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朝著名的“八王叛乱”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蒋南亚

熟悉魏晋南北朝时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晋发生的“八王之乱”对于中国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这次动乱导致了西晋亡国,还招致了严重的少数民族入侵,也就是历史上的“五胡乱华”。那么,对中国造成严重破坏的八王之乱是怎么样的过程?

八王之乱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贾南风专权,因为晋惠帝司马衷是出了名的白痴皇帝,所以大权旁落,都到了他老婆手里。这次叛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贾南风一手策划的,贾南风为了解决杨俊的专权,暗中命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杨骏,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执掌,楚王司马玮因杀杨骏有功被委任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贾南风对未能独揽大权也极为不满,她又以晋惠帝名义下密诏使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可是贾南风又忌惮司马玮的势力,便给司马玮戴上一个罪名:伪造手诏。于是借此杀死了司马玮,自此,朝政大权被贾皇后掌控。


第二阶段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结束,这次动乱比第一次破坏更大。贾南风因为没有儿子,可是又不甘心放弃手中的权力,于是她是陷害太子想要逼迫晋惠帝退位,并借此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一看到太子被打倒,司马伦与孙秀等人密谋要推翻贾皇后党羽,但是为了自己政治基础的稳固,他们劝贾南风一党尽早杀了太子,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杀。他们一看到心腹大患死了,就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后面司马伦还废惠帝自立为帝。司马伦这样做,得罪了不少的司马家的王,于是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联合关中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与孙秀兴兵反击,战败,死者近10万人。司马伦后来被囚禁于金墉城,也被赐金屑酒而死。

但是司马冏独揽政权后不可一世,没有臣子的规矩,俨然自己就是个皇帝,而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废。其他藩王一看这是个机会,便也想争权。长沙王司马乂便起兵杀了齐王司马囧,河间王司马颙一看不乐意,被人捷足先登了,于是和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不过没打过,但是东海王司马越偷偷杀了司马乂。然后,司马越看司马颖做事专断,于是起兵打司马颖,第一次没打过,第二次打过了,后面司马越又跟司马颙打,司马颙败,司马颖最后也败,司马越最后获得了对朝廷的统治,八王之乱就此结束。

八王之乱对西晋来说是毁灭性打击,因为藩王的相互倾轧,使得西晋元气大伤,使得少数民族有机会趁虚而入,给北方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历史百家争鸣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八王之乱里面的八王是哪八个王,他们分别是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还有东海王司马越。

其中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囧是司马攸的儿子,司马昭的孙子,司马乂是司马炎的第六子,司马颖是司马炎的第十六子,司马颙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的孙子,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玮是司马炎的第五子,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

总的来说,司马炎的儿子三个,司马懿的儿子两个,司马懿的侄孙两个,司马昭的孙子一个,这八个人参与了这次的八王之乱。晋初的八王之乱与汉初的七王之乱是十分的相似,只是八王之乱成功了,而七王之乱失败了。

而这两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大封诸侯王,而两个朝代之所以用分封制的原因不太一样,汉初用分封制是因为看到了秦朝的郡县制,而晋初用分封制是因为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势力的崛起,对于朝廷的威胁。

那么八王的过程是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大概来说一下,我们知道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是个智力略显不足的皇帝,而之前其实很多大臣建议司马炎传位给他的弟弟司马攸,而司马炎毕竟还是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的,再加上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也比较聪明。

八王之乱是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一直到光熙元年,公元307年,前后是十六年,但是并非一直持续的,而是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元康元年的三月至六月,第二阶段是元康九年的299年至公元307年。

司马炎临终前是想当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的,但在杨太后的劝说下,改由杨骏单独辅政,这样晋朝的朝政大权就落入了杨骏之手,而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手,让他们带兵入京,杀死杨骏,将杨太后贬为平民。

杨骏死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共同执掌,贾南风十分不满,她又以司马衷的名义让司马玮杀死了司马亮与卫瓘,然后用了张华的计谋,杀死了司马玮,而这样,八王就没了司马玮与司马亮,朝政大权就落入了贾南风之手。

贾南风掌权八年,一直比较平静,一直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并非贾南风之子,而贾南风也没有为司马衷生儿子,她与司马遹的生母谢玖也不和,贾南风就让司马衷将司马遹的太子之位废黜。

赵王司马伦与孙秀劝说贾南风把太子给杀了,而司马伦反过头来以贾南风杀太子的理由,带兵将贾南风杀死。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司马伦废黜了晋惠帝司马衷,自立为帝。

齐王司马囧就与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起来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囧迎司马衷复位,司马囧被任命为大司马。翊军校尉李含矫诏让河间王司马颙除掉齐王司马囧。

司马囧就声称长沙王司马乂是内应,司马囧听说之后,就派将攻打司马乂,而司马囧反而被司马乂所杀,河间王司马颙心中不满,联合成都王司马颖攻打司马乂,被司马乂大败,而东海王司马越趁司马乂军疲惫,联合禁军,杀死了司马乂。

后来,司马越先是打败了司马颖,在公元307年,司马衷突然死亡,据说是被司马越给毒死的,司马越立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炽为晋怀帝,下诏书让司马颙到朝廷当司徒,司马颙相信了,最后被杀了,至此八王之乱结束,而司马越成为最后的嬴家。


历史简单说

魏晋开国有两个特别跳得最凶的马前卒。一个是曹丕帐前的华歆,威逼汉献帝。另一个是司马昭兄弟门下的贾充。贾充威逼曹家孤儿寡母特别来劲。这两个人历来为人不耻。华歆如何结局不提。单说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与司马家的八个兄弟的"乱整",就注定加速了晋王朝灭亡的步伐。

晋武帝临死前让司马亮与老丈人杨俊辅政于呆子太子司马衷。可杨俊为了专权,就篡诏而成杨俊一个人辅政。谁都晓得这件事,却不敢吭声。连司马亮都怕,回封国躲避是非去了。

司马衷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刁钻残忍,野心不已。当然不能让大权旁落。她就找司马亮来合议除掉杨俊。司马亮不干,结果司马玮干上了。贾后,司马玮发动政变,杀了杨家满门及余党几千人。

贾南风把夫君放一边玩去。让司马亮做太宰,司马玮做卫将军。专朝政,争权势。司马玮不满无功而位太宰的司马亮。贾后利用这兄弟矛盾,扇风点火。司马玮乱刀割杀了司马亮。

贾后的专横引起司马伦及大臣不满。于是,司马伦,孙秀矫诏诛灭贾南风满门。司马伦逼惠帝下台,自己当了皇帝。孙秀认为司马囧,司马颖,司马颙有势力危险,就怂恿司马伦整治三王。这三司马大怒,合兵一处攻打司马伦。司马伦战败,合家族灭,党羽尽除。惠帝复位。封囧为大司马,颖为大将军,颙为侍中。三王皆过上有权有势的好日子!

司马囧专权乱来。司马乂,司马颙就发兵包围司马囧的府第,杀了他全家。

后来,司马颙与司马颖一起攻打司马乂,这场战争打了几个月,死了几万人。这时,司马越出卖了司马乂,司马乂被张方活活烧死。

现在八王中还剩三个:司马越,司马颖,司马颙。而这三王都看不惯对方。于是又打。结果司马越打败司马颙,司马颖被王浚所杀。不久,司马越打杀司马颙。大权独揽在司马越手中,他毒死晋惠帝而立司马炽为帝。司马越不久病死。八王之中一个不剩了,还捎上晋惠帝,司马炽……

这场动乱自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长达十六年。两京为之一空,豺狼纵横,千里荒芜。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由此滋蔓开来。国家再次陷入动乱之中,五胡乱华开始了。





劉一千五

八王之乱,o(︶︿︶)o 唉,不堪回首啊!实在是想不明白,雄才伟略的晋武帝司马炎,怎么就把帝位传给了一个白痴,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这场造成华夏沉沦的“八王之乱”

西晋是一个由士族控制的王朝,建国初期,司马炎广封同姓诸侯王,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力,比如可以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等,已然国中之国。这还不够,后期,司马炎更给予他们极大的军事和行政权力,这使得诸侯王们既有自己的军队,有可管制地方官员,这为日后八王之乱买下祸根。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即位,其生性鲁顿,世人皆谓之白痴,如此之人,能把皇位坐稳了才怪。果不其然,他的皇后贾南风直接夺权,杀害杨骏,把持朝政。妖后贾南风貌丑而凶狠,怀有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毒辣。晋武帝时,外戚贾氏和杨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贾南风得以专权。而贾南风推行的女性专制主义统治政策则成为八王之乱的直接导火索。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这时杨骏把持朝政,贾南风密约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让他们带兵进城,讨伐杨氏一族。杨骏为人胆小懦弱,事件发生时谋而不决。司马玮率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贾后又以晋惠帝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之位,贬为平民,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政治势力被消灭。

此后,贾南风因未能独揽大权而心怀怨恨,又密诏楚王杀汝南王及大臣卫瓘。然后又以楚王司马玮伪造诏书杀汝南王之罪,将楚王杀死。自此,贾南风彻底把控朝政。

八年之后,贾南风欲当皇太后,然而自己无子,便想杀死太子。于是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写好要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后给晋惠帝司马衷看,晋惠帝看了太子手书,要处死太子,废除司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

这时候,赵王司马伦控制了禁军,就想等贾南风先杀了太子再动手为太子报仇,这样就可以大权在握了。不久,太子在金墉城被杀,司马伦趁机兵变,杀死贾南风,又废司马衷,自立为帝。但是,司马伦道德败坏,世人不满,于是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起兵,击败司马伦,迎司马衷复位。

可惜,司马冏也是个憨货,独揽政权后不可一世,沉迷女色,政事荒废,于是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联合打败了司马冏,司马乂独揽大权。。。。但是,河间王又不满了,于是联合司马颖几十万大军攻打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乂军疲惫,夜里捕获司马乂,又举兵攻打司马颖。额。。。。实在不想写了,反正是十几个司马王族打来打去,这个死了那个蹦出来,使得西晋国力大衰,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

最后的最后,北方游牧民族趁此机会,大举南下,数十个民族,几十个政权相继在北方建立,中华历史来到了史无前例的黑暗——“五胡乱华”。


方山中人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自立为帝,建都于洛阳,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西晋初年,为了壮大国力,朝廷实施了众多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使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但,司马炎在总结前朝的历史经验后,认为要想保住自家的天下,必须恢复以往的分封制,于是他便把司马宗室中的二十七人分封为王并驻守各地。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这种分封驻守领地的方式,却并没有保住司马氏的江山,相反却引发了司马家族中的内斗。从291年开始,西晋历史就进入了一个皇室成员内部、中央与各诸侯王以及诸侯王之间争斗权力的空前动乱时期,前后竟长达十六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

所谓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齐王司马冏、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这些诸侯王,不仅拥有自己的封地,而且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诸侯王国中,一切文武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这些诸侯国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自由王国。在此形势下,晋朝内部渐渐形成了这些强大的割据势力。

晋惠帝天生智力不足,即位后,太尉杨骏独揽大权。但据传长相丑陋的皇太后贾南风却是个权欲熏心之人,为了清除异己,随之在宫中密谋政变,并最终杀死了杨骏及其党羽,死者数千。惠帝的母亲也被废除,后绝食而亡。杨骏被灭后,汝南王入朝辅佐政事。但楚王因协助贾后政变有功,位居高位,致使其与汝南王之间发生矛盾,如此以来贾后又使用奸计除掉了两人。此后又有其他诸侯王加入到争夺权力的游戏之中。

“八王之乱”对西晋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更是使得二十多万人命丧战乱中。最终,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


文史志

说几点大家比较含糊的吧。

第一,八王之乱,并不是同时乱,前期基本是死了一个起来一个,最后三个才是同时混战。

第二,史书上把这八个王爷同时写进一个列传里,所以叫八王之乱,其实还有两个王爷也有参与,只不过没有独掌大权或者并非死于非命,所以没有被列进来。

第三,八王并非都是乱臣贼子,有好几个王爷为人也好,声誉也好,都是相当不错的,比如第一个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四儿子,就是个德高望重的老王爷,只是封赏过滥并无大过。齐王是司马炎的侄子,为人也是不错的,就是私下比较重,其实也无大过,就是毒死惠帝的东海王司马越,其实声望和能力也是不错的。当然也有很烂的,比如司马懿的九儿子赵王,那真是典型的乱臣贼子。

第四,八王之乱并非集中发生在一个时期,从头到尾前后十六年,中间大概十年左右是贾南风掌权,没这些王爷什么事。当然,贾南风也没有史书描写的那么不屑。

第五,很多人认为是八王之乱导致后来的五胡乱华,当然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并不是绝对原因,根本原因有两个,主要是小冰期,北方少数民族不得不南下求生,是生活所迫。另一个原因就是铁器广泛使用和马镫的发明,少数民族的骑兵尤其是弓箭手机动性发挥出来威力,从此汉人就很难打得过北方游牧民族,就是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重生恐怕也挡不住五胡乱华。

第六,从历史长远角度发展的看,五胡乱华未必是坏事,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活力,否则是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唐盛世的,其实今天的你我身上都有胡人的影子,比如我们穿的裤子靴子,睡的床坐的马扎,说的普通话都是来自胡人,自两晋之后中原已经没有纯种的汉人了,今天的汉族和古代的汉人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