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重用大文盲李卫?

尹小昔


雍正皇帝认为,清廉是做官最起码的标准,本分而已,清廉不贪,但懒政、不作为也误国误民,和贪官没啥两样;只有那些清正廉洁,勇于担当,能干事敢干事,为国为民谋利益的官员,才是真正的清官、好官。


雍正皇帝在用人上不拘泥成法,有时候怪招迭出,让人捉摸不透。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对官员进行考核,一个县级官员因为不作为被免职,令大小官员大吃一斤。

直隶巡抚李维钧到吴桥考核县令常三乐,通过约谈下属、查阅文档、走访乡绅,李维钧对常三乐的评语是——“操守廉洁”、“懦弱不振”,白话意思是,此人是个有操守的清廉官员,但是胆小怕事,工作干得稀松平常。


李维钧建议朝廷,可委派常三乐去抓文化教育,这项工作量不大,对个人操守要求严,比较适合他。吏部官员问李维钧:“你认为常三乐不胜任县令一职,有何具体表现呢?比方说哪件事给县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


常三乐实际上是个庸官,工作比较吃力,但是工作还是都干了,收钱粮缴国库,维持治安,教化民众,该做的一样也没落下,任内也没啥群体事件,盗匪为患之类的,还真找不出啥具体事儿,说人家不称职。吏部官员觉得,既然没啥大问题,就不能调离岗位,提醒一下得了。李维钧坚持自己的观点,吏部官员说:“咱俩别吵了,问问老大啥意见吧!”于是请示皇帝。雍正帝看过汇报,只批示两个字——“撤职!”


雍正帝的理由是,县一级是社稷的基石,责任不容小觑,常三乐属于应付了事,没责任心,无异于渎职,这还能迁就吗?难道要等着吴桥大乱吗?


雍正帝处理得很及时,同样是县官的王锡玠,也是懒政、不作为的先进典型。王锡玠治下的山东曹县,盗贼十分猖獗,百姓深受其害。正因为朝廷没及时发现,最终出了大问题。王锡玠比常三乐惨多了,被判了五年刑。


代理湖广提督岳超龙曾在奏折上,向皇帝表决心:“我一定努力做到清正廉洁!”雍正帝批复:“你对自己的要求也太低了,当官本来就应该清正廉洁嘛,这话用你说吗!”


雍正帝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吏部有个小官叫李卫,敢作敢为。户部经常向各省勒索,私藏小金库,但在康熙末年属于公开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见怪不怪。


李卫眼里不揉沙子,多次向上级提醒,这事儿不能做,一把手根本不搭理他。李卫一气之下,弄了一个柜子,上写“尚书专用钱柜”,放在衙门口羞辱上级。


雍亲王记住了李卫的名字,当了皇帝后立马提拔了李卫。李卫确实很能干,工作起来大刀阔斧,成绩显著。但缺点是有点简单粗暴,没少被下级弹劾。雍正帝觉得没啥,连续提拔李卫到重要岗位。


汉周读书


李卫,字又玠,生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江南铜山人。李卫家境比较富裕,但是李卫读书不行,所以于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了从五品的员外郎,后来入朝担任了兵部员外郎。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担任户部郎中,正五品。雍正帝即位后,任命李卫担任直隶驿传道,没到任就改为云南盐驿道,从三品。雍正二年,李卫因为政绩显著,升任云南布政使,从二品。

雍正三年,李卫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从二品。雍正四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负责两浙的盐政,尤其是私盐买卖的查处。雍正五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正二品。

李卫从康熙五十六年的从五品的员外郎,到雍正五年的正二品的浙江总督,只用了十年的时间,这样的升迁速度确实是十分的惊人,那为什么雍正如此的器重李卫呢?这个与李卫的个人品质有关。

李卫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当李卫还是户部郎中的时候,负责银库事务。有个亲王的下属在收缴白银的时候,每千两要另外加收十两做为库平银,这样做为额外收入,李卫经常劝阻,但对方仗着有亲王撑腰,根本对李卫不理不睬。

李卫不肯就此作罢,他想了一个法子,就在户部的走廊上设了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某亲王盈余”,这样子让这个亲王十分的难堪,就不敢额外多收了,而雍正知道了此事,对李卫大加赞赏,认为李卫可以重用。

雍正十一年,李卫弹劾时任内阁首辅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欺负老百姓,经查属实,雍正帝对李卫大加表扬。乾隆二年,李卫弹劾诚亲王府的府卫库克抢夺老百姓的土地,经查也属实,受到了乾隆帝的嘉奖。

乾隆三年,李卫弹劾河督朱藻和他的弟弟朱蘅,经吏部与刑部查证属实,朱藻和朱蘅被绳之以法。

我们再来看李卫从雍正元年的云南盐驿道,到后面的两浙盐使,就说明李卫在盐政与私盐缉查方面十分的在行。清代共有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私盐十分的盛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沈氏,但最后被李卫拿下。

李卫在浙江任上,不仅主要在盐政主面,另外在海塘的修筑上面卓有成效,尤其钱塘江山的海宁塘。李卫提出了自己的海塘修治的方案,而且在资金方面很多是李卫在浙江自筹的。

李卫不仅缉查私盐在行,抓捕盗贼也十分的在行,雍正六年,因为江南多盗,而地方上不能解决,雍正帝就命李卫负责江南的盗案,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甘凤池,但最终于雍正七年被李卫捉拿归案。

雍正七年,李卫加封兵部尚书,从一品,不久加太子少傅。雍正十年,李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又担任直隶总督。乾隆三年,李卫病逝,享年五十一,谥号敏达。所以从总的来说,李卫刚直,又有才能,所以一直受雍正帝的器重。

历史简单说


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要回潜邸,表面上是看望邬思道,实际上是寻机杀之。只是邬思道以情感之,表示绝不背叛雍正,还让雍正派人看住他。让雍正念了旧情,才放邬思道一马。但李卫,一个小叫化子出身的,和邬思道的差点相计可以千万里计,但雍正从来就没有动过杀李卫的念头。不但没想杀,反而一步步重用,最后做到级别非常高的两江总督。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雍正在夺嫡过程中,邬思道给他出了很多见不得光的计策。虽然夺嫡胜了,但邬思道活着,一旦为八阿哥利用,就是对雍正最大的威胁。所以,雍正打算处死邬思道,杀人灭口。还有一条,没有邬思道,雍正绝不会赢,雍正在邬思道面前有强烈的心理自卑。现在他是皇帝,如果还对一个幕僚师爷产生自卑心理,他必须处死他,一如越王勾践处死文种。

再者,雍正确实需要一个高参,至少在小说还是有一个高参的,这就是智力水平不逊于邬思道的大儒方苞。雍正为什么要用方苑而弃用邬思道?就因为方苞在自己面前是个“素人”,和自己以前没有任何牵扯,自己干的那些事,方苞也不知道。在这样的人面前,雍正更容易挺直腰。邬思道在世上一日,雍正就会疑神疑鬼,总会产生迫害妄想症。几点结合,雍正要杀邬思道也顺理成章了。

雍正不想杀李卫,首先是李卫对自己几乎不构成任何威胁,雍正也不会在李卫面前有一丁点的自卑心理。雍正是李卫的恩人,李卫对雍正的提拔感恩戴德,雍正在心理上可以乐见李卫。难道雍正不担心李卫投靠老八吗?完全没有可能。李卫的根就在雍正这里,何况雍正当了皇帝,正一步步提拔李卫。李卫去了老八那里,还要从头做起,帮助老八干掉雍正。他从老八那里费尽心机,拎着脑袋有可能获得的,在雍正这里已经正在获得,何苦?何况老八也不会绝对信任从雍正那里反水过来的人。还有,李卫较早的离开王府,去外地做官历练,对雍正潜邸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知情不多,李卫就算想叛过去,他也没多少料献给老八。

雍正当上皇帝,邬思道做为幕府师父,是无法上台面的。但李卫已是官员,他可以公开露面,做出雍正的心腹,为雍正办事。邬思道在潜邸,雍正待他以半个师礼,这种关系是很难谈得上深交的。李卫是雍正的家奴,甚至可以说是雍正的私人财产,这种关系往往是最铁的。还有就是高福叛主,雍正已把他除掉,以及府上管事太监高无庸。这对李卫来说不蒂是个警告,李卫知道他该怎么做。

雍正放心地使用李卫,并让李卫监视邬思道,实际上是让他们互相监视。论情,一个是帝王师,一个是潜邸心腹。论势,无论是邬思道还是李卫,谁先叛主,雍正都会第一时间知情。以雍正的权力,处死他们任何一个,甚至同时处死他们两个,一句话的事。

邬思道的自保之计,是让雍正抓住自己的把柄并监视自己。李卫的自保之计,是监视邬思道,以赢得雍正的信任。


地图帝


雍正用人有一个特点,他喜欢用“孤臣”。

雍正还是阿哥的时候,康熙令他清缴国库欠款,他就说过,他要做一个孤臣,只要是对朝廷社稷有利的事情,他就敢做,不怕得罪人。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八阿哥。八阿哥人称贤王,八面玲珑,在朝廷里有很多支持者,但这样的人永远不愿意干得罪人的事情。

雍正早就看清了老八,所以他真正重用的人,一定不是老八这样的“贤臣”,而是自己这样的“孤臣”。

什么是孤臣呢?

雍正重用的田文镜,就是一个孤臣。田文镜对雍正说:臣的眼里,上面只有皇帝,下面只有百姓,其他的一概不知。

田文镜的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孤臣的内涵。

李卫呢?他也是这样的一位孤臣。

李卫和田文镜一样,不是科考出身,在官场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没有任何顾虑,因此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怕得罪人。

孤臣必须同时做到两点,一是眼里只有皇帝这一个主子,没有第二个主子,绝对效忠于皇帝;二是眼里必须有百姓,为了百姓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不惜丢官甚至掉脑袋。

二者缺一不可。

当时,雍正要推行新政,必须依靠这样的孤臣。于是,田文镜帮他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李卫帮他在江苏推行摊丁入亩。

事实证明,这两人都干得不错。

当然,李卫这个人虽是文盲,但做人做事是很机灵的,只要调教得当,就能担当重任。如果他是个笨蛋,雍正也不可能用他——这是基本的前提。


趣谈秘史


虽然李卫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做官,但他实实在在是当官的好手。

李卫家境殷实,却不擅长读书,因此捐钱补了官缺,后成为户部郎中。

因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得到胤禛赏识,成为四爷党。

胤禛即位后,李卫负责管理盐务。因其治理有方,后升任浙江总督。

任上莅政开敏,令行禁止,更是率先在浙江执行雍正的摊丁入亩改革,令雍正颇为欣慰。记载如下:

“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此为一例,纵观李卫为官一生,虽然学识一般,却处事干练,深得雍正信赖。


五味社


李卫是雍正在半道上捡回来的小叫花子,当年跟十三阿哥胤祥出去办差,遇到李卫等人被恶霸欺负,看着还机灵就带回北京。当然,这是电视剧里说的,李卫在《雍正王朝》最终官至江苏巡抚,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鬼点子极多对于雍正来说,李卫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个字:忠。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里的桥段,历史上的李卫可不是什么小叫花子,大字不识的文盲。

不过看题主的问题肯定也不是按照历史来问的,也是看了电视剧后才有此问,李卫忠到什么程度?翠儿给他生了个儿子,叫啥名?叫李忠四爷!有这么给孩子起名的吗?表明了这个人忠,后来雍正给改了就叫李忠,把后面的四爷去了。不过也达到目的了,雍正知道他忠,又多年历练出来了,才能重用,给了个封疆大吏作。

李卫的忠,当年雍正赐死年羹尧让他去的,当年在四爷府邸,年大人当时已经独当一面,私下里关系不错,无奈皇命难违,让他妻子翠儿亲自下厨给年羹尧炒了几个菜带去,也不枉兄弟一场。


亲子大探索


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他不仅要用文人,要用上得了台面上的人,还要能使用上不了台面上的三教九流,甚至鸡鸣狗盗之徒。



倘若在使用人才时,老讲究根正苗红,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事业的,更遑论统一天下,成为皇帝了。

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他之所以战胜了项羽,在秦末诸侯混战中脱颖而出,统一天下,当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其原因就是他不仅用了张良这样的贵族,萧何这样的官吏,还善于用樊哙这样的狗屠,甚至彭越这样的强盗。可以说,凡有点能力的,只要他接触过刘邦,就能得到重用,这是刘邦网罗那么多人才并当上皇帝的根本愿因。



对于雍正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在潜邸当王子的时候,既用了正经科举岀身的年羹尧,也用了捐官岀身的田文镜,更用了根本不能见光的落第秀才邬思道,甚至纯粹奴才出身的李卫。这些人,是他参与夺嫡的中坚力量。

当了皇帝以后,天下人才尽入他毂中。之前的年羹尧、田文镜,包括在他夺位时岀过大力的隆科多,还有他父亲康熙时代就是朝廷重臣的张廷玉、马齐这些人。而李卫,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忠诚可靠,雍正最看重的,也是这点。所以,李卫由一个跟班的奴才,最后当到了巡抚。



所以,在那个时代,只要皇帝看中了,文盲也能一步登天。


帝国的脸谱


领导能重用手下,无外乎两个因素。其一为绝对忠诚,其二为人才干将。今儿题主所说的李卫既是如此,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正是有此两点,不仅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更是赢得了当时的皇四子胤禛的欣赏和信任,以至于日后胤禛上位成为雍正皇帝后依旧对李卫褒奖有加,他也因此成了雍正帝的心腹大臣。

第一点:李卫的绝对忠诚,这是李卫最大的优点之一,他深深地明白,忧领导之所忧,想领导之所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政令得以通达,举一例,在雍正上台后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策之时,遇到了多方阻力,此时身为巡抚的李卫也可以和地方官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共享富贵,但他却没有这样做,面对底下的官员阳奉阴违和金钱拉拢,他果断出手推行贯彻雍正的旨意,雷厉风行丝毫不手软。让新政在所辖之地顺利实行。而且李卫敢说敢做,不怕得罪人,无论你是什么达官显贵我一概敢于硬顶,可以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当然这也是他的皇四爷雍正最欣赏的地方。

第二点:李卫的能力超群,别看李卫文化水平低,但智商情商颇高,还是举一例,在李卫初为封疆大吏帮雍正推行新政之时,由于地方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官绅都是王爷的门人,或者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家眷,而新政就是从这些人们身下下手,让他们放血其阻力之巨可想而知,然而李卫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曲线救国”,将地方官办过所有旧案子翻出来,并找到了破绽,(要想那个地方官员没有基本黑账单,没有一些黑历史呢?)于是李卫将这些人全部扳倒,同时震慑了其他的官吏,这一招杀鸡儆猴用的绝妙。

最后用故宫博物院中的现存文物(雍正朱批奏折),更可以说清楚雍正帝重用李卫的原因,雍正帝亲笔书写的原文如下:“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览所奏数摺,实一片血诚,毫无顾忌。且其中分析款项,井井有条,甚属可嘉,殊不负朕一番识拔!钦此!”


老猪的碎碎念


“你给的,恰是我需要的”,有人说这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爱情。其实,不唯爱情如此,用人亦如此。

从前,街头卖布的摊贩大都带有木尺,它并不太长,极少有用那种很长的皮尺的。因为很多时候它用起来并不怎么方便,那长出来的许多,反倒成了累赘。

如果把雍正比作摊贩,则李卫就是那把木尺,忠诚就是这把尺子的刻度。雍正需要的也正是他的忠诚,而不是要和他谈古论今吟风弄月。

试想李卫真的是个循规韬距的酸腐之才,雍正多半不会那么重用他。因为只有忠心还不够,还要有机谋懂权变,而不是饱学之士一天到晚念念不忘的礼义廉耻仁义道德。为了主子的安危利益,李卫可以百无禁忌,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恐怕才是雍正用这个大文盲的最大原因。






把酒共东风


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雍正在即位之时无人可用!这里倒不是说雍正不放权,而是因为雍正是以一位冷面王的身份去即位的,在他还在潜邸的时候秉承康熙不结党的训斥,使得他在即位之初没人,朝廷里大部分是八爷的人或者说大部分的大臣还是处于一种骑墙的状态。只有像李卫,田文静等人是他一手用出来的人。这些人对雍正是绝对的忠心。比如,图里深就公开说了,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是得到康熙雍正的重用凭的就是忠心!

其次,李卫是个人才!所谓的乱世用乱人。雍正在即位之初累计实施了西北平叛,清理亏空,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些都是大改革大动作,需要的是那种反常规的人才。而李卫恰恰就是这种不拘一格的人才。从李卫抄家曹府筹军饷,查处臬台旧案来逼迫江苏官员推行摊丁入亩就可以看出来,李卫的办事能力,杠杠的!

李卫当官绝对对得起自己的职权职务,可以理解为雍正慧眼识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