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大刀是不是真的不如刺刀好用?

军事一点通


大刀要是好使的话,为什么到抗战后期不是人人标配一把大刀,而是全面换装刺刀呢?八路军在抗战前期使用大刀与日本鬼子白刃战,基本上三个才能打赢一个,经常被完虐,后来总结了经验和缴获的装备多了,从1940年开始,就明文下达规定,白刃战时有条件上刺刀的一定要上刺刀,尽量减少大刀的使用。这不正从侧面证实了大刀确实不如刺刀好用,今天吐槽君从纯技术角度分析一下刺刀为什么没有大刀好用。



一寸长一寸强

冷兵器这玩意就是这样,长就是有优势,不然你都够不着对方身体,还怎么打?原地前滚翻去砍对方腿?要不就只能先闪开或者挡开对面一击贴脸打,风险太大,很容易GG。而大刀对刺刀就是这样的劣势,鬼子装备的三八式枪身全长127.6厘米,加上30式单刃刺刀长度达到166.3厘米,比当时鬼子人都高,而我军装备的大刀呢,虽然标准不一,长度不一,但是从各种照片中看,最多也就是半人高,长度在一米左右,如国军29军装备的北京军工厂生产的大刀质量算是最好的,然而长度只有90厘米,其他小作坊产品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人信口开河,为什么不再弄长点?再长点你知道有多重吗?普通士兵根本驾驭不了,所以从长度这个关键参数看,大刀已经输了!


大刀使用难度大

大刀是由清朝传统的“短柄刀”演化而成,属于传统兵器,但是传统兵器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不适合大规模战场使用,大刀的技能点很多,势大力沉,可劈,可砍,可刺,可使用难度大,非行家出身难以驾驭,而且对体力要求也高,而当时的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并且缺乏专业训练,大刀的长处根本无法发挥出来,使用起大刀也只能和打王八拳一样,一顿乱砍,很难击中鬼子。而对于刺刀来说,上手难度低,攻击就是一个动作,突刺,简单明了,没有太多花活,但是往往一击致命!


大刀杀伤力略显不足

大刀在战场上往往是劈砍伤多,这些伤口集中在四肢和躯干外侧,如果不是直接命中头颈部,鬼子往往被砍一两刀后还能继续抵抗。而反观刺刀造成的穿刺伤往往集中在躯干内侧人体器官集中区域,被刺一刀之后,往往是重伤,加上血槽,往往流血不止,被刺刀刺中后很容易即刻失去战斗力!

大刀做工比刺刀差太远

大刀大部分都是民间小作坊生产,使用的材料往往是生铁,强度严重不够。而刺刀都是军工厂统一标准制造,使用精钢打造而成,强度高过大刀太多。

大刀便携性太差

士兵除了枪还需要背负一把重达数斤的大刀,体力消耗必然更大。而刺刀重量较小,长度也短,如鬼子用的30军刺长度只有51.2厘米,重量只有370克(不到一斤),在便携性上也是完胜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前辈在装备如此劣势的情况下依然敢于用大刀与鬼子进行白刃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亮剑精神,抗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中华民族万岁!


军史吐槽君


大刀确实不如刺刀好用!

刺刀看起来简单,却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才能制造。抗战时期,中国军工生产能力不足,要优先生产枪支弹药。所以就大量生产大刀,作为替代品。



大刀对刺刀,有明显劣势。

最主要是因为大刀刀身太短。

大刀一般长90公分左右。

三八大盖枪身长128公分,刺刀长40公分。加起来将近一米七。比小日本还高。


两者相差80公分。战场上打起来,大刀还没有砍到对方,刺刀就扎在了身上。太吃亏了。

所以大刀虽然看起来很威猛,但是却不怎么好用。反倒是有一种大家忽略的武器,却打得日寇闻风丧胆。那就是红缨枪。


红缨枪长达两,三米,长度上比刺刀有明显优势。所以在肉搏中能够杀出八面威风。


上将嗳福斯


评价刺和砍的杀伤力首先要假设对战双方人的素质是一样的,否则毫无意义。那么就轮到下一个问题了,那就是那种击技动作更容易造成致命的伤害。砍这种动造成的伤害面积大,刺造成的伤害面积小,同样的做功情况下,砍的伤口大而且浅,刺则小但是深。那么下一个问题,人体的要害在哪,体表的要害多还是体内的要害多。很明显的,体表只有为数不多的诸如比较浅表的大血管等部位,而深处比如胸腔、腹腔这些地方的深处都是密布着各种大血管还有重要脏器,伤到这些地方很容易造成致命的大出血。所以假设其他因素都是相同的情况下,单论砍和刺,刺更容易致命。

然后再加一个不同的条件,一般主要功能是刺的武器比砍的武器都要长一些的。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再加上战场这个条件,瞬息万变,要刺中一个人比砍中一个人要更容易点,毕竟少跑几步路。

然后再说人的因素,假如能把刀练到可以以短克长,那么练刺会很差么?

以命相搏的时候应该没人嫌弃自己的优势太多。

优胜劣汰。看看现代部队的装备方向其实可以很明白了。





一个男人在流浪


战场上,大刀确实是不如刺刀更好用的。

前些年提到抗战,咱们都喜欢看国军或共军挥舞雪亮的大刀片,砍杀手持三八步枪的鬼子。20多年前大陆电影《七七事变》中,还专门有国军将领训练士兵用大刀,还教训不服气的士兵,当众表演大刀破刺刀的场面。

实际上,真实战场上如果发生肉搏,刺刀比大刀好用得多。

第一是刺刀动作简单。

刺刀的刺杀,就是水平的一退一进,防守也只要抬枪反拨和格挡。而大刀则必须要举过头顶,形成一定的距离,才能挥舞得起来。战场上,这可能就是一秒钟和半秒钟的差别,那半秒钟对方就要了你的命。西北军的“裹头夹脑”一招半破刺刀,那也是针对性的招数,毕竟也要一招半。

第二是刺刀杀伤力强。

大刀砍是线杀伤,刺刀刺是点杀伤,后者着力点小,伤害深度大,而且难以防御。街头混混打架都知道“砍伤刺死”。哪怕挥舞一把一尺多长的西瓜刀砍人,一般是砍得头破血流或者手臂砍伤砍残。真正要砍死人,多数是乱刀齐下剁出来的。而捅,哪怕只是一把半尺长的水果刀,也完全可能一击毙命。刺伤形成的深洞伤口,比砍伤形成的浅沟要致命的多。对于防御来说,大刀砍下来,只需要用兵器、棍子甚至手臂挡住刀刃就能保命,而刺刀一个点刺进来,防御难度要大得多。

第三是刺刀更长。

大刀一般很少超过一米的,刀杆或刀柄太长转动不变,而且阻力矩太大。刺刀连同步枪有一米多长,一寸长一寸强,近战很占优。

第四是刺刀更便捷。

抗战普遍大家都要带步枪。用大刀肉搏,你在步枪外还要再携带一把大刀,敌人冲上来了你还要放下步枪拔出大刀。用刺刀,你只要额外携带一把小刺刀,临敌上刺刀,甚至一直就这么上着刺刀射击也可以。甚至还可以在肉搏中抽空开枪。

综上,不排除部分武林高手用大刀更厉害,但对多数士兵而言,确实是刺刀比大刀更好用。

包括早些年说的长城抗战,大刀队夜袭日军,其实战损比也是很差的。


巴山夜雨涮锅


有几个问题要弄清,第一大刀有多长,第二大刀有多重,然后才能讨论刺刀和大刀的使用。明代的双手大刀刃长1.67米,柄长半米,重两斤八两,清代的朴刀、大砍刀等双手武器的刀刃长度为在0.8米,但刀柄长度可以达到0.7米,这样武器挥动起来是可以磕开长枪的,西方的双手剑,例如苏格兰双刃宽刀(就是著名的M18“阔剑”地雷的名称来历),刀刃长度大约在1.2米,但重量能够达到2.8千克,这类武器大多是作为开阵使用,在混战中效果也许还行,但列阵作战肯定不如长柄队好用。而且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臂力要强,武术底子要好。

民国时期,西北军早期的大刀,重量可以大刀4斤,刀刃长度大约是0.8米,这样的双手刀磕碰动作对于冷兵器的短枪或者是加了刺刀之后的步枪是有很大效果的,因为三八式步枪加了刺刀也就是不到4千克左右。但从长度上来看,加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长度在1.66米,其枪管长度就有0.8米,比长度大刀肯定吃亏。

因此想要用好4斤大刀,就需要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士兵,再经过武术名家点拨,总得来说西北军的劈刀十二式和后来马凤图等人创制的破锋八刀,都集合了中国传统武术中单刀破枪的招数,如果完全发挥还是可以跟刺刀拼一下的。

需要注意的是,旧日本陆军的拼刺术一方面师法西方,但也结合本国的短枪术,从历史上来看,日本的剑术同样强调如何在战场上与长柄作战,加上明治时代日军遭遇过西南萨军的拔刀战,在对付持刀敌人方面有独到经验。

到抗战中后期,中国的大刀随着士兵素质下降重量明显降低,这种情况下单刀破枪的难度越来越大。


强武堂


是的,某种程度来说,大刀是真的不刺刀,那时候中国产的刺刀大多容易折断,所以装备精良的部队都是用的进口刺刀,大刀和敌人拼,战场上真的很吃亏,大多数也只有装备很差的游击队之类的地方武装在用,鬼子虽然个子很矮,但是鬼子的三八大盖很长,当然杀伤力会更强。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普通大刀,一是长度没有枪和刺刀的那种长,二是重量不如枪沉,枪身也是可以用来做武器的,而大刀只有一个握把,又不是武林高手过招全屏武功,所以武器一寸长,一寸强,如果真的上战场,白刃战大刀真的和刺刀比,总体大刀还是弱势。

那个时候我们缺枪少弹,装备上差敌人一大截,就连冷兵器都比不上人家,但是我们的先烈用自己的身躯和血肉,赢得了战争,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祝愿祖国永远强大,中国崛起!


军事一点通


这个问题啊,咱们还是先看看图吧。

▲上面是日军。

▲这还是日军。

▲这是国军。

▲这也是国军。

是不是发现区别了?

武器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看什么人在用。去年英国媒体报道了一件事情,在伊拉克战场上,一支英军SAS小队遭遇了数十人的IS成员。双方激战近4个小时,SAS士兵几乎耗尽了弹药。

在身处绝境的状况下,SAS小队决定孤注一掷,拼刺刀。于是,他们冲进了IS成员之中,一顿操作猛如虎,几分钟之内就干死了十几个人。剩余的IS成员一看,都逃跑了……

这个例子不是说刺刀很厉害,而是说身体素质和专业训练很重要。


1931年,日本陆军的《战时给与规则》规定战时军人的伙食量:

主食:精米640克、精麦200克;代用品为精米855克,或面包1020克,或饼干675克;
肉类:罐头肉150克(大部分时间没有,尤其是中国战区),代用品为带骨鲜肉或咸肉200克,或无骨咸肉、无骨咸肉、带骨干肉150克,或鸡蛋150克,或无骨干肉120克;
蔬菜类:干蔬菜110克,或新鲜蔬菜500克;
渍物类:梅干40克或福神渍40克;代用品为糠渍酱菜或盐渍酱菜60克;
调味料:浓缩酱油20克、食盐12克、味噌粉40克、砂糖15克;代用品为酱油0.1升或味噌75克;
饮料:茶叶3克;
加给品:每人每天清酒0.4升或烧酒0.1升,甜食120克,纸卷烟20支。

日军的成年军犬每天食物标准: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盐10克、牛肉始终是350克或者400克的沙丁鱼。


而当时的中国士兵,只有国民党中的“精锐部队”才有机会一天吃三顿饱饭。杂粮能吃饱就不错,饿着肚子打仗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是铁饭是钢,饭都吃不饱,身体素质跟不上,白刃战自然占不到便宜。所以,单纯的说刺刀好用还是大刀好用,没有实际意义。


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训练量。

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陆军就非常强调白刃战的重要性,全面侵华前的日军陆军17个师团45万人,基本上都是长期接受拼刺训练的精兵。

白刃战和端着枪打仗区别很大,训练不足的士兵,面对刺刀见红、“血肉横飞”的场景,心理上都很难承受。

(我军与日军白刃战,配合刺杀日军)

所以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白刃战对付日军,都是三四个人一组。到了抗战中后期,八路军的拼刺训练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在战场上白刃战,也就有底气多了。

所以,单纯比较大刀和刺刀,意义不是很大。

开国上将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他曾经带着敢死队,拎着大刀和敌人血战,战功累累。

但是,许世友能这么牛,一是人家本身就是练武的,身体素质很好。第二就是他的部队花了很多时间训练刀法,真正实战的时候不会怎么吃亏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士兵来说,刺刀确实要优于大刀。


七追风


当然不是了,我们经常说一寸长一寸强,真正打起来肯定是大刀好使!

冷兵器时代

大兵团作战近战搏斗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些大部分都是比较长的武器,从没有人说拿着小刺刀就去上战场的。特别是在马上作战,如果你太短了,连敌人都够不着,该怎么去杀伤对方呢。

当然一对一的时候可能使用短剑之类的武器,但是作为高级别的武将必然使用大气点的兵器,丈八蛇矛枪、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没听说谁用个刺刀、短剑的。



热兵器时代

我记得红军的时候还在用着大刀呢,很多时候影视剧里面红军的形象都背着大刀,当年还有一首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亮剑里面我记得张大彪好像就是李云龙从29军的大刀队里挖过来的。



说明在诸如拼刺刀的场合下用大刀还是可以的,而且大刀劈下来、砍过去比刺刀用起来更有气势,招式好像也更多一些。不过那个时候从根本上讲还是武器跟不上,不然还是用长枪大炮好使。

到了后期部队更多的还是配备了刺刀,能够和步枪很好地结合起来,步枪前面挂上刺刀,也给予了他应有的长度,这样攻击范围和杀伤性得到了保证。



现在,拼刺刀还是部队的一个训练科目,大刀虽然逐渐地退出了舞台,但也是我们军队顽强抗争的历史写照!


军校和入伍指导



大刀向鬼子头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有工农子弟兵,后有全国的老百姓……这是作曲家 麦新的《大刀进行曲》所描绘的抗战期间,我英勇的二十九军战士夜袭“喜峰口”砍杀鬼子的情景,歌词催人奋进!
这是珍藏在“军事博物馆”的当年血战台儿庄时我军战士用的大刀,从崩口上来看,它有可能诛杀了许多侵华日寇!


进入到近代化以来,刺刀作为制式装备,完全是工业化的产物,一个批次几万把刺刀的生产完全是在标准化进行!几乎没有任何的尺寸偏差,这主要是刺刀的安装卡座要求一致……这就需要有严格生产工艺和生产程序!否则刺刀根本不能固定在刺刀卡座上。
现代步枪刺刀对于加工工艺
是很严格的,图片里的小图,“三八枪”的刺刀的枪口套环和手柄卡座部分要求与枪本身紧密连结,否则自己就掉下来了。而且该刺刀一面是刃,不但具备刺杀功能还具备切削功能。

而由于抗战时期我们是农业国家,军工生产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日本,武器装备生产规模非常小,就连步枪这样的基本装备都不能给全军配齐!没有步枪,那么刺刀这样的附件装备也不会有…所以,全军装备水平低劣!许多战士手里没有枪,只能是使用大刀这样的冷兵器,而且这些大刀也不是正规的钢铁制品厂生产的,基本上都由铁匠炉打造,含碳、夹杂率很高,化学成分不合格(刀具用钢是中档钢材)。而日寇“三八枪”刺刀由于是采用现代冶金工业和钢铁锻造工业生产出来的标准化、大批量制成品…这样,首先在大刀与刺刀的材质与质量对比上大刀处于劣势。


那么,
大刀与“三八枪”安装刺刀状态下到底谁能胜出?早年间武警天津总队做了一次实验,就是模拟当年它们之间的对抗。
在一对一的情况下 ,手持大刀
的战士除非是格斗高手,否则完全处于下风。
二对一的状态下,俩位拿大刀战士虽然“砍杀”了模拟刺刀的战士,但是也是“一死一伤”。

在20人:20人的混战中“大刀队”被全歼,而刺刀队仅仅3人受伤。根据这次模拟实验我们已经得出了基本事实,就是大刀在通常情况根本不是“三八枪”安装刺刀的状态的对手。
现代步枪拼刺术源自欧洲的“矛术”,是有套路的,绝不是乱挥、乱耍!要求在两三个回合之内就要将敌人刺倒,倭寇进入明治维新以后,全国上下开始了“军国主义”思潮!其军队进入到近代化时间也比我国要早,而且在“武士道”思维的毒化下……军队在接受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同时,也极其注重冷兵器格斗训练!在学习了西方拼刺术的基础上,又根据东方冷兵器格斗的特点总结出来一套适合自己军队的拼刺术。

这名侵华日寇对比于“三八枪
”的高度,显得比较矮,而“三八枪”本身长度是1275㎜,安装刺刀之后长度增加到1675㎜,这表明倭寇当时的身高平均在1.6米左右,称他们是“小日本”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的说,日寇侵华初期在与我抗日军民冷兵器对决过程确实占了不少便宜,但是中华民族是格斗术的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总结出来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过暂时下风之后,我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后也总结出来一套应对日寇拼刺术的手段,在以后的战斗当中经常全歼“困兽之敌”!
昨天是
八月十五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对外战争胜利!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我辈永远铭记!建设国家,保卫国家是我们的责任!


皇家橡树1972


这个呢,大刀确实不如刺刀好用,前面的答主也说了,刺刀长,大刀短,其实这个倒不是主要的,因为刺刀虽然长,但握在枪中间,而大刀是握在一端的,所以攻击距离是差不多的。

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是刺枪是一体的,便于携带,把刺往枪上一安就可以了。如果是大刀,那肉搏起来,拿刀的枪放哪?总不能把枪扔了吧,而背着枪晃来晃去会影响砍人哪。所以,我们看抗日神剧,拿着大刀的时候,枪没有了。

所以,枪刺一体是刺最大的优势。不过,中国的大刀综合性能虽然不如刺刀,但比日本的军刀却要好。

日本的军刀有点像武士刀,有个叫法是94式。主要是仿西方人的军刀做的。

这个军刀跟中国的大刀就比拼过。那是1933年,日本从东北朝关内进犯,在山海关,国军进行阻击,打响了长城战役。

在这一战中,有一个重要的关口叫喜峰口。负责守喜峰口的是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

当时收到命令,宋哲元带着部队前往关口,跑到的时候,发现日本已经占据制高点了。

为了夺回这个点,宋哲元准备搞夜袭,夜袭最好的就是白刃战嘛。

这个二十九军是西北军,由冯玉祥的部队改编过来,因为不是中原军,又是改编的败军,所以装备很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人手一把大刀。

利用这个特点 ,二十九军就搞夜刀突袭,这一招还真发挥了作用,因为动静少,很多日本鬼子被砍死在睡梦中。这一战打完,二十九军缴获了坦克装甲车大炮一大堆,比他们自己有的还多。

这一战传出去之后,就有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里再说一下,为什么这个大刀发挥了作用,因为二十九军除了刀之外,大多配的不是长枪,而是手枪,尤其是德国的毛瑟手枪。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中国的长枪比较少,而外国对中国禁运武器,只有手枪,属于防卫武器,是可以大量进口的。所以,一些杂牌军就配了大量的手枪,手枪配大刀,这个就有优势了,可以两手一起操作啊。

所以,这个夜袭队其实不叫大刀队,叫手枪队。只是为了宣传,才叫成了大刀队。

这一搞,日本人也觉得受不了,他们的新闻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这时候,日本人觉得自己的军刀不行了,他们觉得还是自己的传统武士刀好用。

所以,日本人经过改良,又全部换军刀,模仿日本武士刀造军刀。

除了新造的,还有一些是以前的武士老刀。这个就比较值钱了,二战日本战败,很多真武士刀就被中国没收了。有些日本人知道这是家传武士刀,不想交,说要交刀就切腹。

中国回复:要切就切呗,咱不挡着。

现在中国各地博物馆还收有一些武士刀。

不过,有些是真武士刀,这个有点价值,有些就是日本自己仿制的,那个就是历史价值了,见证了日本人的侵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