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朝鮮詩人柳永吉與遵化福泉寺

處於中國腹地的遵化和朝鮮半島相隔遙遠,但是在歷史上,做為明清畿輔之地的重要城市,這裡卻曾經是明清朝廷和朝鮮使臣往來的必經之路。這樣,就使得遵化的福泉寺與遠在天涯海角的朝鮮產生了密切的聯繫。

明代朝鮮詩人柳永吉與遵化福泉寺

王世禎《池北偶談》

在《明詩綜》和清初王漁洋《池北偶談》兩部書中,都提到了柳永吉的《福泉寺》詩,說它是明朝使者從朝鮮採集來的漢文詩歌。《明詩綜》一書中收集的詩歌,有相當一部分是朝鮮人在出使明朝時所寫的。《福泉寺》詩,就是柳永吉出使明朝住宿於遵化福泉寺時所作。

明代朝鮮詩人柳永吉與遵化福泉寺

明代王世禎,號漁洋山人

柳永吉《福泉寺》全詩如下:

“落葉鳴廊夜雨懸,佛燈明滅客無眠。仙山一到傷春暮,烏帽欺人二十年。”

據所查到的韓文資料記載:柳永吉,明朝時期朝鮮人,字德純,號月篷,籍貫朝鮮全州。他是柳軒的曾孫,祖父是柳世麟,父親是參奉柳儀,母親是盧僉的女兒。柳永吉還是領議政柳永慶的哥哥。他出生於1538年,即朝鮮王朝中宗三十三年,去世於1601年,即朝鮮宣祖三十四年。他生活的年代,相當於明王朝嘉靖十七年至明萬曆二十一年。

明代朝鮮詩人柳永吉與遵化福泉寺

古代朝鮮官員

1559年考取別試文科,曾任副修撰,正言,兵曹左郎,典籍、獻納等官職,於1565年擔任平安道道使,但是由於阿諛權臣李樑被彈劾罷職。1589年擔任江原道觀察使,承文院提調等官職。

1592年倭寇入侵朝鮮,柳永吉在春川任江原道觀察使,當時協助防守將領元豪在驪州甓寺阻止入侵的日本軍隊渡河。可是他卻錯誤地發送檄書,把元豪的部隊調動到本島,從而使得日軍有機會渡河。

1597年,擔任護軍、延安府使,二年後擔任兵曹參判,京畿道觀察使,1600年,擔任禮曹參判。柳永吉一生精於詩文,著作有《月篷集》。

柳永吉出使明朝的具體年代不詳,但是從《福泉寺》詩中可以看出,當時他的情緒非常低落:在夜雨聲中,暮春之際卻聽到了樹葉在廊間鳴落,可見自然界的些微變化對他都是極大的衝擊。在這首詩裡,我們看到的不是春天的明媚,而體會到的卻是深秋的肅殺。“烏帽欺人二十年”更是寫出了詩人心中的惆悵和無奈。烏帽,是隋唐時人所戴的一種帽子,高直頂部圓而且尖。後傳入日本和朝鮮。可見他出使明朝的時間,當是在政治上失意之後。

關於資料中提到的朝鮮權臣李梁(1519年-1563年),可以查到的資料不多,只知道他是全州李氏,字公舉。朝鮮王朝的王族,儒學者和政治人物。朝鮮太宗的次男孝寧大君李補的五代孫,朝鮮明宗妃仁順王后沈氏和沈義謙,沈忠謙兄弟的舅父。

明朝時期的朝鮮人柳永吉,用詩歌抒發了自己在政治鬥爭中失意的悲涼心境,也記下了自己出使明朝,來到並住宿在遵化福泉寺的行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