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餘華、蘇童、賈平凹,為什麼大師都是在八十年代嶄露頭角?

八十年代是什麼?《三聯生活週刊》前主編朱偉曾經寫過一段話,在網上被廣泛傳播: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學的時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電影錄像帶、看世界盃轉播的時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樣"軋"著馬路,從張承志家裡走到李陀家裡,在李陀家樓下買了西瓜,在路燈下邊吃邊聊,然後又沿著朝陽門外大街走到東四四條鄭萬隆家裡的時代。從卡夫卡、福克納到羅布﹒格里耶到胡安﹒魯爾福到博爾赫斯,從薩特到海德格爾到維特根斯坦,那是一種飢渴的囫圇吞棗。黃子平說,大家都被創新的狗在屁股後面追著提不起褲子,但大家都在其中親密無間其樂無窮。

八十年代,朱偉作為一名文學編輯就職於《人民文學》。他經常騎著自行車從一個作家家裡,到另一個作家的家裡。在此期間,朱偉相繼結識了莫言、餘華、蘇童、劉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並推出了他們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

從《三聯生活週刊》主編的位置上退休之後,朱偉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系統重讀和點評了10位活躍在文壇的作家的經典,《重讀八十年代》誕生了。

歷時3年,系統重讀10位作家全部作品

整個八十年代,朱偉與大批作家從相識到相知,媒介都是讀書的話題。

2013年,朱偉開始在博客中寫《我與八十年代》專欄,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軌跡回憶那個時代的重要節點,記錄與作家朋友們交往的過程。

朱偉說:"我希望寫寫八十年代熟悉的作家們,對他們的作品作一個系統梳理、解讀,於是就有了這些文章。相比於記錄我們的交集,我更在意對他們的作品、他們創作軌跡的解讀,或許這些解讀能有助讀者更好地瞭解這些作品。"

《重讀八十年代》收錄了朱偉對王蒙、李陀、韓少功、陳村、史鐵生、王安憶、莫言、馬原、餘華、蘇童10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系統解讀,讓讀者能夠通過一篇文章讀懂一個作家。

誰對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最到位?除了作家本人外,相信文學編輯更有發言權。

很多讀者喜歡王安憶的《長恨歌》。為什麼王安憶的中篇比短篇好,長篇又比中篇好?朱偉重讀了王安憶的所有作品後是這樣評價的:

"王安憶的中篇確實比短篇好,長篇又比中篇好。為什麼?因為長度足夠使她放鬆。她是一個馬拉松選手,跑馬拉松的人不宜短跑,靠耐力。王安憶就屬於越跑越好的人,這是她的個性使然。"

莫言是中國當代最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家。他文章的好,不用多說,諾貝爾文學獎擺在那裡。

而當年第一個經手發表莫言《紅高粱家族》的小說編輯,是朱偉。但在莫言的心裡,朱偉是最好的文學編輯。他曾經送給朱偉一幅字,就在下面——"沉迷樂海三十年,重返文壇眼更尖。誰能讀我二十卷,還是朱偉知莫言。"

莫言、餘華、蘇童、賈平凹,為什麼大師都是在八十年代嶄露頭角?

莫言看過《重讀八十年代》書稿後稱讚道:"朱偉先生是資深文學編輯,上世紀八十年代亨有盛名。這次重新出山,點評小說,思路請晰,目光獨到。正可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兩本書!"

在《重讀八十年代》中,朱偉還為我們呈現了眾多作家的不同側面。比如王蒙的"精神困境",餘華的"鋒利而優雅"。

蘇童說,如果說八十年代是中國文學的黃金時代,那朱偉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掘金者之一,他當時一手發掘的很多作家作品,如今驕傲地佔據著當代文學史的頁面,被一再闡述。我至今記得當初與朱偉在我的小閣樓上通宵達旦談文學的情景。很多年來,我輩文學圈的朋友回憶往事時,常有如此句式:當初朱偉如何如何,現在,該是聽聽朱偉怎麼說的時侯了,聽聽朱偉如何回憶他親歷的八十年代。

帶你重返文學"黃金時代"

對於如今的很多年輕人來說,八十年代或許較為遙遠了,為什麼還要讀八十年代的作家和作品呢?

八十年代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期,至今活躍在文壇的中堅力量,比如莫言、餘華、蘇童、賈平凹等等,幾乎都是在八十年代嶄露頭角。

重讀八十年代,也是為了追本溯源,瞭解他們創作的起源、發展與演變。文學是時代精神的折射,瞭解這些作家的八十年代,也更能清楚地看到,中國這近四十年來,經歷的巨大的轉變,日常生活的變化,精神的高揚與困頓。

作為推出大批優秀作家的前三聯主編,朱偉在自序中寫到:儘管未能做到系統,總算也將我與這些作家的交集記錄了下來。這其中,我更在意對他們的作品、他們創作軌跡的解讀,或許這些解讀能有助讀者更好地瞭解這些作品,這正是一個編輯應該做的工作。

當事人的記憶,極高的專業水準,將帶你重返文學"黃金時代"。

莫言、餘華、蘇童、賈平凹,為什麼大師都是在八十年代嶄露頭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