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前言

作为点茶工具的建盏,可谓是天工和人巧的完美结合和表现;

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建盏,这个曾是茶文化的代表,已经沉睡了几百年之久;

而相反的是,它的辉煌不仅没有被岁月所消磨,而是随着时间越发厚重,历史的底蕴和传奇色彩就更加的浑厚了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建盏来源

建盏,开始出现在再唐末五代的时期,而兴盛则是在两宋及元初,为什么建盏会在两宋的时候开始兴盛呢?

因为当时斗茶盛行,刚好建盏的“重、大、黑”恰好符合了斗茶的需求;

因此,在两宋之间它不仅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更是受到了宋代皇帝宋徽宗所青睐,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宋徽宗还因此作了一首诗来表达对建盏的喜爱:

螺钿珠玑宝合装,琉璃瓮里建芽香。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在当时两宋时期,只要是一个文人雅客都会人手一只建盏,当时有很多名人都是它的粉丝,像苏轼、欧阳修、还有陆游等等,这些我们熟知的大文豪都在他们的诗句当中描述了建盏,可想而知建盏在当时的风靡程度。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1、釉泪是什么?

建盏都是采用正烧的方法,所以,在口沿处釉层会比较薄,而建盏的内底聚的釉会比较厚,外壁,则往往施半釉,以达到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的现象发生。

由于釉在高温当中,容易流动的特性,所以也会有挂釉的现象,这种现象俗称“釉泪”或者“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2、铁胎似骨

建窑的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而建盏口沿部分的釉层比较薄,所以,会呈现出褐红色,有的则是近似芒口。

建盏胎质的基本特征是含砂粒较多,使得建盏胎质较为粗糙,用手摸露胎处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它粗糙的手感。它的截面分为黑色、灰黑色、黑褐色,这也是因为它含铁量较高的原因导致的。

建盏的胎骨厚实坚硬,用手指去敲击的时候,能发出金属般的声音,所以,我们也把建盏称为“铁胎”,握在手中会有一种厚重的感觉,正是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适合斗茶的需求,也使得它在宋代成为了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3、烧制难度

建盏的釉层虽然看起来很是花哨,但是,制作中真有传闻中的那么难吗?究竟是为什么这么难呢?

由于呢,这个结晶釉在窑炉高温当中难以控制,再加上氧化铁如果含量高的话,胚体是难以承受住高温的,因此,想要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有美丽斑纹的建盏,除了严格的执行13道工序之外,还必须掌控好胚土、釉矿、窑温和窑中气氛等关键因素。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在宋代,烧制上百万件才得一两件油滴盏;

要烧制几千万件,才能偶得一两件最珍贵的曜变盏。

当还有人问你建盏是什么,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建议收藏)

看到这里,大家还觉得建盏是一个简单的工艺品吗?

就算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建盏纹路的烧制还处在一个随机的状态,不能够做到想烧什么纹路就什么纹路,有很多,都是要靠量堆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玩建盏的时候就且玩且珍惜吧。


器物有情,温暖无声!

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当建盏也能成为“残缺美”的代名词时,人们才会为它牵肠挂肚,才会创造出美学史上一个出神入化的艺术奇迹,这是至德至善至美的一种更高级的存在。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私信夫物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