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郭松齡(1883-1925),字茂宸,漢族,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漁樵村,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奉系著名愛國將領之一。

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郭高大挺拔,樸素簡樸,平素穿一套布軍服,和士兵軍服一樣。當時奉軍將領都是穿的質素很好的呢軍服,布軍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軍服又長得像白俄一樣高大,因此遂被人呼為"郭鬼子"。

1925年,郭松齡與夫人到日本考察軍事,聽聞張作霖正在日本購買武器,要與南方的國民軍開戰,郭松齡憤慨至極,遂決定聯絡馮玉祥共同反奉,事後卻被馮玉祥出賣。同年11月,郭松齡在灤州起兵,同時殺害了姜登選,發表反奉宣言。郭松齡率七萬大軍攻佔山海關,奪取綏中、興城,衝破連山防線,佔領錦州。奉軍全部退卻到遼河東岸據守。郭軍在攻打新民縣巨流河時,卻遭到日本關東軍襲擊,後方被從黑龍江來支援的奉系吳俊升切斷,白旗堡的彈藥庫被燒,日本飛機對郭軍陣地進行轟炸。郭軍不敵,一敗塗地。郭松齡與夫人化裝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縣一個農家的菜窯裡被奉軍逮捕。25日,被押至遼中縣老達房後,郭松齡與夫人韓淑秀被槍殺,張作霖命令曝屍三日方可收葬。

韓麟春(1885年-1931年),字芳宸,奉天省遼陽縣(今屬遼陽)人。歷任北洋軍軍諮府參事,北洋軍陸軍次長,後補陸軍中將,東三省兵工廠總辦,鎮威軍第一軍副軍長,第二軍軍長,1927年6月18日安國軍政府成立時,任陸軍第四方面軍團軍團長兼陸軍大學校長,授陸軍上將。

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是年末因病去職。1927年冬天,韓麟春突然中風。1931年病逝,享年46歲。

姜登選(1880-1925) ,字超六,直隸省南宮縣(今河北省南宮市)陳村人,奉系將領。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參加"同志會"、"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在四川副都統朱慶瀾手下任職,先後隨朱入黑龍江、廣東。後來歸於奉系。1922年被張作霖任為東三省陸軍整頓處副監。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任鎮威軍第一軍軍長。1925年為善後會議會員,並任蘇皖魯剿匪總司令。不久任安徽軍務督辦,旋為孫傳芳驅逐。至德州被張作霖任為第四方面軍軍團長。

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25年8月,姜登選南下任蘇皖剿匪司令、安徽軍務督辦。後來受到直係軍閥孫傳芳的攻擊,從安徽撤退。姜登選與山東張宗昌聯合,遭到孫傳芳的反擊,結果二人慘敗。此後,姜登選任奉軍第四方面軍軍團長。

同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南發動兵變,倒戈反奉。姜登選乘車赴奉天經灤州車站,欲與郭松齡面談,進城後被扣押。郭松齡力勸姜登選合作反奉,反遭大罵。姜登選歷數其叛上謀友之罪,被下令處死,11月26日被槍斃,時年46歲,盛於薄木棺材,放置於荒野。

後來,郭松齡兵敗,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遷墳至原籍厚葬。當開棺時,只見姜登選的遺骸雙手綁繩已松,棺內木板遍佈爪痕。原來,姜登選被槍擊,其實並沒中要害,而是被悶死在棺中。見者無不垂淚!

張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今山東萊州)人。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為奉系軍閥頭目之一。

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赴東北謀生,這期間他打過零工,扛過長活,給老財家放過牧,後流落到海參崴。辛亥武昌起義後,親率百餘人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隨至上海,任光復軍騎兵獨立團團長。 1912年,任江蘇省第三師騎兵第三團團長、第五旅旅長。1913年7月,投靠馮國璋,先後任江蘇陸軍軍官教育團監理、江蘇將軍公署副官長、總統府侍從武官長。後改任江蘇暫編第一師師長。率部進攻護法軍,任第二路總指揮。1920年兵敗,所部被解散。1921年至奉天張作霖處,先後任巡署高級顧問、憲兵營長、綏寧剿"匪"司令、綏寧鎮守使。1923年,任東北第三混成旅旅長。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任奉軍第二軍副軍長。二次直奉戰爭後,改任宣撫軍第一軍軍長。1925年初,任蘇皖魯剿匪司令。4月任山東軍務督辦。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7月兼任山東省省長。1926年初,任直魯聯軍總司令。1927年6月,任第二方面軍團長。

1928年8月,兵敗下野,一度亡命大連、日本。督魯3年期間(1925年~1928年),橫徵暴斂,捐稅多達50餘種,曾鎮壓濟南工人運動,殺害工運領導人魯伯峻、朱錫庚、史得金、宋伯行等。1932年,由日本回國,潛居天津租界。

1932年,由日本回國,潛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李景林(1885-1931),字芳宸、芳苓,號"廣古川"。清末直隸棗強(今河北省棗強縣)人。近代武術大師、軍事將領、武當劍術傳人、山東國術館創始人。

盤點張作霖手下五員虎將,各個驍勇善戰,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李景林自幼隨父習武,1888年被父親送入奉天的"育字軍"陸軍青年學校就讀,期間被管帶宋唯一收為弟子,秘授武當劍術。1907年畢業於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保定軍校前身)。後入黑龍江巡防隊。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黑龍江第1師參謀長,奉天陸軍第3、第7混成旅旅長等職。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李景林任第一軍軍長。戰後,出任直隸軍務督辦及奉軍第一方面軍團司令。郭松齡反奉時,李景林與郭松齡、馮玉祥結成反張密盟,宣佈脫離奉系。1926年1月,李景林部隊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天津,退往山東;2月,李景林與張宗昌重組直魯聯軍。李景林任副司令,共同對付馮玉祥。後被張作霖罷免所有職務,退出軍旅,寓住天津、上海。1928年,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會後曾一度執教浙江國術館。1930年,因閻錫山、馮玉祥聯合反蔣,引發中原大戰,李景林奉國民政府之命,在濟南策動反擊並創建山東國術館。

1931年(民國二十年)12月3日,李景林突患痢疾,在濟南緯九路寓所去世,年僅四十七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