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奔的滴滴是否忘了初心?

按照滴滴产品最初的设计思路,滴滴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把私家车的“空座”资源整合起来,再由点对点机制把资源精准匹配给有出行需求的乘客。在此期间,乘客只需为私家车司机分摊一部分油费即可。这种“共享”模式既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也能减少每天上路的汽车总量,缓解城市拥堵,本是一件利民,利于社会的事。

一路狂奔的滴滴是否忘了初心?

滴滴当时声称自己只会抽取运营成本,明确产品的“公益”定位。滴滴顺风车最初的业务逻辑也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带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理想主义色彩。

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的壮大,滴滴不得不降低门槛让大量非专业人员进入,去立一个庞大的服务提供者“蓄水池”,这就有可能产生监管盲区和规则真空地带。

顺风车也无法阻止频频发生的司机猥亵乘客事件,直到近期连续两名女性乘客被害,让人们看到一旦缺少有效监管,仅凭司机的自律很难保证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出租车行业,顺风车的监管无能甚至缺失,意味着司机的违法成本更低。

对平台来说,审核司机身份背景,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建立畅通的应急系统,都是应尽的义务。显然,在这件事上滴滴没有做好,据媒体报道,虚假注册、封号“洗白”等业务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造成很多顺风车司机即使有“案底”仍然可以注册成功,甚至出现司机并非真正“车主”的现象。

对政府来说,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乘车”属于“互联网创新经济”,一直被“鼓励并规范”,并把监管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对顺风车明确规定“每天只能接两单”外,其他城市很少有对顺风车制定相关规范。在两起恶性事件发生地之一的郑州,当地对顺风车的监管在法规上甚至仍是一片空白。

一路狂奔的滴滴是否忘了初心?

此外,通过暧昧海报的暗示,顺风车团队给不合格的司机制造了可以社交的幻觉,而投诉机制的巨大漏洞,也赋予了他们实施名为社交,实为犯罪的权力。

或许,滴滴创始人的初心是好的,但在企业发展与团队壮大的过程中,价值观既可能传达不到位,也有可能从根本上产生了变质。时至今日,这个声称“公益”的产品,已经在无声无息中转化为公司的赚钱工具。资本逐利的天性使得平台管理者选择把目光投向用户的钱包和出行信息,单纯向用户索取数据,并利用数据创造价值,而不是鼓励健康的互动,回报用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