健、免亦力、瘟感重康、益清各100g拌料100斤。

早上大解密100ml飲水500斤。

晚上維力喜100g飲水800斤。

嚴重的注射:解密1支,藍寶1支稀釋菌林克1支,一邊一針,打100斤體重。



用拜科特瑞對環境和飼料消毒滅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