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期的蘇麻喇姑爲何每一年只洗澡一次?

綠銫地帶


蘇麻喇姑是清朝最神秘的女人!

據說她還參與了清朝開國冠服的設計工作,也是清朝唯一一個以妃嬪身份下葬的侍女,她是跟隨孝莊作為陪嫁一起嫁給了皇太極,說到這不得不說現在的電視劇真的是誤人子弟,說蘇麻喇姑和康熙皇帝談過戀愛,要知道她一生經歷了大清的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她比康熙的奶奶還大一歲,如果推算的話應該比康熙還要的40歲左右。所以很多人看了電視劇就當成歷史來談論總鬧笑話。

言歸正傳,蘇麻喇姑在正史裡沒有出現過,但是這個人肯定是的確存在的。

《嘯亭雜錄》記載:“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仁皇帝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故宮中甚為高品。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嬪禮,瘞於昭西陵側,以示寵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這段話只是一段介紹,但是我們能從中找到題主所問的,除了蘇麻喇姑一年只洗澡一次之外還有個信息,那就是一輩子不吃藥,很多人看完之後第一時間肯定在想:“哎呀,這怎麼受得了”。你還別說,蘇麻喇姑雖然有這兩個習慣,但是人家在那個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活到了九十多歲,是不是很驚訝?

先說說蘇麻喇姑之所以一年只洗一次澡的原因

這主要是她身為蒙古族人說起,要知道,現如今很多真正的蒙古族人都是一生只洗三次澡的,他們認為蒙古大草原的水是給人們喝的、給那些牲口喝的,所以如果有人用這些水洗碗、洗手、洗澡,那都是極其浪費的,更是對老天爺的不尊重;還有就是他們常年生活在缺水的草原地區,這些牧民都是惜水如金,認為水就是他們的生命,浪費水資源是會遭到上天懲罰的,所以他們一年不洗澡,只有到了除夕夜那天晚上才將身上的汙穢洗乾淨,並且還要禱告:“老天爺,我今天進了一點水”,隨後把水留起來,還要當做飲用水。

其實到了中原後,蘇麻喇姑是不需要再這樣的,都是這已經成為了她的信仰,很難再去改變,因為一個真正有自己信仰的人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蘇麻喇姑就是這樣一個女子。

蘇麻喇姑還有個習慣就是一生都不吃藥,這又是為什麼?

公元1705年,蘇麻喇姑患“血痢”,日瀉十餘次,夜間五六次,仍然不肯服藥,康熙都急得不行,命令皇子們挨個想辦法讓她吃藥,可是蘇麻喇姑就是不肯吃,即使皇子們威脅她說如果不吃的話父親就會責罰他們,她依然還是不為所動,最後蘇麻喇姑被說的有些煩了,還對這些皇子發火了,說康熙應該知道我的習慣的,你們再不回去我就生氣了皇子們最後只能灰心離開。

我認為蘇麻喇姑之所以一生不吃藥,一是跟她的出生地有關,因為她本生出生貧窮,她小時候哪裡吃得上藥,而且她們那裡缺醫少藥的,人們都是祈求長生和老天的庇佑,生了病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用身體硬抗,二是有的人還把生病當作是老天對自己的懲罰,能病癒還得感謝上天讓他們重生了,蘇麻喇姑很可能是從小就受到了這種思想,所以久而久之成為了習慣。


羽評歷史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部科左中旗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她是孝莊文皇后的陪嫁丫頭,因此不會比孝莊文皇后小太多,應該是比康熙皇帝年長40歲左右。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裡面講述的康熙喜歡蘇麻喇姑和蘇麻喇姑與漢人伍次友的戀情等等,都是導演後加的情節。

蘇麻喇姑原名叫索瑪勒,自幼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後,進府做了貝勒宰桑的二女兒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布木布泰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后。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蘇麻喇姑跟隨13歲的孝莊文皇后進入位於盛京的後金後宮。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以90歲高齡在清宮離世。

蘇麻喇姑聰明伶俐、膽識過人,剛入宮的時候孝莊文皇后和蘇麻喇姑兩個人都不會說滿語,在陪伴孝莊文皇后學習的過程中,很快就通曉了漢語和滿語,並且能夠用滿語流利地書寫文章。後來,蘇麻喇姑奉孝莊文皇后之命,成為康熙皇帝的一任滿語老師。

順治繼位之後,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把持朝政。為早日讓順治親政,擺脫多爾袞的控制。孝莊文皇后經常給順治出謀劃策,總結執政得失。由於孝莊文皇后每月只能和順治見一面,與順治的私下聯絡不能讓攝政王多爾袞知道,以免引來殺身之禍。因此兩人之間的私下聯絡就只能通過蘇麻喇姑來擔任,蘇麻喇姑很好地承擔了這個角色,直到順治開始親政。

蘇麻喇姑一生未嫁,幾乎從未出過皇宮。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康熙和康熙的兒子胤裪的扶持和教育上,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十一月,清宮流行天花,順治皇帝和沒有出過天花的皇子都離開紫禁城外出避痘。康熙奉命獨自去往宮外的一處宅邸(雍正時改為福佑寺)避痘,康熙患天花之後,沒有人前來看望。只有蘇麻喇姑冒著生命危險每天騎馬往來慈寧宮和玄燁避痘的地方,除了和康熙的乳母孫氏一起拼盡全力照顧玄燁患病後的生活之外,便是教授玄燁滿文和蒙文知識。

孝莊文皇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病逝前,打破清宮中皇子必須交由妃嬪照顧撫養的規定,將自己的曾孫胤裪託付給蘇麻喇姑撫養和教育。年過七旬的蘇麻喇姑在餘下的人生中每天和胤裪呆在一起,精心照顧和教育胤裪,使得胤裪很快成長起來,成年以後多次遵照父親康熙的旨意負責處理朝廷重大政務,每次辦的都很出色。康熙晚年的諸多皇子圍繞帝位繼承引發的爭鬥,只有胤裪和幾個年幼的皇子沒有參與其中。

蘇麻喇姑的身份儘管只是一個使女,但孝莊文皇后把她引為知己,把她當做自己的姐妹一樣來對待,稱她為格格,康熙皇帝則稱她為額涅(母親),皇子、公主們稱她為媽媽(奶奶)。而蘇麻喇姑卻很謹慎,不僅在孝莊文皇后面前畢恭畢敬,小心伺候,即使對於自己從小看大的康熙帝,也是總是自稱奴才。

蘇麻喇姑生前有兩個不太好的習慣,一個是有病了不愛吃藥;出生於蒙古草原的蘇麻喇姑認為一切事情都要聽從長生天的安排,如果有病了也不需要吃藥,不能做違背自然本意的事情。如同蒙古人死後講求天葬,任鷹等猛禽啄食以求迴歸自然一樣。

蘇麻喇姑雖然住在皇宮大內,但是卻把終年不浴的習慣保持了一生,只有在每年的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清洗一下身體,然後再把洗浴的水喝掉。這兩個習慣有什麼玄機沒有人清楚,但是蘇麻喇姑的決定卻得到了包括康熙皇帝在內所有人的認同,這種養生方法如果同蘇麻喇姑的高壽聯繫起來,應該也是有著一定道理的。

蘇麻喇姑以90歲高齡卒後,享受了清宮妃嬪級別待遇,禮葬於孝莊文皇后昭西陵附近園寢,據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僅1.5公里。康熙皇帝的皇子除皇五子、皇十子、皇十四子留京值守之外,其餘全部參加蘇麻喇姑的出殯儀式。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皇十二子胤裪親自為她守孝,供飯百日、誦經三七,這在皇子中都是沒有先例的。更為難得的是,蘇麻喇姑死時康熙正在塞外巡視,沒能在宮中,為能夠看蘇麻喇姑最後一眼,康熙立刻結束巡視星夜往京城進發,並且指示將蘇麻喇姑靈停放日期由原來的七日改成十四日。足可見康熙皇帝對這位如同孝莊文皇后一樣的老人的重視程度。

頭條作者徒步說是期待您的關注;


徒步說史


蘇麻喇姑不僅每年只洗一次澡而且還要把洗過澡的水喝掉,蘇麻喇姑只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蘇麻喇姑的沐浴習慣看似很怪異,甚至不衛生。這很可能與蘇麻喇姑長期的牧民生活習慣有關。因為草原上缺水,對水的珍惜已經達到“惜水如金,愛水如命”的程度。


而喝掉“穢水”,則是認為洗澡用水也是一種對水的浪費,浪費如命一樣的水會遭受上天懲罰的,為了表示自己沒有浪費水所以要喝下洗澡用過的水,因此,她洗過澡後,還要向佛祖懺悔自己浪費水了。

出身於貧苦蒙古族牧民家庭的蘇麻喇姑是孝莊的待女,後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身歷

五朝。冰雪聰明的蘇麻喇姑通曉蒙滿文字。擔任過的啟蒙老師。後又撫養過十二皇子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蘇麻喇姑去世,終年90多歲,康熙按嬪禮將蘇麻喇姑埋葬。


雲臺山閒人


關於蘇麻喇姑這個人,身份地位極其特殊。雖然是宮女出身,但是經歷了四代皇帝,自己親自輔佐兩代。除了孝莊皇后對康熙的影響最大外,蘇麻喇姑可以說是康熙人生中第二重要的人。

Δ康熙 蘇麻喇姑 孝莊

蘇麻喇姑出生在草原,後來被一貝勒府看中,做了貝勒府二女兒(孝莊)的陪嫁侍女。接下來90年的時間裡面,有八十多年是在宮裡面生活。陪著孝莊皇后輔佐順治登基,然後又作為康熙的第一任老師,同時還教導康熙做人的各種道理。可以說孝莊與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再造之母。

蘇麻喇姑年邁的時候,因為孝莊去世,內心太過悲傷。為了穩定她的情緒,康熙將十二皇子交給了蘇麻喇姑扶養。在清朝康熙年間,沒有嬪以上地位的人,是沒有資格去撫養皇子。在康熙看來,蘇麻喇姑是自己的額娘。在孝莊皇后那裡,已經超越了主僕關係,私下裡都是姐妹相稱。

Δ蘇麻喇姑

然而這麼一個特殊身份的人,在康熙時代,地位幾乎可以說排的上前三的人。要什麼有什麼,為何會有這樣的怪癖?

出身問題

蘇麻喇姑出生在草原,在草原民眾的觀念裡面,水是用來供人飲用而不是浪費的,而洗澡就是一種浪費。所以蘇麻喇姑每年的年末,都會用水簡簡單單的擦拭一下身體,擦拭結束後,還會把洗澡用的水喝下去。

習俗

蘇麻喇姑還有另一個怪癖,從來不吃藥,無論是病的多嚴重。因為洗澡之後容易得風寒,所以在蘇麻喇姑的認知裡,儘量的少洗澡會減少得病的可能性。在我國很多比較寒冷的地方,還有著這樣的習俗,對於他們來說,洗澡是比較忌諱的事情。

Δ康熙與蘇麻喇姑

然而生老病死是人不可逃脫的事情,儘管蘇麻喇姑一生很少得病,但是年邁的時候還是因為重病去世。蘇麻喇姑去世後,享年九十歲。康熙將蘇麻喇姑葬在了清東陵(順治陵)附近,並且按照嬪的等級下葬。可以說蘇麻喇姑一生是傳奇的!


史之策


說明一下:受到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以為這個女子叫蘇麻喇姑,其實是錯誤的,應該叫“蘇麻喇”。“姑”是宮廷中的人,在蘇麻喇去世之後的尊稱。

蘇麻喇姑,出身於貧苦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原名蘇墨爾,滿文讀作蘇麻喇。蘇麻喇可謂大清後宮最具傳奇色彩的侍女,早年為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著名的孝莊文皇后,皇太極妃子,福臨之母,康熙祖母)的侍女,後隨孝莊陪嫁皇太極,成為後金宮中侍女。這個女子厲害在什麼地方呢?其通曉蒙滿漢三種語言,參與設計了清朝開國冠服,還曾擔任順治帝、康熙帝兩代皇帝的啟蒙老師。老年時,又撫養康熙的第十二子胤裪。對於愛新覺羅家族來說,蘇麻喇功績甚高,可與朝臣相比。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90歲的蘇麻喇去世,為表示對她的肯定,康熙以嬪的禮制下葬,查遍古今,一個宮中侍女能有如此之才能,並得到如此之有待,她是唯一一個。

據《嘯亭雜錄續錄》記載:

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仁皇帝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故宮中甚為高品。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嬪禮,瘞於昭西陵側,以示寵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說明:很多作者將這段記錄歸於《嘯亭雜錄》是不妥的,這裡特別指出,不能互相抄來抄去誤導讀者。)

這裡指出了蘇麻喇姑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生活習慣,即終年不洗澡,只有在除夕的時候,才會量水以擦洗自己的身體;讓人更不能理解的是,她還會把擦洗身體的穢水給喝掉。對於這個奇怪的習慣,人們有很多解釋。其中一種認為蘇麻喇姑終年不洗澡是因為蒙古人的習俗造成的,因為蒙古遊牧民族缺水,所以水主要用來做飯和餵養牲畜,如果洗澡,是對水的浪費,會遭受天罰。即使洗了澡,也要將水喝掉,以示懺悔。蒙古民族是一個對大自然很崇敬的民族,這一說法還算有些根據,也與記載中的“懺悔”相應。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蘇麻喇姑不洗澡是為了躲避成為妃子,不知道從哪裡得出的,我沒有找到史料支持。

關注真史圈,關注真正的歷史


真史圈


蘇麻喇姑,原名蘇沫兒,出生於一個貧苦遊牧家庭,因心靈手巧被科爾沁貝勒府選中,做貝勒家二小姐的貼身婢女。這位二小姐就是後來的孝莊皇后,孝莊嫁給皇太極後,蘇麻喇姑作為陪嫁一起來到了清宮。跟了一位NB主子,蘇麻喇姑也開啟了傳奇的一生。

蘇麻喇姑精通蒙語,在清朝後宮服侍孝莊,打理瑣事的同時研習滿語,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蘇麻喇姑擅長女紅,由孝莊推薦參與清朝冠服設計,蘇麻喇姑綜合了滿、蒙、漢族服飾特點,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先後對順治、康熙兩位皇帝進行了啟蒙教育;晚年時期撫養了康熙十二子胤裪,她的沉穩智慧深深影響了胤裪,使其未捲入九子奪嫡的漩渦,得以壽終正寢。

蘇麻喇姑去世後,康熙按照嬪禮下葬,將其靈柩與孝莊文皇后放在了一起。

關於她一年只洗一次澡的記載,很多人解釋說她是草原人,珍惜水資源,認為洗澡是浪費水,所以不洗澡。

我覺得這並不是主要因素,下面分享下個人見解:

一方面,古代沒有熱水器,像電視劇裡的花瓣澡需要大量人力去燒水,擔水,慢了下一桶熱水沒來,上一桶水就涼了。古人頭髮還長,需要梳髮髻,很是耽誤功夫,恐怕只有侍寢的妃嬪才會大費周章的洗澡,其他人平時也就用熱水擦拭一下身體了事。

另一方面,古代洗澡容易生病,尤其是紫禁城的冬天天寒地凍,洗澡更是危險。 蘇麻喇姑如此注重養生,生病不吃藥,要靠自身抗體痊癒的人,怎會不知洗澡的風險。

我覺得一年只洗一次澡不是蘇麻喇姑個人的癖好,而是那個時代的共識。 在同時期的法國,普遍認為洗澡是種醫療手段,沒有醫生的建議,就連上層社會的紳士小姐們都不會輕易洗澡。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1647到1711的64年間只洗過一次澡,這是後人從他的私人醫生治療記錄中得知,可靠性很高。 有人會質疑,歐洲人體味本來就重,那麼多年不洗澡不臭死了,你以為法國香水是怎麼享譽全世界的呢?沒有體臭,發明香水乾什麼啊?

清朝人也喜歡香料,在屋裡點上些龍涎香,伽羅香等能夠靜心安神,熏熏衣服也能遮蓋體味,避免御前失儀。

所以啊,不常洗澡可能是宮裡人的常態,只是一些人想炒蘇麻喇姑和康熙的八卦,將這些歸納成了她一個人的怪癖。


史論縱橫


蘇麻喇姑有兩個奇葩習慣:一是每年只洗澡1次,而且把洗澡的髒水喝掉!二是無論多重的病,終生不吃藥!最後活到94高齡,其中原因何在?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原名蘇墨爾,滿文發音”蘇麻喇“,早年給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女兒布木布泰當侍女,後來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做妃子,蘇麻喇姑作為”陪嫁品“一起入宮,這個布木布泰就是後來著名的孝莊太后,順治皇帝他媽,康熙皇帝他奶奶。

孝莊是個73歲的長壽老太太,但蘇麻喇姑更長壽,她足足活到94歲,而她長壽的秘訣就來自於一個奇葩的習慣——每年只洗1次澡,洗完後把髒水喝掉,這個習慣和她早年的生活經歷和信仰有關。

蘇麻喇姑出身於貧苦的蒙古牧民家庭,蒙古大草原氣候乾燥,常年缺水,牧民們惜水如金,有限的水主要給人和牲畜飲用,維持生命,拿來洗澡是極大浪費,極大的犯罪,是要遭上天懲罰的,因此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確實很少洗澡,這一習慣甚至一直持續到現代。

其實同樣的習慣也存在於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牧民,有的藏民別說一年只洗一次澡,甚至是一輩子洗澡次數也不超過個位數!當然,隨著生活條件改善,這一習慣也在改變。

根據清人撰寫的筆記《嘯亭雜錄》記載:”(蘇麻喇)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由此可見,蘇麻喇姑後來雖然進了宮,但仍未放棄節約用水的習慣,不但很少洗澡,就連洗完澡的髒水也不捨得倒掉,而是喝掉,還要深深懺悔:自己浪費了生命之水。

如果從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過的歷史人物中,評選出一個”最佳節約用水“獎,那蘇麻喇姑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令人費解的是,蘇麻喇姑一輩子都在伺候孝莊,伺候康熙,伺候康熙的兒子們……她終生不洗澡,難道身上沒有異味?難道皇太后、皇帝和皇子們不嫌棄嗎?我推測原因有二:

一是蘇麻喇姑體質比較特殊,很少出汗,油脂分泌很少,而且她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接觸灰塵也很少,這樣身體不容易變髒發臭。

二是洗澡需要大量水,蘇麻喇姑不捨得,但她或許經常使用溼毛巾擦拭身體,這樣也能起到與洗澡類似的作用,而且比較節約水資源。


狄飛驚



蘇麻喇姑是逝後尊稱,滿名叫蘇麻喇,蘇麻喇卻是蒙古族人,來自於科爾泌草原,蒙名叫蘇墨爾,只是在清庭呆久了,才入鄉隨俗改為滿名。蘇麻喇姑是皇太極的莊妃布爾布泰的貼身侍女。也是她最貼心的助手,莊妃(即孝莊文皇后)不僅很多事都與蘇麻喇姑商量,也敢委其以重任。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莊文皇后對她非常信任與倚重。皇太極駕崩時,六歲的順治帝福臨即位,但實際上,國政大權都握在攝政王多爾袞的手中。按規矩,孝莊文皇后只能與年幼的順治皇帝月見一次,而小順冶又需經常得到孝莊文皇后的指點和教導,以免惹怒雄心勃勃的多爾袞而被篡位。於是,蘇麻喇姑就擔起了孝莊文皇后與順治皇帝之間的秘密傳遞信息的重任。這可是一項危險的任務,稍有閃失,便會釀成大禍,且還會危及順治皇帝和孝莊文皇后的安全。

毫不誇張的說,蘇麻喇姑對康熙皇帝和康熙王朝有再造之恩。當時清宮流行天花,順冶皇帝和諸皇子等,凡沒出過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燁因得了天花,也被扔到福佑寺裡聽天由命,是蘇麻喇姑悉心照顧,讓玄燁康復,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因為得了天花差點死了,又因為出了天花,卻成了唯一一個對天花有免疫力,因而是皇位的必然繼承人。

同時,蘇麻喇姑還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嘯亭雜錄》有記:“仁皇帝幼時,賴其(指蘇麻喇姑)訓迪,手教國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麻喇姑挽救和成就了”千古一帝”康熙和他的王朝,並由此開啟了偉大的115年的”康乾盛世”。康熙自身也在位,長達令人驚訝的61年。可以說,蘇麻喇姑是康熙皇帝的恩人、保姆、帝師。


她還是清初首套官服的設計和製作者。但就是這樣一位多才多藝、心靈手巧,且與清庭有雪中送炭之恩的女子,卻有二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怪癖。一生不用藥和一年一沐浴。《嘯亭續錄》有載:”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晚年的蘇麻喇姑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可能是受孝莊、順治篤信佛教的影響。

而一年一浴對當今的熱帶、溫帶的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對於蒙古的遊牧民族來說,因時常要遷徙放牧、居無定所,只能蒙賜自然界之水,來保持生命的存活,無法象農耕社會的人一樣砌池蓄水。時常洗澡洗衣。久而久之,存活的手段上升為這個古老民族的信仰法條。浪費生命之水就是可恥和在犯罪。可能極致信仰狀況導致了蒙古族一種的儀式,因為不是飲水保命,是擦洗身子,雖一年僅用了一點點水,也是要喝掉髒水以示懺悔。


另外蒙古族的不用藥,可能也與遊牧遷陡無法得藥有關,以前無西藥,但無論蒙醫、中醫,藥材皆取之於山上河邊的特殊草木。且需經制作之煩,故有生病硬挺的生活習慣,經天日久,也漸上升為人命天予,予奪予給、聽憑天意,用藥或為有逆天而抗之意。不過,蘇麻喇姑的身體卻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在得病不用藥的信仰下,也算是令人驚訝的高壽。或許藥,對有些民族來說,並不是個好東西。古語云,”是藥三分毒。”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劍雄品評文史經濟”的頭條號,可以閱讀系列古典詩詞、現代詩歌、經濟、歷史等品評鑑賞文章。原創不易(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期待關注,謝絕盜載。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看《康熙王朝》時,我們都知道康熙帝身邊有個重要的女子,她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嬪妃,但她在宮中的地位卻是相當高,就連康熙帝也對她敬重有加。

她就是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是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後作為陪嫁女隨孝莊入宮,她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教導年幼的玄燁讀書識字,教他人情事理。她一生未婚,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清朝皇室,老年時,受孝莊生前所託,撫養了康熙序齒的第十二子愛新覺羅.胤裪,將胤裪培養成為了一位很出色的皇子。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蘇麻喇姑以九旬高齡去世,雖然是侍女出身,但康熙帝為了報答她對自己“手教國書,賴其訓迪”和撫養皇子的恩情,按照嬪禮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雖然常年生活在皇宮中,但蘇麻喇姑卻有著自己的獨特生活方式:終年不浴和終生不吃藥。終生不吃藥還可以理解,但終年不浴卻是著實讓人費解,尤其是她伺候的主子還是一國之後以及皇子們,難道不怕身上有異味?

《嘯亭雜錄》記載:蘇麻喇姑“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終年不浴,並不是說蘇麻喇姑就是一個不講衛生之人,細分析之下,也不難理解,這主要跟她的出生環境和早期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蘇麻喇姑是蒙古人。

蒙古大草原常年缺水,水相對來說非常珍貴,牧民們惜水如金,對他們來說,水的主要用途是給人和牲畜飲用的,是生命之水,豈可隨意浪費?這麼珍貴的水拿來洗澡,簡直就是天大的浪費啊,是要遭受上天懲罰的。

這下就清楚了,不是他們天生不愛洗澡,而是洗澡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奢侈,因為沒有水啊。

後來,儘管蘇麻喇姑進入了皇宮,水資源充裕,可以隨意用,但她依然保持了草原上節約用水的習慣,只在每年除夕那天,拿水擦一次身,並將擦身之水喝下去,以示懺悔。這一生活習慣也反映了蘇麻喇姑是個心有信仰、極其忠誠之人。


有書博物館


洗澡這件事,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各有不同的。在秦漢時期,每月有洗澡的假期,一般五至七天洗澡一次,三天洗一次頭。那時候,規定官員每月一天專門用於沐浴的假日,可見古人對個人衛生的重視。


而到了隋唐時期,一般沐浴的規律是每半個月一次,這個日子也應該算是正常。而到了宋朝,沐浴一般是二十天到一個月的時間一次。由此可見,在洗澡這件事上,間隔時間是越來越長的。

清朝時期,滿清入關後沐浴就改成是每年一次了。宮廷裡尤為注重,因為女真騎射為根本,在茫茫草原,水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資源,所以能節省就節省,到後來這個習俗一直流傳下來了。


蘇麻拉姑出身平民世家,所以,這個習俗也是一直保留的。清朝宮廷的宮女平常一般不洗頭,所以我們平時看得宮廷劇裡面的宮女妃子都是油頭滿面的,這是一種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