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建盏与“建州官窑”

研究官窑一般会以历史文献和北京,台北两所故宫博物馆的藏品为依据。通过文献和北京台北两院的藏品的研究来了解到传世官窑瓷器的一些特征,比如性质,所属年代和窑口等。但光靠这些依据,我们了解得出的论述的还是片面的,无法体现出所有官窑就建立的整个过程和为什么民窑建盏能够得到这样崇高地位的的原因。若单单以此而定论,那非馆藏的官窑瓷器则会被忽视。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我们从贡茶,贡盏这两点同步考虑,既然贡茶是朝廷监督制造的,那么能够与之相匹配的茶盏须要一起配套上供也理所当然,那么贡盏自然获得官窑地位。历朝历代贡茶,贡盏和皇室的兴衰基本一致,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得有相关文献和实物证明,确定贡盏的官窑地位。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一、官窑地位如何确立

不同茶盏总因不同时期流行的茶和饮茶方法而成为主流。

越窑秘色瓷因煎茶而生,建窑建盏是因点茶而生,如果想要了解窑和器,不如先了解一下茶。我国在唐代早期并无多少茶,更没有名茶,历史文献中均无记载。到了唐代中期,开元天宝年间才开始盛产,并且当时的制作较为简劣粗糙。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煮茶(煎茶),泡茶,点茶多种,但没有哪种成为主流。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直到唐朝中后期,陆羽编著的《茶经》中大力提倡煎茶法,饮茶方法中才开始有主流。煎茶法成为主流之后,最适合用于煎茶法的“宜兴紫笋茶”和最适合煎茶法的“越窑青瓷碗”,被联合茶与盏一同由陆羽推荐上供朝廷。

地方政府始修茶舍,征献茶与盏,而后因征献的茶越来越多,品质良莠掺杂,皇帝就特遣专使设立贡茶院及茶舍等机构,监制精选征献上供的贡茶和贡盏。

顾渚山是中国最早的朝廷委派官员直接监管精选贡茶的地方,并且精选配套上供的贡盏。精选的贡茶和贡盏分别为“顾渚山紫笋茶”和“越窑青瓷碗”,“越窑青瓷碗”成为贡盏也就体现了民窑获得认可及皇家官窑的地位。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这个时期的岭南建州茶小荷才露尖尖角,饮茶方法是煎茶,茶盏用的也是越窑青瓷碗,建窑还未建立。晚唐时期,饼茶的制作工艺升级,当时人们评定茶品质的标准是,茶汤的泡沫越多,越细,越白,层次越丰富越持久就越好。而岭南建州的茶和点茶法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众,于是开始盛行。

建州人本远请浙江越窑的窑工烧制建州人使用的,具有建州风格的越窑式青瓷,用于煎茶点茶喝茶,蒸青细饼茶流行后,迎合市场需求,窑工又创新出更能表现人们对泡沫追求的“画五白釉瓣淡黑釉碗”,这便是铁胎建盏的起源。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二、建州官窑如何形成?

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因闽王——王审知治理得当,免受战乱纷扰,民营茶园最为鼎盛繁荣。而继王审知后,各势力争权夺位,战乱频发,民营茶园都经营困难。

龙启元年(933年)时期,闽王获献一位茶园业主赠送所在凤凰山的30里茶园,闽王委托人称十三郎的王延政督管建州,接管茶园。因此茶园位于长乐北方,所以取名“北苑御茶园”。与“北苑御茶园”所产的贡茶“北苑茶”配套上供的贡盏“画五白釉瓣酱釉盏”自然属于官窑。由此闽北官窑地位建立起来,这是史上第一个“建州官窑”。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天德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灭,先有南唐嗣主李璟下令设立茶官,并策改历代贡茶为北苑茶。后有南唐后主李煜扩增御茶园范围设立“龙焙”制茶机构,专制龙茶。而此时期,配套龙茶上供朝廷的贡盏有“葵口酱釉盏”和“敛口酱釉盏”,南唐时期建盏民窑的官窑地位就此建立,这是第二个“建州官窑”。

时至北宋,自建朝以来历代皇帝都有嗜茶之好,宋太宗赵光义在北苑御茶园设立官职漕司,又称转运使,派来管理督造御茶园以特制的龙凤图案模具来制作“龙凤茶”茶饼,区别与民间私家烘焙,尊贵独享。此时配套上供的贡盏就有如今较为熟知的,底款刻有“供御”和“进盏”的建盏了。这底款更是直观印证了建盏民窑的官窑地位,这是第三个“建州官窑”。

夫物盏集:建盏既是贡品,那建窑为何不是官窑

以上资料有历史文献详细记载,通过历代皇帝使用建盏的文献,我们也可知建盏民窑的官窑地位。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中就提到建盏:“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建窑曾如此风光无限,期望建窑人能够重拾建窑文明,传承建窑文化,再扬建窑风采。


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私信或者点击文章末端的广告进去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