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曾國藩是晚清重要的權臣之一。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於是從此便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曾國藩曾是開啟引進西方列強槍炮的“洋務運動”的重要大臣之一。在他的倡議之下,清朝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堂,製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安排了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除此之外,曾國藩也是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將領之一。

可以說,如果沒有曾國藩,或許中國就不會出現洋務運動,也就沒有所謂的“同治中興”,清朝最多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就滅亡了。

曾國藩為了清王朝效盡犬馬之勞,為保住江山社稷,更是不惜對反叛者使用一次又一次殘忍的剿滅手段。但是曾國藩卻一直對清朝能夠延續多久而憂心忡忡。在一次他與他的幕僚對話中,詳盡地介紹了他對清朝命運的思索。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公元1867年7月21日),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與自己的幕僚趙烈文聊天,說道:北京城有人說最近北京的治安十分差,盜賊經常出沒,乞丐三五成群地出現,有的婦女走在街上都沒穿衣服。就連京城的人都已經窮苦到如此盡頭了,何況天下?此後恐怕會有大事會出現,你認為呢?

他的幕僚趙烈文回答道:天下已經統一很久了,但勢必會走向崩潰,不過皇帝一直很有權威,中央政府機構也還很健全,暫時不會出現分裂的局面。但是朝廷垮臺,軍閥割據大概也就是在這五十年內的時間裡出現。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曾國藩聽完以後,皺著眉頭說:然則當南遷乎?

趙烈文回道:恐遂陸沉,未必能效晉、宋也。

曾國藩反駁道: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趙烈文隨即回道:君德正而國勢隆。國初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簡單地說就是曾國藩認為清朝君主賢德,可以效仿晉宋南遷。但是趙烈文認為清王朝或許會迅速土崩瓦解,而原因在於清朝的創立太過於容易,創立初期殺戮氣息太重,君德再正,也挽救不了大清。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仔細回想,清朝在李自成滅明以後由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從而入主中原,入關後對無數的人民進行大肆殺掠,使得清朝的正統性受到天下人的質疑。儘管後來的康雍乾三帝勵精圖治,但是君主的賢德並不能抵消清初開國的無道,其正統性仍然得不到承認。

對於趙烈文的回答,曾國藩沒有做過多的回應,沉默片刻很無奈地說:吾日夜望死,憂見宗祏之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日日夜夜都想自己早點去世,就是害怕看見清朝的覆滅!或許當時的曾國藩已經預感到了清朝正面臨著滅頂之災。

曾國藩問手下:清朝能維繫多久?手下的回答令曾國藩沉思良久

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逝世,享年61歲。而後來的李鴻章基本上算是接任了曾國藩的位置。曾國藩在這個時間點去世,最大限度地保住了自己在歷史上的貢獻,避免了像李鴻章那樣的淒涼結局。

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