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有一位軍旅作家曾經說過:“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唐古拉吧,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唐古拉吧,因為那裡是 ‘地獄’。”縱使唐古拉山地區自然環境極度惡劣,但在唐古拉山兵站官兵的心目中,唐古拉山無疑是他們單純快樂的“天堂”。如果你有幸到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唐古拉山兵站,你一定會被那裡獨特的高原軍事文化和熱情周到的服務保障所感染。其中,有兩句粉刷在牆壁上話語最為引人注目。一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歡迎您”,一句是“在這裡吃下飯就是戰鬥力”。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新時代的唐古拉山兵站

“‘在這裡吃下飯就是戰鬥力’這句話是基於以下兩個方面考慮提出的,一是兵站駐地為青藏線最高點,海拔近5000米,過往汽車部隊官兵在路上顛簸時間長,加之路上休息不好、高寒缺氧造成高原反應強烈,到兵站後不想吃飯是經常的事,我們這句話‘在這裡吃下飯就是戰鬥力’的目的就是刺激他們的飲食慾望,激發他們把吃下飯作為戰鬥力標準衡量他們的戰鬥水平;二是鼓勵我們兵站的官兵更好地保障好汽車部隊的食宿,把服務保障工作當主業來對待,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不斷針對汽車部隊官兵的飲食來改進改善伙食,以此激發我們把工作當事業乾的內在動力!”兵站站長、黨支部副書記張海彬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布璽純與單位籃球隊員在一起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布璽純和妻兒在一起

“辦好唐古拉山兵站的事情,關鍵在黨支部,更在全體同志們的積極配合、主動作為。”這是兵站現任教導員、黨支部書記布璽純常常說起的一句話,更是一名18年的老兵對於我軍政治工作的深刻解讀。由軍校學員到基層軍官的轉變很艱苦,但布璽純“熬”了過來。他告誡自己:“年輕幹部的理想很豐滿,但卻不能脫離實際,要一點點學,要融入到戰士們中去,要幹一行,愛一行。”這些年來,布璽純歷任部隊加油站站長、副連長、機關保衛幹事、兵站副站長、機關管理股股長,如今的他來到唐古拉山兵站任職政治教導員。他說,每經歷一次崗位調整對他來說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過程,他都很珍惜。初到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任職,布璽純的心裡並沒有底,因為在他的心中這裡是非一般人所能適應的。布璽純最佩服的便是在唐古拉一呆就是十幾年的老兵,也為他們的頑強和樂觀所折服。“這裡的物資要經過兩天才能送上來;這裡的氧氣含量不足內地的50%;這裡經常還會與狗熊不期而遇;這裡是不毛之地也是曾經的無人區……但就在這裡我卻看到了偉大的戰士,看到了淳樸的軍人本色,這裡的官兵堅持著部隊日常的生活制度,沒有因為環境艱苦而放鬆;他們戰天鬥地去克服身體疾病從事著各項工作,標準卻絲毫沒有降低,他們才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說這番話時,布璽純略顯激動。但在他的言語中,分明可以聽出一個優秀共青團幹部和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初心”。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兵站組織黨小組會議

  當前,唐古拉山兵站黨支部班子團結,作風正派,嚴格按照黨章黨規辦事,兵站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明顯,兵站各項工作開展有序,碩果累累。在黨支部的集中管理和領導之下,兵站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杜修偉和妻子的結婚照

上士杜修偉是一名在唐古拉山兵站奉獻多年的“鍋爐工”,同時他還兼任兵站勤雜班班長。至今,處於高寒地區的唐古拉山兵站裡依舊沒有長明供電,兵站日常取暖及生活用電的保障任務便落在了杜修偉和班裡一個新來的戰士牧敏的身上。在湖北襄樊軍事經濟學院畢業後,杜修偉便主動申請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兵站工作,這些年,他常說的一句話便是:“兵站在,我就在。”在這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裡,體現的是一個我軍三等功臣對軍旅人生的積極追求和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由衷熱愛。生活中,他做事情總是先想到別人,經常積極主動幫助身邊的戰友化解難題。他說,剛當兵的時候覺得部隊很苦很累,但這些年一路走來,覺得部隊已經成為了一個自己離不開的家。他還說要向唐古拉山兵站走出的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一等功臣韓生峰(曾在唐古拉山兵站燒鍋爐10年,後提幹。)前輩學習,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這雪域高原,在世界屋脊上幹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來。

唐古拉山兵站:讓黨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堅強有力

兵站官兵在一起擇菜

李澤東是唐古拉山兵站的一名炊事員,同時也是我軍赤誠奉獻在雪域高原十四載的二等功臣。2010年他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2012年榮立個人三等功,2014年榮立個人二等功,先後共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4次。榮譽的背後,是李澤東這個老高原軍人默默的付出和奉獻,也是他作為家中頂樑柱難言的痛楚和隱忍。五年之內,李澤東的父母雙雙離世,家中除了妻兒外,還有一個年邁的奶奶和殘疾的哥哥需要照顧。目前,只有妻子一人在家照顧女兒和奶奶,他一個人的工資既要維持家庭生活,還要負擔奶奶和哥哥的醫療費、生活費。命運多舛和軍旅的磨礪讓這個巴蜀男兒滄桑了許多。“頭髮稀疏、指甲凹陷”是青藏高原給他身上留下的印記,而他卻說,他相信自己的父母都在天堂,所以他要駐紮在唐古拉這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守護著他們,守護部隊這個大家庭,讓父母看到自己在世界之巔建功立業。

……

一個甲子以來,這樣的典型和故事在唐古拉山兵站裡比比皆是,而當我在採訪過程中對他們的事蹟感到驚訝萬分時,我聽到官兵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這算啥?”很簡單的 三個字,折射出的卻是作為極地兵的他們紮根高原、赤誠奉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和樸實無華的奉獻精神。“你們的官兵太可愛、可敬了,在這樣艱苦的地方沒有點樂觀主義精神是待不下去的。”近日,陸軍總院一行赴唐古拉山兵站進行醫療服務,當檢查到官兵身體狀況多數出現異樣並滿臉笑容時,陸軍總院的醫務工作者這樣說。

途徑唐古拉山兵站的演訓部隊在給兵站的感謝信中這樣寫到:“在兵站停留期間,我們受到了兵站領導和全體官兵的熱情接待。前期,為確保我部順利機動和進駐,你們千方百計協調宿營場地,想方設法搞好物資保障,積極主動解決困難問題;部隊到達後,你們不遺餘力解決住宿、水電和就餐保障,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用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周到細緻的服務譜寫了兄弟部隊之間團結協作、並肩戰鬥的高原佳話。”這封寫滿感激之情的信件是兵站建設的最好證明,也是唐古拉山兵站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此外,兵站黨支部還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高宗旨,結合兵站自身條件和實際,與駐地同胞、過往遊客建立起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受到百姓們和駐地政府的一致好評。

唐古拉山兵站是從慕生忠將軍的修路大軍而來,是從我軍的歷史使命中而來;是為了青藏地區的繁榮而來,是為了祖國邊疆的安寧而來。據悉,該兵站是青藏線上海拔最高、環境最苦、條件最差,距離部隊機關最遠的兵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含氧量最低的兵站。在唐古拉山兵站組建至今60年的歷史中,一茬茬官兵帶著高原“賜給”的病痛離開了兵站,一茬茬官兵又接過接力棒繼續著平常卻偉大的“鍋瓦瓢盆”工作,在世界屋脊上書寫了西部高原軍人的不朽事蹟。此外,唐古拉山兵站的事蹟屢見軍內、國內各大媒體,工作也受到上級組織的一致褒獎,這除了與上級黨委、機關、領導對於兵站建設的支持和指導密不可分外,更是一代代兵站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結果。

唐古拉山再高高不過兵站官兵的激情!唐古拉山再苦也擋不住兵站人前進的步伐!有人說生命的價值需要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才能最真實地體現出來,正如唐古拉山上的雪蓮,縱然環境惡劣非凡也能傲然挺立於岩石的夾縫中間,即使無人問津、即使無人掛念,雪蓮花依舊驕傲地綻放著屬於它自己的精彩!唐古拉山兵站官兵如是。

在全中國4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中,唐古拉山兵站黨支部無疑是較為“特殊”的一個,但在唐古拉山兵站裡,卻沒有人因為這種自然環境上帶來的“特殊”而特殊,兵站歷代官兵用堅強的黨性修養和軍人的頑強意志,讓兵站黨支部在世界屋脊上的“戰鬥堡壘”作用更加堅強有力,在雪域高原上書寫了我軍西部高原軍人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