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交口县用传统文化打开社区矫正人员心门小记

春风化雨 点亮心灯 ——交口县用传统文化打开社区矫正人员心门小记

“老婆,今后我一定会照顾好你和儿子,让咱们这个家过上好日子。”

“老师,我觉得以前是自己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回去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帮助儿子顺利度过考验期。”

“以前是我性情暴躁,以后我会修身养性,平复心灵,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回报社会,为考验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248名社区矫正人员,248颗赤诚的心,248句肺腑之言,他们用感动、泪水和感悟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社区矫正人员忏悔图”。

为了248名社区矫正人员,8月22日至23日,交口县人民检察院在该县培训中心,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举办“检察道德讲堂”暨“社区矫正人员心灵感化”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此次活动是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继续推进“传统文化进机关”活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之“天理良知”、谋事之“天道智慧”的文化滋养,从而达到推动检察干警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不断勇攀“致良知”道德素养高线的目的。同时,有效推动司法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将传统文化引入社区矫正监管的积极作用。

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的道德讲堂一般是两个小时,这次却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过去是身边人讲身边事,这次是邀请文化名人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的听众是检察干警,这次是社区矫正人员及家属。

此次活动邀请到国内知名的传统道德讲师、齐齐哈尔市安怀书院院长、著名影视演员、小品演员金玉婷,全国十大孝子之首王希海老师,全国知名传统文化讲师胡斌、程志杰。活动中,精彩的演讲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道德感化,对社区矫正人员“摒弃旧我、塑造新我”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当场流下了感动和悔恨的泪水。

社区矫正人员苏某深有感触地说:“非常感谢检察院以及各个机关和单位,以及参与义工的人员,通过这次的学习和教育,对我们每个服刑人员的感触挺大的,第一个是孝道的问题,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对于我们内心中,对以前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还有一个是金玉婷老师讲的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是对我们感触挺大的,通过这次教育和学习,我们对各方面,最起码是为人处事,对于这个孝道,对于这个大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赵某也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曾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在赵某家属与被害人家属就民事部分达成了赔偿协议,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后,赵某被交口县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日被取保候审,目前正在考验期。此次,赵某和妻子、孩子一同来参加了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他除了仔细检查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状况,还认真地给娘俩讲起了交通安全知识。他深有感触地说:“曾经因为我的一时疏忽给别人的家庭造成伤害,今后我一定吸取教训,不再让悲剧发生。”

用法律教育人,用道德感化人,德法结合,此次“道德讲堂”,不仅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更使社区服刑人员在心灵上感受到强烈的震撼,精神上受到道德的洗礼,净化了他们的灵魂。“举办此次大型的传统文化论坛,既是在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提出的‘不仅要注重刑罚执行的监督,更要注重刑罚执行中教育改造效果的监督’的全新理念,同时也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一个预防性的举措。”交口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学明向记者介绍道。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儿可以反映出事物的真实意义。这场以“社区矫正人员心灵感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仅仅是全市检察机关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连续数年坚持对全市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项巡察,针对发现的调查评估工作开展不到位,日常管理制度不能落实,虚管问题突出,档案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有效督促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整改,进一步增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水平,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工作受到了市人大和政法委领导的肯定。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鸿说,“长期以来,国家始终坚持‘道德和法律并行,教育和辅导双施’的工作理念,在严格监管的同时,非常重视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普法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积极探索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次由交口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司法局共同举办‘检察道德讲堂’暨‘社区矫正人员心灵感化’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用身边的正能量来感化教育社区矫正人员,对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查防并举的良好监督效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推进。”

记者 刘少伟 通讯员 赵亚路 陈锦霞

吕梁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