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不足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多因素体阳虚,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下元亏损所致。肾阳虚损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殖机能减退而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二是水液代谢障碍,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开合失度,则发为水肿,或尿频、尿闭;三是水谷精微化生减弱,因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的病因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

肾脏水中有火,阴中有阳,阴平阳秘,功能正常。其病则主要表现为水火阴阳失调,但水火阴阳失调又有虚实之分。因邪实而发病者属实,如外感寒湿,或湿热困于肾,病多为实,实证日久则由实转虚。因正虚而发病者属虚。肾虚有阴阳之别,精亏气虚之分。但肾虚日久,必致由阴及阳,或由阳及阴,而成为阴阳两虚之证。肾为人身阴阳之根。肾脏病变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甚为密切。五脏之伤,久必及肾,而肾病又必影响其他各脏。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虚

引起肾脏阳气虚衰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素体阳虚

指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累及肾脏,至阳气虚衰。

2.年高肾亏

肾脏阳气虚衰,肾脏的年轻程度决定着人体的年轻程度,反之,随着人体的衰老,人的肾脏也开始走向衰弱。

3.久病伤肾

任何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都可累及到肾,导致肾脏阳气虚衰,故肾病多为虚证。

4.房劳过度

性生活不不节制,如性生活过于频繁,早婚及手淫等,房事过度可耗伤肾阳。

5.过恐伤肾

人的不同情志活动与五脏有相对应的规律,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故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不足的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

肾阳虚证一般以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为辨证要点。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则腰膝酸软疼痛;不能温煦肌肤,故畏寒肢冷。阳气不足,阴寒盛于下,故下肢尤甚。阳虚不能温煦体形,振奋精神,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则见面色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均为肾阳虚衰之象。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机能减退,男子则阳痿,女子则宫寒不孕。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故久泄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水液内停,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水湿下趋,肾处下焦,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水势泛滥,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水气上逆凌心射肺,故见心悸咳喘。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虚

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骨失所养,髓液不充;

2.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是由于肾藏精主生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其生殖功能减退;

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

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

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液内停,溢于肌肤,停滞胃肠;又因水湿趋下,故腰以下水肿尤甚。

6.面色黧黑无泽由于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

7.畏寒肢冷,下肢为甚则因为阳虚不能温煦肌肤;而阴寒盛于下,故下肢尤其是两足发冷明显。

8.精神萎靡是阳气不足,脑失所养,心神无力振奋;

9.面色白,头目眩晕是由于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清窍;

10.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均为阳虚之证。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泌尿系统、 医疗概念三维图

辨别诊断

肾阴虚和肾阳虚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二者的主要区别有:

1.观舌象

阴虚者,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阳虚者,舌质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2.观精神

阴虚者,燥热不安,易发火;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泣。

3.观寒热

阴虚者,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阳虚者,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

4.观病痛

阴虚者,腰酸绵绵;阳虚者,腰部冷痛,遇寒加剧。

5.观面色

阴虚者,两颧红赤,眼脸呈绛色;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胳膊和腿正在慢跑的肾脏

肾阳不足辨证施治

主方:金匮肾气丸。方药:干地黄、薯蓣(即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日再服。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肾阳虚(deficiency of kidney yang),为中医名词术语,又称肾阳不足、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本病是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以畏寒肢冷,腰以下为甚,面色白或黧黑,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则出现小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在于肾。肾与命门本同一气,为人身阴阳消长之枢纽。肾阳主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出。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肾阳虚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S)有关,肾阳虚证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胸腺)轴均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且主要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级中枢,主要表现为调节功能紊乱。

肾阳不足辨证施治

(一)肾阳虚

证候: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肿,腰以下为甚,下肢为甚;面色白,头目眩晕;面色黧黑无泽、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一般的肾阳虚治则:温补肾阳。主方:金匮肾气丸;

肾虚泄泻治则:温肾止泻。主方:四神丸;

肾虚水泛治则:温肾利水,主方:真武汤。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中药

(二)肾阳虚见于其他系统疾病

1.肾阳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证候:咳喘,甚或呼吸困难或肢体浮肿,形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治则:温补肾阳,纳气归元。主方:固本平喘汤加减。常用药:虫草、胡桃肉、沉香、灵磁石、脐带、苏子、肉桂、附子、五味子、干姜。

2.肾阳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

证候: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发绀,眩晕,水肿,舌淡紫,脉沉细或结代。治则:温阳化气行血。主方: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

3.肾阳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

证候::腹泻迁延日久,或腹大腹胀,形如蛙腹,朝宽暮急,神疲怯寒,下肢浮肿,小便短小不利,纳食不香,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则:温肾运脾。主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车前子、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旋覆花、代赭石。

4.肾阳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证候: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气短懒言,唇甲色淡,大便稀溏,面浮肢肿,甚或腹水,大便溏薄,阳痿闭经,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治则:温肾补血。主方:无比山药丸。

常用药:山药、肉苁蓉、熟地、山茱萸、茯神、菟丝子。

5.肾阳虚见于内分泌系统疾病

证候: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心悸气促,腰膝酸软,阳痿闭经,舌体肿大,苔白腻,脉沉弱而细。治则:温补肾阳。主方: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牛膝、山茱萸、山药、丹皮、熟地、车前子。

6.肾阳虚见于代谢性疾病

证候: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阳痿不举,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沉。治则:温肾壮阳,调理气化。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熟地、泽泻、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药、肉桂、附片。

7.肾阳虚见于泌尿系疾病

证候:全身浮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不调,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可兼见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痛,足跟疼痛或小便少或过多等。治则:温肾化气行水。代表方: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人参、茯苓、干姜、白术、熟地、山药、枣皮、泽泻、丹皮、肉桂。

8.肾阳虚见于结缔组织疾病

证候: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形寒肢冷,关节疼痛变形,肌肉萎缩,日久不愈,或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治则:温肾益气,活血通络。主方:三痹汤加减。常用药:续断、杜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黄芪。

9.肾阳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证候:四肢倦怠乏力,抬头困难,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颜面虚浮,腰膝酸软,小腹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迟乏力。治则:温补肾阳,调理运化。主方:右归丸加减。常用药:鹿角霜、仙灵脾、巴戟天、肉豆蔻、补骨脂、熟地黄、山药、大枣。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中药

(三)补肾阳兼补肾阴

需要指出的是,肾阳、肾阴、肾气、肾精四者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按照中医学的阴阳理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肾藏先后天之精,精属阴,所以称阴精,气属阳,所以称阳气,合称阴精阳气。肾精属阴精,阴精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其中又可分为阴精中之阳精和阴精中之阴精。阴精中之阳精亏虚时,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惫、易疲劳等症状表现,阴精中之阴精亏虚时有腰膝酸软、足跟痛、口干舌燥、消渴、失眠多梦等症状表现。阴精中之阳精亏虚时多与肾阳虚关系密切,阴精中之阴精亏虚时多与肾阴虚关系密切。所以肾阳虚时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现外,常伴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惫、易疲劳等症状,肾阴虚时除了有阴虚燥热等表现外常伴有腰膝酸软、足跟痛、口干舌燥、消渴等症状。

补肾中药中海龙、蛤蚧、鹿茸、淫羊藿、肉苁蓉、阳起石、锁阳、韭菜子、鹿角胶、杜仲、巴戟天、骨碎补、狗脊、仙茅等具有温肾阳、益阳精(阴精中之阳精)的作用,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龟甲胶、女贞子等具有滋肾阴、益阴精(阴精中之阴精)的作用,因此对于肾精亏虚要补肾精时要分清阴阳,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补。

一般肾阳虚要比肾阴虚对人的影响大,人体内阳主阴从,阴阳互根。肾阳虚和肾阴虚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临床上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虚损到一定程度往往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肾阳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症状,所以在补肾阳的时一定要兼补肾阴,做到阴中求阳;而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

肾阳虚那点事!秒懂!

健康的肌肉年轻人后视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