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早市”商户进驻永外便民菜店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李村早市拆了,以后上哪儿买便宜菜去啊?”经营了9年的李村早市上月底正式闭市,让不少在李村早市买了多年菜的周边百姓有些忧心。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李村早市的蔬果摊主在闭市第二天就已经进驻了附近小区的正规便民菜店,菜价不仅没涨,反而还便宜了。而李村早市未来将变成望坛棚改的公建用地。

据悉,李村早市全称叫景泰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于位于南二环外的李村,老百姓便习惯性地称之为李村早市。东城区永外街道工委书记陈卫兵说,李村早市一直是让街道头疼的城市管理“重灾区”。陈卫兵说,早市原本应该在中午12点就结束营业,但一些没有将当天库存销售完的摊主往往会在下午甚至晚上继续摆摊营业。

李村早市的所在地是望坛棚改的项目地,未来将作为望坛棚改的公建用地使用。下一步,永外地区将继续丰富便民网点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将拿出来开设便民市场。“我们已经在安乐林路、永外大街西侧等地选好了五个点位,当街开售平价冬储大白菜,满足居民的购菜需求。”

在李村早市关闭后的第二天,汪士明就把菜摊子转到了附近的便民综合体里头。“这菠菜,在这儿卖两块钱,在李村早市卖三块钱呢。白菜现在卖五毛,在李村的时候最低也得八毛钱。”为何换了地方菜价反而便宜了?汪士明解释说,便民综合体的摊位费比李村早市便宜,“同等大小的摊位,在李村租金得4000多块钱,而这里只有3800块。”

便民综合体经理包秀丰说,这里现在有14个菜摊、4个水果摊,还有主食厨房、鲜肉等16个档口,从李村早市过来的就有18个。“来这里买东西的大多是附近的老年人,喜欢能自己动手挑挑拣拣的菜市场模式,所以这次我们也将这里改成了摊位加档口的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