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建窑老盏无法伪造的依据—窑膜

上次有盏友说,辨别老盏怎么不提“窑膜”, 单单听名字就感觉神秘的多,它的成分、成因尚未定论,名字也是民间的说法。

话说现在建盏的造假手段也是日渐高明,作假手法越来越难以分辨,如果没有经常接触老盏与新盏,很难做出辨别。

但是建盏有一种特征是不可造假的,那就是“窑膜”;

我们可以说,有窑膜的一定是老盏,没有窑膜的不一定是老盏,但也有可能是老盏。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窑膜到底是什么?

夫物盏集:建窑老盏无法伪造的依据—窑膜

一、什么是“窑膜”

古文物、藏品一般要么是传世下来的,要么就是出土;

建盏就属于出土品,由于长期埋藏地下,在岁月的变迁中,被土不断冲刷和侵蚀,以及海水等酸碱性物质的长期作用,于是就产生了土沁、水锈,还有“带窑膜”这类的变化。

土沁可以说是最明显的痕迹了,但也很容易被作假者刻意模仿,很相似,没有经常接触的朋友很难分辨;

夫物盏集:建窑老盏无法伪造的依据—窑膜

窑膜通常呈偏白色的,相对清晰,而且有些龟裂纹,认真看会感觉像塑料的材质。窑膜也是难以去除,也比较明显,所以是辨别老盏的一大重要依据。

夫物盏集:建窑老盏无法伪造的依据—窑膜

二、窑膜的作用

虽然说窑膜是不能被仿制,却不是说所有的老盏都会有窑膜,所以利用窑膜来辨别新老建盏也成了一种局限,所以之前没怎么提的原因也是在这,太简单的带过反而会给盏友带来误导。

但也正是由于窑膜的公证性,就算带窑膜的老盏不够美观,也不会去除窑膜,这是一种老盏的力证,帮助解除消费者的疑惑。

夫物盏集:建窑老盏无法伪造的依据—窑膜

所以有收藏老盏的朋友,可以借助窑膜这个难得无法仿制的辨别点,给自己多一份思考的空间。


器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私信或者点击文章末端的广告进去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