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走了27年,他的嬌妻和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現在如何

作者 張秀梅

烈士走了27年,他的嬌妻和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現在如何

時光追溯到1991年11月6日16時,那天雪花飛舞,寒風刺骨。我愛人的工作崗位——佳木斯鐵路工務段西道口,正值上下班高峰期,道口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越踴越多。

大約16時7分左右,道口報警器響起,3031次貨物列車從西開來,愛人劉佔東是副班,負責疏導交通。欄杆放下後,列車通過道口,這時,10幾個行人違反道口通行規定,強行鑽進欄杆,站在道口甲線上。

遠處,553次旅客列車閃著耀眼的燈光經甲線呼嘯駛來。此時,道口裡的行人注意力全集中在乙線的貨物列車上,誰也沒注意反方向開來列車。

望著越來越近的列車,我愛人心急如焚,他來不及多想,彎腰鑽進欄杆,邊喊邊將道口內的行人朝外推,行人被推了出去。劉佔東剛要鑽出欄杆,猛回頭,突然發現兩個行人還在道口裡,任憑他怎麼喊,仍無動於衷。

553次列車已距道口10幾米了,千鈞一髮之際,劉佔東奮不顧身地衝上去,飛速地將兩人推出道口,行人得救了。然而,他卻被列車撞倒,身體像皮球一樣高高拋起,重重摔在地上。

“不好了,出人命了!”不知誰喊了一聲。道口邊的小商販急忙攔了一輛汽車,把他送進醫院。

那時,我懷有7個月的身孕,當聽到愛人被撞的消息後,我匆忙打車到醫院。跨進病房,愛人尚有一絲氣息,他睜開血肉模糊的雙眼,拉著我的手,輕輕地說了句,“我好冷!”

說完頭一歪,永遠地停止了呼吸。早上走時還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晚上竟然陰陽兩隔,我無法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趴在他身上嚎啕大哭,忽地,眼前一黑,昏死過去。

烈士走了27年,他的嬌妻和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現在如何

烈士的妻子和女兒近照

我醒來時,段領導、工友、兄弟姐妹都來了。儘管,大家用各種方式不住地安慰,可我,怎麼也走不出那黑暗的陰影。之前,我和愛人所有的憧憬、夢想和希望,頃刻間都煙消雲散了,我覺得天都塌了下來,整個世界都變成灰色,最冷的灰色。

送走了愛人,一度,我心灰意冷,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也許,死掉會幸福些。

一天深夜,我在那間冬天灌雪,夏天漏雨的平房裡醒來,坐在冰冷的火炕上,裹著冰冷棉被,呆呆地望著牆上我和愛人的結婚照,又摸摸腹中的胎兒,不知不覺,眼淚順著臉頰、鼻尖滾落下來。

我拿出繩子,掛在門框上,打個死結,就在脖子剛伸進那一剎那間,母親推門而入,一把抱下我,“秀梅啊,你不能尋短見啊!想想肚子裡沒出世的孩子……”

那一晚,我和母親抱頭痛哭。

愛人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蹟,被多家電臺、電視臺、報紙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震撼。同時,段、分局、路局號召廣大職工學習他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第二年,我愛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我漸漸從痛苦和絕望中走了出來。1992年2月,我順利產下一名女嬰。看著這個生下來就沒有爹的孩子,我的眼淚又流下來。母親一旁長嘆口氣,說:“坐月子千萬不能哭啊!做下病不好治,再說,孩子得起個名字呀。”

我點點頭,擦乾眼淚,說:“媽,放心吧,為了女兒,我再不會哭了。我想了很久,女兒就叫劉欣。”

“為啥叫劉欣呢?”母親問。

“欣和心同音,我的意思是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像她爸爸一樣,有一顆正直、善良、勇敢的心!”我對母親解釋說。

烈士走了27年,他的嬌妻和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現在如何

劉佔東烈士證書

女兒在呀呀學語中長大了,進了學前班。有一天,女兒到家突然哭了。

我問,為啥哭呀?

女兒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有爸爸,我為什麼沒有啊?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我一把將女兒摟進懷裡,想告訴女兒,你有爸爸,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我想,女兒太小,先隱瞞她爸爸的事情吧。於是騙她說:“欣欣,你有爸爸,他在外地工作忙,等你長大了,他就會回來。”

天真的女兒相信了。

轉眼間,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了。一次家長會回來,女兒問:“媽媽,家長會都是爸爸來開,爸爸什麼時候能回來呀?”

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決定不再隱瞞,告訴她爸爸的真相。

記得那天也是雪花飄飄,我領著女兒,踏著鋪滿積雪的林蔭小路,來到佳木斯革命烈士陵園。我指著花崗岩墓碑對女兒說:“欣欣,你不是要找爸爸嗎?你的爸爸就長眠在這裡!”

女兒那時尚小,她看著墓碑疑惑地問我:“媽媽,劉佔東烈士是什麼意思呀?”

我再也忍不住了,掩面大哭:“欣欣,烈士就是為救別人而犧牲的人!”

接著,我把我和她爸爸從相識、相戀、結婚以及犧牲的整個經過告訴了她。女兒也哭得淚如雨下,她撲進我懷裡說:“媽媽,我長大後也要像爸爸那樣,做一個捨己救人的烈士!”

我一把堵住女兒的嘴:“傻孩子,不許胡說!”

女兒放學回家的途中,要經過一處鐵路道口,道口員大都是過去我愛人的同事。他們看見女兒天真漂亮,都很喜歡,常把女兒抱起親暱。

女兒也好像天生對道口有感情,見了道口員總是叔叔呀阿姨呀甜甜地喊。師傅們逗她:“欣欣,長大後想幹什麼?”

女兒忽閃著大眼睛,天真地說:“我要像爸爸一樣,當一名道口員。”

記得1998年,段裡開展“五五工程”會戰。我離家赴現場工作一個多月,將五歲的女兒全託在幼兒園。待我回去接女兒時,她搖搖晃晃的向我撲來,邊跑邊喊:“媽媽……媽媽……”

烈士走了27年,他的嬌妻和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現在如何

做為母親,我百感交集,當場流下辛酸的淚水。那一年,我被段裡評為“三八紅旗手”。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確實,女兒非常懂事,遺傳了她爸爸正直、誠信、善良、包容的優秀品質。

上初中時,她常把困難的同學帶回家吃飯,將家裡的復讀機給同學練習英語。後來,這幾個同學都有了進步,有的考入高等學府,到現在還懷念當年在我家吃飯的快樂時光。

我工作忙,沒時間照料家。女兒10歲便學會了做飯,縫補衣服。無論學習多麼累,多麼苦,多麼難,女兒從不抱怨一句,一直是一個勤奮的孩子。

高考時,女兒因為是烈士遺孤,國家給予加分照顧,她被一所知名大學錄取。可女兒沒有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她說:“媽,這個大學我不能去,我要憑自己的本事考。”

於是,要強的女兒毅然決然復讀,第二年,以優異的成成績考上哈爾濱一所重點院校。

送她上學那天,望著漸行漸遠的列車,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在女兒成長的路上,只有我牽掛著她,陪伴著她,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後,又默默地目送她遠行……

令我欣慰的是,如今,女兒已大學畢業,她沒有辜負烈士遺孤的稱謂,從一個稚嫩的懵懂孩童,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知識、通情理、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一路走來,女兒學會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知道了擔當。女兒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做一名像爸爸那樣的鐵路人……

作者簡介:張秀梅,烈士妻子,68年生人,供職於佳木斯鐵路工務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