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注重的传统节日,随着“年”在腊月里的步伐越走越近,浓浓的喜庆气氛开始弥漫在乡村城市,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腊月二十一过,市场上售卖年货的摊位便开始多起来,衣食住行用,样样齐全,应有尽有。人们忙碌着采购年货,尽管寒气逼人,但迎春的渴盼及热情却犹如春风洋溢,渲染着冰天雪地的寒冬,使这腊月里的日子异常地充满了奔头。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最有年味儿的,要数那些卖春联、窗花、门贴、红灯笼、中国结及各种喜庆挂件的摊位,红红火火的中国元素把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妆点得犹如待嫁闺中的“准新娘”,即将在万众瞩目中,迎来喜庆祥和的崭新开端。这些提升新春氛围的“中国红”,不仅携着祖先们的智慧与愿望自遥远的时空中走来,还将我们对于春的渴盼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颗心一样火红热烈的色彩表达出来,既喜庆红火,又寓意着万事吉祥、顺达如意的美好心愿。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看着这些机械化时代出产的新春装饰品,我常常想起儿时的窗花。手工剪纸而成的窗花,因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而远不及如今的这些年俗饰物来得花样繁多,但那些反映了民间文化,寓意五谷丰登、福禄寿喜的剪纸窗花,在那个年代,却以其别具一格的传统魅力,引领着农历新年的民俗文化特色。每到除夕,家家户户的老式格子窗上都会换上崭新的窗户纸,贴上买来的或请人帮忙剪成的窗花,年的喜庆味道便立刻从这些窗子上弥散开来。再在大门两侧贴上大红的对联,门楣上方除了贴对联的横批,还会在边沿处贴上一种叫做“大字”(方言)的五颜六色的彩绘纸,上面印有吉、祥、如、意,或年、年、有、余等祝福字语,下方两个角上有带状彩穗,贴在门楣上迎风招展,非常好看。除此之外,还会在院子里扯上细绳子,在绳子上均匀粘贴上一排“大字”,用以祈福护宅,保佑平安,寄托美好心愿。这一应的门饰、窗饰、院饰一经贴上,浓浓的年味儿便陡然间升级。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说起剪窗花,二姨可谓是一把好手。她剪出的窗花有花草,有鸟兽,有文字,还有人物故事。每年,巧手的二姨都会早早地将窗花剪好,让大表哥骑上车子给我家送过来,顺便问问我家还缺什么没置办齐,或者谁的衣服鞋子没做好,然后二姨会操心着帮我们补齐。尤其我们姊妹从小所穿的鞋子,很多都是二姨一针一线帮我们做成的,因此,二姨在我们心里,犹如外婆一样亲。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印象中,大表哥每次来送窗花,都喜欢攀着我家的门楣悠来荡去,典型的一个好动的外向型小伙儿,那时我还小,我们住在老家一个名为“后街”的地方,那是我家的老宅子,也是我儿时生活的乐园。大表哥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家里,多数时候都是带着二姨交待的使命而来。二姨是母亲的二姐,大母亲一轮,关系最亲,因而对我们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二姨家条件一般,却总是接济着我们,凡事都会为我们着想。大表哥就像一个亲情的使者,将二姨的牵挂传递给我们,吃的,用的,每一样捎来的东西里,都有着二姨深深的情意。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后来大表哥通过高中的空军招飞,考上了一所飞行学院,入伍参军,离开了家。大表哥开学的时候,我们去送行,二姨的心像被无数缠绕的藤蔓揪扯着一样,眼睛里满满都是抹不去的担忧神情。学飞行,意味着被云朵一样的伞花携带着在空中飞翔,意味着驾驶战斗机与蓝天为伴,也意味着有无数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从此时刻相随。大表哥在二姨如窗花般温暖的母爱里,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广阔的世界,飞上了祖国的蓝天……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们的家,也从后街那有着纸窗棂的老房子,搬进了有着明亮玻璃窗的新房子。依然会在过年的时候,贴上那许多的窗花、对联和“大字”,将我们国人最注重的“年”,渲染成迎新接福的喜庆节日。二姨依然为我们剪窗花,只是送窗花的人变成了二表哥。抑或,有时候我也会去二姨家拿。二姨剪的窗花,依然生动传神,犹如一张张变幻多姿的魔纸,将不同形象的构思和创意融入其中,栩栩如生。二姨不认得多少字,只上过几天识字班,却生就一双巧手,将她的聪慧,通过窗花剪纸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二表哥有点秀气内向,与大表哥的高大活泼相比,他显得略微瘦小柔弱了一些,只是他比哥哥长得更清秀好看。与二表哥不彪悍的外表形成反差的是,他后来竟然考上了警校,成了一名优秀的刑警,也不再是外表柔弱的“豆芽菜”,而更多了几分帅气精干的职业特质。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伴着岁月里的窗花走出去的这两位表哥,常常令我既羡慕又崇拜,他们用努力,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好的人生和未来,让那时候懵懂的我,对前途也生出了几分迷茫和憧憬。年少的自己,不知未来会怎样,但总是希望在一年年的岁月里,能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铺就一条通往前方的坦途。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也曾让二姨教我学剪纸。左手红纸,右手剪刀,跟随二姨的一招一式,折纸、下剪、上下翻飞。最后,将剪完的红纸摊开,二姨的是一幅生动的作品,我的像一幅纠结扭曲的天马行空的抽象画,由此我也明白了,剪纸如做任何事一样,不光要有兴趣,更要有天赋。二姨没机会上学,没文化,但二姨天资聪慧,做事执着,骨子里有着优秀的基因,因而绣花剪纸等手工活做起来轻松自如,且炉火纯青。最重要的,是她用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培养了两个成才的儿子,这一点,我尤为敬佩二姨。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家乡的我们,再也没有贴过二姨剪的窗花,每年过年也不再贴那种乡土气息浓郁的“大字”,只有火红的春联和灯笼,在默默诉说着我们对于“年”的美好期盼。后来有了一种圆形的窗花贴膜,印着喜庆吉祥的各种复杂图案,贴在窗子玻璃上,倒也年味儿十足。但我还是怀念少时的窗花,那窗花为配合我们的方格子窗棂,而通常被剪成几寸见方的花样,各种镂空图案,像变魔术一般,从二姨的手中诞生,它带给我们的惊喜,远比如今看到这些工业化印制出的窗花,要高出百倍千倍。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年贴手工剪纸的窗花,越来越变得奢侈和稀有了。这一项手艺,也逐渐成为了传承中华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那些在剪纸领域技压群芳的人,也因了这项珍贵有意义的文化传承,而成为受人尊敬的民间剪纸大师。故而我常常想,如果二姨有好的机遇,如果二姨的生命可以更长久一些,会不会也能成为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我打小看着二姨剪窗花,那娴熟的技巧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倘若二姨剪过的窗花能保存至今,我相信那一定也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如今,二姨离世好多年了。我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想起她娇小慈爱的身影,想起她给予我的儿时所有的温暖记忆。那些贴在岁月里的窗花,也在经年流逝间,渐渐模糊成一抹记忆。我们离开“后街”,离开家乡,在城市的灯火里追寻自己的梦想,把那些曾经的窗花,妆点在了时光的回忆里。那些古朴而祥和的窗花里,有着一个时代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有着乡村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也有着儿时的我们成长的影子。

当年那个喜欢看窗花的我早已步入中年。大表哥的儿子和大表哥当年一样,选择了翱翔蓝天;二表哥的女儿也和二表哥一样,成为了人民警察;我的儿子也上了大学,正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我们这代人,在窗花渲染的岁月里,一步步铿锵前行,走过了虽平凡但难忘的人生之旅。有时我会想,我们的下一代们,他们的记忆里,对于“年”会留下怎样的怀念呢?或许是那有着炫彩灯光音乐的手提灯笼,或许是那奇异多姿的荧光棒,又或许是那些好玩又喜庆的各类装饰品等等。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回忆,也有着各自的成长印记,这些印记在不断流逝的“中国年”里,都将成为我们心头的怀念,不管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孩子。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每到新年临近,总令人有种崭新的期待,“年”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守候和超越。我们期盼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里,将所有的旧时光收藏,将所有的希冀放飞,将所有的梦想植于心田……

记得前不久,在博物馆的民俗表演活动中,看到有窗花剪纸这一项内容,随着剪纸艺人精巧的操作,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呈现在眼前。惊叹之余,也不免对儿时曾有过的记忆追溯起来,而越是追忆,那段旧时光里的美好怀念就越是令人难忘。和窗花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我对二姨的怀念,每当看到或想到窗花,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姨。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窗花里的岁月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时光已走远,那些记忆里的窗花,依然温润着如今的岁月。尽管眼前闪过的都是那些工业化生产出的窗花贴膜,已难见纯手工的剪纸艺术窗花,但透过岁月的窗子,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老式木格子窗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那些火红吉祥的窗花,正吐露着春天的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