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為什麼要撿菸屁股?

雪孩子492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活躍著一大批撿菸頭大軍。三毛也是張樂平先生筆下這些人的一個縮影。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要撿菸頭呢?1933年就有一篇時論分析的十分中肯到位:

“年來國事多故,地方不靖,馴致農村經濟,日呈衰落,失業既日多一日,謀生亦愈趨愈難。苟有微利可霑,孰不赴之若渴。況土煙之原料,既便於取給,所需資本,又微乎其微,甚或區區數金,亦可勉強經營,而其銷路,方日形活躍,更無慮有停滯之虞。””

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最近國事多難,地方治安不得力,以致於經濟衰落,物價上漲、失業增多。一旦有一個微利行業被發現,人們便蜂擁而至。菸頭隨地可拾,將菸絲取出晾曬後再手工製成菸捲售賣,關鍵是成本低廉,而且銷路也好。

據1932年有關資料統計,在安徽等地僅需要三五元本錢就可開工生產手工捲菸,除去成本(煙料廿一二元,紙圈九元等),仍能獲利潤五六元。每日製造四千至五千枝捲菸,便可日得工資五六角。

這個行業如此能夠掙到錢,而且滿大街都可撿到菸屁股。根據中國通卡爾·克勞(Carl Crow)先生日記記錄:在1930年代的上海,“那些目光敏銳的人們時刻注意著人行道,一旦有人隨手將吸完的菸頭扔棄於地上,他們便迅速用裝在手杖一端的叉子撿起菸蒂,並把它們放入一個空鐵罐中。回到家後,把菸絲從捲菸紙中剔出,然後再手工把菸絲捲成香菸。

單單就純收入而言,這是世界上最賺錢的香菸生意。這種生意既沒有原料開支,也沒有廣告費用,生產者收到的每一分錢就是純利潤。”

那些用撿來的“香菸屁股”製成的捲菸,被稱為“彎腰牌”或“磕頭牌”香菸,製造它們的人也被戲稱為“磕頭實業家”,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裡這種牌子的香菸遍佈街頭。看來三毛也當了一回“磕頭實業家”,靠著拾菸頭來謀生求個活路。


三毛,雖然他僅僅是張樂平先生筆下刻畫的一個形象,但是他卻代表了舊時代那些身世淒涼、備受欺辱的勞苦大眾們,雖然在書中僅僅是寥寥幾筆,就讓人忍唆不止的漫畫人物,但是在它背後卻深藏著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一把辛酸血淚!



恆實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中越戰爭中,解放軍戰士防禦貓耳洞,經常一住就是幾個月。

貓耳洞溫度可以達到40度,缺水又潮溼,狹窄低矮,還有越軍不斷偷襲。

所以,戰士什麼都可以沒有,不能沒有香菸。沒有香菸,苦日子根本熬不下來。

但有時候軍工送不上香菸,斷掉了,就只能去找菸屁股。

因為菸屁股多少還有一些沒抽光的菸絲,可以抽幾口。

當年也是如此。

那個時代的香菸沒有過濾嘴,最後尾部一般是不抽的,直接丟掉。這些尾巴都有菸絲,就有一些流浪兒專門去撿,然後賣給相關的人。

這些人把香菸尾巴拆開,取出菸絲,曬乾後再搞成香菸。

這種香菸檔次自然不高,主要給社會底層重體力勞動者購買,價格低廉,僅僅為有牌子香菸的三四分之一,也有一定銷路。

1938年的調查數據表明,手工捲菸仍佔中國捲菸消費量總量的約10%。

當時香菸價格比較高,所以撿菸屁股雖然是微利,但收入還是很穩定的。多的每天平均可得三四百文錢,少的也有一二十文,至少可以吃頓早飯。

而且當時上海比較發達,有錢人和中產多,滿街都是丟的菸屁股,一天可以撿到不少。

根據1937年的統計,僅在上海一地就有千人以上的撿菸頭大軍。

不過,這種菸捲顯然是不衛生的,很容易使得抽菸者感染口腔疾病。

所以建國以後,這種行業就自然消失了。


薩沙


可以告訴你,三毛是個曰本人,至少不是窮人的棄子。


吾桐葉實


當三毛看見別人撿菸頭換錢花,這個時候聰明的三毛,想起了撿菸頭可以換飯吃。


田野小麗


窮的,她沒什麼錢的


菩提樹下1979


在加工,當時的香菸沒過濾嘴。一支菸抽完能剩下不少的菸絲。就有人專門收這些菸頭來加工成香菸賣。收有的自然就有撿的


我是你家隔壁小王


三毛撿菸頭是小說中作家的構想,現實中我的確是見過有很多人在撿菸頭,垃圾,原來是為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迎接檢查團的到來,但檢查團一走撿菸頭的人馬上不見了,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晚晚發夢


因為他整支的煙撿不著,所以只能撿菸屁股。


三葉草94156406


三毛。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底層人民的照應。


潘達i


因為沒錢買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