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標悄然迭變折射綿陽不同發展階段

軍民融合:從躍進路到創新中心

11月6日,在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二期產品展示廳,一場創業沙龍正在進行。

“我們正在研發一款500千瓦大功率特種發電機,定型前的檢測去上海要7萬元,2個月時間;而來綿陽,費用能降低60%,時間縮短10天左右。”一家初創軍民融合企業負責人劉昆明道出選擇綿陽作為事業起點的原因。

吸引劉昆明的幾臺電磁兼容測試儀,屬於一家國防科研院所。在綿陽市,類似的機構還有很多——起步於“三線建設”,國家在綿陽佈局一大批國防科研機構,富集的軍工科研資源通過創新軍民融合的工作機制,參與到創新發展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

躍進路:依託豐富的軍工資源“躍進”

在躍進路高樓大廈間,幾棟掩映在梧桐樹後的紅磚樓特別引人注意。1958年,長虹、九洲、華豐和涪江有線電廠在此起步。

上世紀80年代,國防軍工企業普遍遭遇訂單減少的困境,綿陽卻能“化危為機”——鼎盛時期,躍進路的產值佔到全市半壁江山、全省電子行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其秘訣就是軍民融合。

1982年,生產雷達的國營長虹機器廠抓住機遇,開始民品電視機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這一步“軍轉民”為長虹成為家電巨頭奠定基礎。與此相仿,九洲也開始探索電視機頂盒市場。兩個電子信息產業巨頭的“躍進”之旅由此開啟。

與躍進路建設同步,國家還陸續在綿陽佈局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航發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等18家國家級科研院所。

鑑於綿陽在國防軍工方面的特殊戰略地位,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國家科技城的戰略決策,綿陽被認定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支點。

此後,沿著軍民融合這條道路,綿陽陸續探索出院所自轉、軍工自轉、院企聯轉、民企參軍等4種模式,催生460餘家“軍轉民”“民參軍”企業,產業涵蓋電子信息、航空發動機等300多個專業領域,僅2017年就實現銷售收入近2000億元。軍民融合也成為綿陽位居全省第二大經濟體的“基本盤”。

創新中心:給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提速”

距離躍進路7公里的園藝山上,有一個形似五角星的建築群。這裡是綿陽新的城市地標——5棟大樓組成了國家科技城創新中心二期。

從躍進路到創新中心,從紅磚牆廠房到科技創新孵化機構,在城市地標的悄然更迭中,綿陽的軍民融合探索也逐漸邁入新階段。

受限於體制機制等,國防科研院所擁有一大批大型科研儀器,但利用率並不高。而在企業的研發生產中,對大型儀器存在需求,但又找不到划算、便捷的使用渠道。

基於此,綿陽將打通軍民機制體制作為重點,組建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機構。這些軍民融合服務機構承擔著“通道”作用,一頭連接軍工科研資源,一頭對接創新創業最活躍的領域。

在釋放軍工資源的同時,綿陽也將“承接”工作提上日程。

目前,綿陽市已出臺20餘項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文件,還設立6000萬元科技城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團隊和創新人才,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500萬元和100萬元資助。

受此推動,只用了2年時間,綿陽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就從5000餘家增加到1萬餘家。2017年,綿陽市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達78.91%,科技進步綜合指數達68.57%,R&D經費(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7%。得益於軍民融合釋放出的發展動力,2017年綿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7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經濟增速時隔20年重返全省第一位。(四川日報記者 祖明遠)

(原載2018年11月12日《四川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