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奶瓶齲”

什麼是奶瓶齲?度娘告訴我:一種由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兒造成的齲齒,醫學上成為奶瓶齲(又稱哺乳齲),表現為上頜乳切牙(即門牙)的唇側面,及鄰面的大面積齲壞,牙齒患齲病後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長好)。由於乳牙的鈣化程度低,因此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並且治療效果差。因此積極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不容忽視的“奶瓶齲”

現在小孩大概在4-10個月就開始出牙了,有些寶寶出的早,有些出的晚,而我的寶寶是屬於出的早的,本以為是個好事,有牙了在輔食上面的選擇就多了,寶寶吃的也很是起勁,但由於寶寶有一些習慣,導致牙齒患了奶瓶齲,到後來就追悔莫及。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讓各位寶爸寶媽能夠重視這個問題,提早預防。

首先就是寶寶吃奶的途徑,包括奶瓶、母乳,當家裡的寶寶在出上面四顆牙之後,就要逐步減少奶瓶的使用頻率。如果能在1歲左右斷母乳(時各家實際情況而定)也是比較好的手段之一。由於寶寶已經逐步長大,可以使用吸管杯或者敞口杯進行奶的餵養,這樣會減少對牙的腐蝕。

其次就是寶寶奶睡,這個是比較致命的。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瓶,只要是寶寶在入睡或者睡覺的過程中吃奶就會加速牙齒患齲齒的進度,所以奶睡這個惡習一定要戒掉,而且必須要早戒,等到寶寶長大一些,他的頭腦力已經知道吃奶睡覺的事情了,戒奶睡就是痛苦的開始。

不容忽視的“奶瓶齲”

最後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當發現寶寶上面的四顆牙有異常時,再重視就晚了,一但得了齲齒,是不能再次變好的,這個齲齒是不可逆的。所以每天吃飯喝奶之後一定要刷牙,月份小的寶寶是不需要牙膏的,用清水刷牙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