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車市或首現負增長 4000萬輛目標能否實現?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0月,汽車產銷量不僅環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為明顯,延續了7月份以來下降走勢。1-10月,汽車產銷同比雙雙下降,為今年首次負增長。

10月,汽車銷售238.01萬輛,環比下降0.58%,同比下降11.70%。其中,乘用車銷售204.68萬輛,環比下降0.66%,同比下降12.99%。

1-10月,汽車銷售2287.09萬輛,同比下降0.06%。其中乘用車同比下降1.02%。

2018年車市或首現負增長 4000萬輛目標能否實現?

這個數據完全打破了過去以往的規律,往年的規律是,下半年的市場表現會逐漸走強,但是今年卻走弱,金九銀十也沒有出現,甚至累計市場增長還出現了負增長。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進入一個短暫的寒冬期,假如後期市場調整得好,未來的市場增長還是有更大的前景。不過,即使增長,低速增長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汽車市場年產銷規模就戛然而止,而停留在3000萬輛的天花板處?還是在蜿蜒曲折的短暫週期之後,繼續向上突破,直達4000萬輛的規模?

日前,國家信息主任徐長明在全球汽車華人論壇上表示樂觀。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汪大總也在接受文鳳汽車的採訪時表示樂觀,他認為中國未來的年產銷規模應該可以達到4000萬輛水平。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的觀點,4000萬輛的邏輯在於千人保有量將達到410輛的水平。

不過,千人保有量不是一個科學的直播,而是一個統計指標。這個指標在美國這些市場有著重要的一致性的指向性意義,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環節、人口、市場成熟度都差不多。特別是人口密度因素,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性太大,可比性就沒有那麼強。

中國更需要強調公共交通,如果任由市場需求增長,那麼會對交通環節產生巨大壓力。

同時,如果未來共享出行越來越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時候,汽車產銷量的影響將是越來越負面。人們會不以擁有私家車為目標,為榮耀,擁有私家車就像之前擁有一輛自行車一樣的感覺。人們不一定需要私家車,人們把出行的目的迴歸根本:出行便利、舒適。

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市場銷量應該會出現持續下降的局面,這也應該是許多汽車企業在考慮向移動出行公司定位轉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車企業未來的贏利點可能不是主要依賴於汽車產品的銷售,而是汽車作為終端產品的使用。

因此,汽車企業需要做好應對汽車市場長期低速增長的準備,同時也應該積極面對未來的汽車產業變革做好定位的調整。汽車企業未來的競爭對手可能不僅僅是傳統的汽車企業、新興的造車勢力,互聯網企業、IT公司、電子類企業等等都將成為汽車企業的競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