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阅兵中的CV33

今天栋哥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意大利的轻型坦克系列,该系列的坦克是意大利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装甲力量。如果拿到亚洲战场还能试试,在欧洲战场基本就是人见人欺的。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双联机枪的CV33

首先登场的是CV33超轻型坦克(该型坦克细分型号较多,暂且以最有名的CV33进行统称)。该型坦克是以英国卡登·洛伊德MKⅣ为原型生产的,原产代号为CV29(MKⅣ广泛的被欧洲二流国家使用,例如波兰的TKS也是以其为原型改造的)。

CV33是在CV29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的改进型号,该型号有二种不同的武备,一是6.5mm水冷机枪;二是双联装8mm机枪,二战开战时基本都已换装成了8mm双联机枪。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CV33模型

不过这时候再一次显示了意大利伪强国的本色,因为焊接工艺不过关,CV33车体由焊接改为铆钉形式,该型号为CV35。这在欧洲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代号提升了,但实际作战效能却被降低,“意呆利”再次显示了其呆的本性。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喷火型CV33

在1938年为了提高CV系列的反装甲能力,武备又换成了13.2mm的重机枪,这款型号为CV38。CV系列后期还有喷火型等变种,但总体来说CV系列应对埃塞俄比亚这种低强度的冲突还勉为其难,但在二战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全面战争中CV系列简直就是一具具的移动棺材。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中国军队装备的CV33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队也曾引进了一批CV33超轻坦克,主要装备杜聿明指挥的装甲团(该部为国.军五大王牌之一第五军的前身,抗战中参加了淞沪会战、血战昆仑关等一些列重大战役)。虽然在欧洲战场不受待见,但在亚洲战场CV33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L6/40

CV33这种超轻型坦克始终不会是轻型坦克的主流,于是意大利人在1940年又重新研制了一款6吨级的轻型坦克——L6/40。讲真,栋哥觉得这款L6/40有一种浓浓的毛熊风,特别是炮塔部分很有一种BT系列的既视感。该型坦克装备1门20mm机关炮,在1940年这个火力已经不足,加上受吨位限制装甲也差。。。。好了,栋哥不想评价了,大家都懂了。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L6/40

同样是受德国三秃子影响,L6/40也被开发出了一款搭载47mm火炮的突击炮。虽然依然是薄皮,但在火力上已经能够给予前线部队一定的反坦克帮助,栋哥感觉意大利的装甲力量中最好用的还是那几款突击炮。

抗战初期跟随第五军浴血淞沪、血战昆仑关的意大利坦克

L40突击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