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

杨若枫


这句话可以看出德川家康的统治观念,其实不仅仅是对农民,对他分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都是用这种“半死不活”的思想,将他们牢牢困在自己的圈子里,日渐麻木,没力气造反。德川家康管理社会的诀窍无非就是三点,森严的等级,分封格局,尽量榨取农民但不让他们饿死。


罗马大帝死时告诫儿子:厚待军队,压迫国民,这两样做好了,帝国才会稳定,自己才能睡好觉。德川家康对于农民这个社会主要群里的主要政策就是“吃不饱也饿不死”,吃不饱就会一直拼命在农田上面耕作,饿不死就不会走极端造反,这对于德川家康来说是一种最佳状态。

德川时代的农民无论是在幕府的直接统治之下还是在大名的统治范围之内,绝大多数都只能算作农奴。除了这句最经典的,德川家康也曾说过,对农民“不让他们困难也不让他们自由,就是对他们的慈悲”这样的话,德川家康这话毒辣残忍,完全就没有将农民当作人来看待。

德川时代对农民的剥削是没有一个固定的限额的,总体来说农民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从最原始的四成上贡到五成六成七成,只要管辖的官吏换上一届,为了向幕府表现自己的能力,他们都会加大剥削。

农民的年供不仅要在一两年间预交五六年的岁供,还要农民自己交运费.不在农忙的时候,德川家康也不会让他们闲着,把他们赶去修城兴修水利等等。还有一些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剥削办法,比如在路边上人家还要顺便解决幕府的驿站,喂饱他们的马夫和马匹。

德川幕府让农民永远像老牛一样为国家耕耘,还让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的命运,最终变得麻木。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禁止荷兰之外的商人和传教士进入日本接触日本平民,以免动摇他们的固有思想。

德川幕府还用劝农节俭来控制农民的生活,农民世代为农,不得改变职业,除了粮食他们不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他们不能吃稻米、穿丝绸甚至不能互相窜门吃饭喝酒。如果农民的妻子是个喜爱享乐平时喝茶逛庙什么的,就会被强行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德川家康甚至学习了秦朝的连坐制度,将五户人家编作一组,用来互相监督,一家有错连坐共罚。

德川家康这招来自于商鞅,而这种思想可以在国内外的诸多统治者身上找出相似之处。让农民半死不活,可以说是全世界专制统治共同领悟到的秘籍了。


木剑温不胜


和商鞅的御民五术异曲同工。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无自尊自信;二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五皆不灵,杀之。


PaaPaaPaaa


我们现在也是这样驭民术啊!即不让农民饿死,也不让农民吃饱、强壮,好为统治者所用,又不要想得太多,有格外的力气闹事。恐怕这个德川家康看过中国秦朝商鞅的驭民术。

商鞅的驭民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统一思想。只要一种民,会种地、能打仗的就行,其它优秀的人才要消灭。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忙于生计,疲于奔命。老百姓不得安宁,统治者就安宁了,就好操控局面。

辱民:一是让民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收缴生产资料,无恒产者无恒心,让老百姓只好打工挣钱活命,无暇顾及其它。

此五者若不灵,杀!即,不在此控制圈里的人,不留!


大漠孤烟36996191


这可是政治家们可做不可说的秘密



从山之令


期望值管理中的一个例子:胖售货员给孩子称一斤糖果,一把扔进秤盘里,多了,一块一块往外拿,这个过程中的孩子的心是稀碎的;瘦售货员给孩子称同样重量的糖果,一把下去,不够秤,不停的一块一块往里加,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充满看甜蜜感。

孩子就是农民,售货员就是统治者,糖果则是粮食所代表的富有程度。

不说德川家康有没有说过“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我日语水平匮乏,无法亲自验证,即使他说过,也是拾中国人的牙慧,中国人的老祖宗比他早意识到了至少2000年。

是了,那就是商君的驭民之术。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此乃商鞅提出的驭民五术,实现这五条理想,天下太平也,万一实现不了,商鞅也给了打补丁的建议——杀之。

  1. 壹民即愚民,要大家统一思想,需知,这天底下最难统一的就是缤纷的思想,但统治者最卖力的致力于统一人民的思想。

  2. 弱民,国民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民强则国弱,民弱则国强,想要国强,必须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 疲民,让老百姓有事做,不在社会游荡,务求焊死在一块区域中,不能让其自由流动,互通有无,整天累个贼死,连夫妻生活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好不过。

  4. 辱民,让你个穷屌丝每当面对衣衫光鲜的香车美女时,自惭形秽,甘愿生出强烈的不自信,对身边每一个乍富土豪作为可疑人物直接举报,乃至穷人之间互相揭短,无端造就一些恐怖气氛,大事可成。

  5. 贫民,利用政治手段或经济杠杆剥夺你多余资财,让你少有存款,但一定保证你吃饱饭,用“半死不活”来形容是再灵动不过,多给你一块糖果,你都山呼万岁,由衷的满足。

什么?你看懂了上文这几句话?你危险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的危险,在于你知道的太多了。


历来现实


1598年,德川家康犹如神龟,经历了多年的忍耐,忍耐,再忍耐,终于熬死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开启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四分五裂的日本,终于在德川家康手中统一,并开启了长达200年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德川家康作为日本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日本人奉为“东照神君”,虽然其以忍功天下第一而著称,但其驭民执政策略当然也自成体系。

有书君觉得,德川家康应该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等级观念始作俑者。

他把日本人分为士、农、工、商等几个等级,其执政理念就是人民“本分”思想,就是要求人们恪守等级制度,安分守己,各守本分,不得越矩。

有书君觉得,德川家康所言“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秘籍”这句话,正是其绞尽脑汁让百姓安守本分思想的体现。

一,此言是驭民的执政精髓。

首先,虽然说“饱暖思淫欲”,人们富足了容易起懒惰淫乐之心。

但是有书君觉得,小富即安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大部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人们富足了,思想就会更为活跃,拥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又怎能安守本分?

其次,如果人民生活贫困,食不果腹,其为了生存也易生变。

许多朝代更替,皆由官逼民反而来,统治者执政策略,也是尽量避免百姓民不聊生,以免刺激他们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从中可见,封建统治者实施的一些赈济灾民的利民国策,其实质应是为了江山稳固,而非一心为民。

其实,统治者思想中的最佳状态,就是让百姓半死不活,每天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尚能保持温饱。

百姓在辛苦奔波中,早已耗掉了精力,思想麻木不仁,无力再起造反之心。

因而,百姓半死不活的状态,是百姓循规蹈矩,各守其位的最佳状态。这也是德川家康执政策略的精髓所在。

二,此言并非特指农民,亦有普遍性。

有书君觉得,德川家康的这句话,也并非只适用于农民,它亦适用于各个等级层次。

比如,德川家康就用这句话的精髓,来对付各地的藩王大名。

他让各地大名的妻子住在江户,并规定大名每年的朝觐制度,就是想折腾的大名半死不活,无力再生异心。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大名朝觐制度。

德川家康规定各个蕃地之间,不能修建道路,可想而知,当时日本交通阻塞程度。

由于交通不便,每年各蕃地大名到江户朝觐就路途遥远,耗时相当长。

而德川家康又令大名不能在江户久住,那大名们每年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消耗在往返蕃地和江户的路途中,这就消耗了藩王的大部分精力。

同时,日本人讲究面子,各大名聚齐,当然他们也有攀比心理。

他们朝觐所带的仪仗随从的排场,就是他们攀比的资本,这就消耗了各大名众多财力。

德川家康消耗各藩王的精力和财力,其目的就是既不让各藩王兵强马壮,也不至于让其穷困潦倒,就让其处在不强不弱,半死不活刚刚好。

还有大名的妻子在江户做人质,这就奠定了各藩王能忠于他的政治基础。

德川家康就是运用此等手段,将日本的各个等级画地为牢,各自疲于奔命,安守自己的等级本分。

这才有了德川幕府长达二百年的统治,不像丰臣秀吉家族历二世而亡。

三,此言逆历史潮流而行。

有人说,德川家康的这句话是由商鞅的驭民五术而来。有书君觉得,日本历来学习能力很强,以强者为王,早期的日本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化,本来就是全面学习中国。德川家康的执政策略借鉴中国古法的说法并不为过。

“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秘籍”,这句话确实与商鞅驭民五术中的“弱民、疲民、贫民”三术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皆以民弱国强为根本。

有书君认为,这种执政思想看似短暂的起到了稳固统治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并不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反而起到了遏制作用。

我们先思考一下,如果日本一直维持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没有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的变革,那么日本仍会处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而不会短期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我们再反观我国的封建王朝,在西方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清朝还以天朝自居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虚假繁荣。

他们只想怎样驭民,麻木百姓思想,让其牢牢地束缚在自己统治之下。其引以为傲的盛世实质是饥饿的盛世。


这才有晚清时期被动挨打的屈辱史。

由此可见,德川家康的这句话,只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糟粕,并不适用于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与我们现代提倡的民强则国强的理念相悖。

读史可以明智,借人之智,增己之力。我们反思古人的思想得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古人错误思想中,汲取教训,从而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我们唯有祝愿,我中华儿女,睡狮奋起,国富民强屹立在世界东方。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德川家康简直放她娘的屁!让农民半死不活?是何居心?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挫骨扬灰!有这种思想的人也该灭绝九族,剥皮抽筋!不管他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虽然是人不能治他,也会天打雷劈,轮回灰飞烟灭!


为农民说句话


通过这句话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穷,农民的地位,农民苦累,这种命运,不是缺衣食,缺电器,缺车,缺房。有了又怎样?照样摆脱不了打工,风吹雨淋,起五更睡半夜,劳累至病至老至死的结局。要想跳脱这个套,实际上要有一颗冷静,理智,稳定的心。本是农民,当然是住农村,种点粮,菜,养点家禽家蓄,自给自养,不要去追大富大贵,胡思乱想。外出打工的钱,不要河里打鱼河里用,不要妄想在城里买房置业就不是农村人了。榨干的是自己是家人的血汗,还要不断牺牲往里投,补小洞又套大洞,最终你并没有因有房有车改变底层劳动人这个身份处境。你无法摆脱的不是没钱,而是你有钱了最后还是缺钱被钱所逼去干自己不想干的工作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你一直等一直努力一直盼,但当你把黄金年纪熬老了,你会发现,这一生上当了,上了自己的当,被所有形势牵鼻子走,忘记自己原本不应该这么盲目这么瞎折腾。最终你老了又回到了那充满自由自然气息的乡村老家。那里你是大地的统冶者,你说了算。


我的名字别人己拿去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封建时期的统治阶级所实行的驭民之术,早已被春秋时期的老子看明白了,所以才有了上面标题中的觉悟!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

在古代有一家子,祖传的三代庸医。之所以被称为庸医,在于治病救人的功夫确实不怎么样。

第一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方法虽说去不了病根儿,但起码能减轻症状,让你自以为治好了。

第二代是头痛医脸,脚痛也医脸,肚子痛也医脸。总之一句话,无论哪里的病症,统统医脸。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说,医好医不好不要紧,面子最重要。

第三代更邪乎,头痛堵嘴,脚痛也堵嘴。只要不喊出来,病就算是医好了。这种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

这里医生就是统治阶级,病人就是农民。医生给病人治病,指的是穷病。

剩下的不需要多说了吧......


商鞅的驭民五术

商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和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异曲同工之妙的驭民五术。

商鞅是个天才,在他手中法家思想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把农民当牲畜养。

如何管理农民呢?很简单!

一、壹民

自古以来,要说最难的事情,无非是控制别人的思想。控制一个人的思想都很困难,何况要统一千千万万农民的思想。这项难比登天的任务,一直是统计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弱民

自古以来,民强则国弱。农民强大了,国家就丧失了控制,那么整个国家就危险了。因此,想要国家强大稳固,民必须弱。

农民一年四季,辛苦劳作。结果产出的粮食被统治阶级收走了,为了一家子的生活能够继续,农民不得不继续耕作,靠天靠地靠自己。

三、疲民

让老百姓有事可做,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和讨论国家大事,否则容易出事儿。

四、辱民

摧残你的肉体还不够,还要摧残你的灵魂。

想想你一个农民,看见宝马雕车不自惭形秽,看见美女还敢上去搭讪,彻底的打击你,还是安心的种地吧。好好奉献你的膝盖吧,愚蠢的农民。

五、贫民

农民苦,农民累,农民地位低,但是不要试图改变自己,胡思乱想。

安心的耕作你的田地吧。在这里你是大地的统冶者,你说了算。

大地是最诚实的,永远不会欺骗你,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这个道理。


奇点历史


如果让老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么老百姓就会在政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参政、议政、民主,平等等权利,这对统治者来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相反,如果让老百姓半死不活,人人都为饥寒所累,老百姓为生计所困,哪有精力搞什么虚幻的权利和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管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