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問答”寫作心得分享:“筆耕不輟”

我是頭條號財經問答達人陸燕青,高校教師但非財經專業,作為銀行世家,我對於投資理財興趣較大。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筆耕不輟”,亦是我十四年網絡寫作的體會。

我2016年左右開通頭條號,2017年無意之中加入了財經問答的行列,感覺很溫馨、很有緣分。“悟空問答”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金融進修班收穫匪淺。

筆耕:指寫作;輟:指停止。堅持寫作,從不因為任何外在原因而停止。一直寫作而不停息。其核心就是堅持,無論是頭條號財經問答還是投資理財,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穫。

“耕”是一個動詞,既有工作的含義,又有探索的含義。我們在回答財經問題時,需要在學習中寫作。學習並非簡單地“百度一下”,而是需要將問題理清,掂量一下自己能否通過學習來回答相關提問。

“耕”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財經知識一旦達到相應的積累,回答問題就會得心應手。所以沒有必要盲目追求答題的數量,而忽略答題的質量。有質量的文字,才會獲得讀者的認同從而增加更多的粉絲。如果能夠寫的又快又好,那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無需給自己套上條條框框。財經問答的時效性很強,我們要適應市場以及時代潮流。

我早年在深圳特區工作,八十年代後期就投資黃金、外匯,就購買了商品房(單位補貼三分之二);九十年代中後期投資股票、自住房以及保險。這些經歷對於我在博客以及自媒體來說,都是寶貴的寫作素材。

“悟空問答”的年輕人,各自都有獨特的經歷,不妨將這些精神財富柔和到自己的財經問答之中,將會吸引更多的粉絲,畢竟新時代90後更關心時尚的內容。

我2004年開始寫博客。寫了坐了三年冷板凳,2007年才被鳳凰網挖掘為財經名博。寫財經問答需要經得起寂寞,厚積薄發,不要在意紅包大小,耕耘必有春播秋收。

我們的眼光需跳出粉絲經濟和紅包經濟窠臼,可以嘗試將投資理財能力為社會服務。我在成為財經名博之後,為居住地政府提供了多條富有建設性的提議。有一個關於設立經濟開發區的建言,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六年後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為江蘇省級經濟開發區。2017年還拿到“城市規劃”提議三等獎和“人民建議”“金點子”二等獎。

華山論劍,功夫在劍外。心態平衡,筆耕不輟;速度與質量結合,時尚與厚重結合,必然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反之,三分鐘熱度、三天打漁二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恆的毅力,那無論在在自媒體,還是在投資領域,都無法取得較大的成就。

“悟空問答”寫作心得分享:“筆耕不輟”

“悟空問答”寫作心得分享:“筆耕不輟”

“悟空問答”寫作心得分享:“筆耕不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