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每一个老好人都处在一个自我价值的陷阱之中.

他们缺乏关爱,他们想要关爱,他们想去爱一个人,他们却又不敢爱。

因为他们从心底不相信自我的价值。

他们只好在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身边做个好人。

也就是说,对于老好人来说,他们最不爱的人是自己,可他们却爱不起自己。

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从童年的经历上来找原因的话,那就是老好人们的成长环境中很少肯定他们的个人价值。

也许是因为父母本身就是老好人,也许是因为当一个老好人能够获得家长老师的赞扬从而获得周围人的赞扬,也许是因为从小缺乏社交技能的训练,只会“对别人好”这一种社交连接方式……

无论原因是什么,

导致的结果都是强化了老好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在他们心中,他们始终觉得自己需要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当别人对他有负面评价的时候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用“我是老好人”的行为来掩盖内心深处的自卑。

更麻烦的事情在于,人的任何行为都具有“棘轮效应(理论提出者James S. Duesenberry )”

当人的某种习惯形成之后具有某种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以老好人为例,

输出点可以是老好人的自卑→老好人通过对别人好获得他人的赞扬→老好人在他人的赞扬中感觉到了自我价值的满足→老好人意外地被人批评或者某件事因为能力不足没做好,又一次怀疑自己的价值→老好人再次通过助人行为获得他人的价值肯定→老好人因为别人的肯定才去肯定自己的价值,并从别人的表扬、感谢中得到自我满足感→老好人再次无原则的通过帮助他人获得满足感……

但问题在于,老好人不改变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对自我价值的低评价,这个棘轮就会一直转下去。

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老好人做得好事值得肯定,老好人也有资格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老好人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自我控制权

因为老好人把自我价值的裁判权拱手让人。

在老好人的内心深处:“我没有资格评价自己的价值,只有他人有。”

你的情绪如何、你的价值如何,由他人决定而不是自己。

但老好人也很少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一定要听从他人对你的价值评价?

2.为什么你一定要去讨好他人?你中欠他钱了?还是你吃他家米了?或是你喝他家水了?还是你把他家床给睡了……都没有你何必把自己的价值放那么低?

3.为什么对方不去像你讨好他一样讨好你呢?

老好人的残忍一面

老好人为什么要把把自我价值的裁判权拱手让人?

老好人缺乏关爱,老好人想要关爱,老好人想去爱一个人,老好人却又不敢爱。

因为老好人从心底不相信自我的价值。

这是老好人自己给自己的残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