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創業熱度排名:資本集中“北上深杭” 成都領跑中西部城市

城市创业热度排名:资本集中“北上深杭” 成都领跑中西部城市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伴隨我國零售業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改變。隨時能下單的購物平臺、隨處可見的付款碼和當日即達的快遞等,無不表明這種改變正在持續深化。

由於消費行為和經濟發展水平關係密切,消費結構的變化往往會催生一批新的企業誕生,從而吸引更多資本關注。能不能吸引投資是一個城市發展軟實力的綜合呈現,是城市經濟活力和發展潛能的標誌。因此,對資本在各地區所關注程度進行探查分析,有助於我們對當下整體的消費趨勢做出一個基礎性判斷。

11月16日,在“2018中國未來商業高峰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以太創服旗下投融資服務平臺——易項,共同發佈了《新一輪消費大淘金——未來商業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梳理了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8月的共32個月內,行業整體創投情況,並著重根據零售和物流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勾勒出大消費領域投資圖譜。

報告指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8月,在消費領域,中國內地共有95座城市發生融資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前三;杭州打破大多數人心中的“北上廣深”思維定式,反超廣州,位居第四;在第6~10名的梯隊中衝出一匹黑馬——它就是位居第六,有“零售之城”美譽的成都。此外,武漢、南京、重慶、鄭州、合肥、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融資事件數也逐漸增多。

城市创业热度排名:资本集中“北上深杭” 成都领跑中西部城市

“北上深杭”替代“北上廣深”?

不久前,在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後,各地也紛紛發佈了各自的“三季報”。作為經濟的龍頭,四大一線城市的發展尤為矚目。其中,前三季度上海GDP總值為23656.69億元,超越北京位列第一,深圳、廣州緊隨其後,位列第三、第四名。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前三季度GDP實際增速為8.1%,在這四座一線城市中增速最快。

眾所周知,在大家心中,“北上廣深”已經成為一線城市的代名詞。儘管在整體經濟發展上,“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格局並未改變,但在某些方面,這一格局似乎有所變化。如今看來,至少從消費領域的創業熱度上來看,是這樣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報告中注意到,縱觀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8月,資本在各地區所出手的情況,北京、上海和深圳連續保持在前三名的位置上。其中北京優勢明顯,32個月投資事件總數達565次,比位居第二的上海多出150多次。而在“第四名”這一位置的搶奪上,32個月內,杭州一直領先於廣州,且在此期間投資事件總數比廣州多出50多次。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現象表明近幾年杭州在消費領域的創業熱度要高於廣州。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輪的創業熱潮更多是基於互聯網基因,相比於廣州,深圳和杭州的互聯網創業氛圍會更加濃厚,而北京、上海由於其強大的經濟基礎使得其地位很難被撼動。

但同時,盛毅表示,儘管可能在某一方面廣州有點下滑,但是從整體來看,廣州各項能力都比較均衡,這是一線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不能超越的。

城市创业热度排名:资本集中“北上深杭” 成都领跑中西部城市

成都領跑中西部城市

如果說杭州在東部地區開始嶄露頭角,那麼成都對於中西部來說,更像是一匹“黑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零售領域資本對城市的關注度呈現從東部-中部-西部城市遞減的趨勢,但是到了2017年,這種情況開始轉變,而打破這一格局的便是位於西部的成都。

根據報告中的融資事件地域分佈排名可以看到,目前,成都領跑於包含武漢、重慶、合肥等在內的中西部城市。而實際上,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易項平臺後臺數據庫瞭解到,在2016年,在除“北上深杭廣”外的第二梯隊中,成都還排在南京、廈門、武漢之後;然而2017年開始,成都的投資事件數量一躍超過南京,位列全國第六。

“近幾年中西部城市創業熱度的提升,主要與西部大開發戰略城市轉型發展有關。成都之所以會在這批城市中表現突出,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消費群體體量大且需求豐富。”盛毅說。

在大多數情況下,融資事件多主要是因為創業企業活躍度高。成熟的創業者對創業地點的選擇,當然不會盲目。例如選擇北京和上海,更多是看中兩地經濟發展程度以及生態成熟度;選擇深圳,更多是看中當地的經濟活力與創新氛圍。

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對於創業企業來說,選擇所在城市最重要的標準,要麼是當地有政策性的扶助,要麼就是當地有充分的市場環境。

之所以成都會成為中西部城市中的“黑馬”,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成都近幾年的營商環境越來越符合創業公司的需求。

除了自身商業發達外,成都近些年在推動創新創業方面也下足功夫。就在不久前的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期間,成都率先出臺了《成都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雙創”升級版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該措施包括推進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深化科技型企業培育,賦能創新創業載體,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優化“雙創”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創業帶動就業,促進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濃厚創新創業氛圍等。

在盛毅看來,成都市政府對“雙創”的鼓勵也是成都創業氛圍濃厚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不過,他也認為,當下的創業熱度會集中在總體經濟位於全國前列的十幾座城市中,但中西部城市創業格局並不像“北上深杭廣”第一梯隊那麼穩定,誰能一直領跑,還存在變數。

報告下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