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衛戍部隊司令是滿人怎麼辦?袁世凱一張紙就搞定了

“辛亥革命系列”(5)

上一篇文章,咱們說到北洋軍連下武漢三鎮的漢陽和漢口,武昌也唾手可得,連革命軍總司令黃興都被嚇跑去了上海,這樣似乎就不用承擔丟掉武漢的責任。

然而,誰都沒想到,北洋軍突然頓兵不動,沒有一鼓作氣拿下武昌。

袁世凱為什麼不進攻武昌?

史學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袁世凱腦後有反骨,早就想篡奪滿清的江山,所以有意放革命黨一碼。筆者並不太認同這樣的看法,因為袁世凱並非一成不變。

到1911年12月,袁世凱取得了夢寐以求的前線軍政大權,一次次擊敗了武漢革命軍,並佔領了武漢三鎮中的兩個。不過從全國和全局看,清廷並沒有因為袁世凱的一場場勝利而有所好轉。

為什麼這麼說呢?

南方各個獨立的省區紛紛向武昌派出援軍,北方各省也開始出現獨立的趨勢。換句話說,就算袁世凱在武漢取得勝利,也無法掩蓋滿清在其它地方的失敗。看起來,似乎任何努力都已經無法改變滿清政府的頹勢。在這種情況下,手握重兵的袁世凱產生某些非分之想也屬正常。他不但敢想,還敢幹,打算利用武漢戰場上的優勢,在和革命黨的談判中贏得更多籌碼。

12月1日下午,袁世凱對武昌革命軍進行第二次和平試探。為了避免上次的尷尬,這回老袁學聰明瞭,沒有派出自己的部下去武昌,而是授意英國駐武漢領事葛福,派出其部下英國人盤恩向鄂軍總司令蔣翊武提出建議:自本日起,南北兩軍在武漢地區停戰三日,以便覓取雙方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案。

蔣翊武看了這個提案,不敢擅自做主,派人送往王家店,請示黎元洪該怎麼辦。黎元洪看完後,表示完全同意停戰三天,並進行和談,並於12月2日起把鄂軍都督府從王家店遷回武昌。

實際上,從12月1日雙方停戰開始,停戰的日期何止規定的三日,而是一再延長。從此以後,武漢就再沒有戰事,南北“和還是戰”的重心,已經從武漢轉移到長江下游的南京和上海。

武漢激戰正酣的時候,北方也發生了一些重大事件。武昌起義前,滿清為了顯示其武力,調遣原來駐奉天(今瀋陽)的新軍第20鎮進關舉行秋操。不料,部隊剛剛抵達灤州(今河北灤縣),武昌起義爆發,於是清政府命令這支部隊暫時在灤州待命。10月29日,新軍第20鎮統制張紹曾聯合第3鎮協統盧永祥、第2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第39協協統伍祥貞、第40協協統潘渠楹等人,聯名通電,要求清政府在本年內召開國會,由國會起草憲法,選舉責任內閣,皇族成員不得充當國務大臣等12條要求。

首都衛戍部隊司令是滿人怎麼辦?袁世凱一張紙就搞定了

年輕的閻錫山

“禍不單行”,就在同一天,北方重要省份之一的山西宣佈獨立,新軍第86標標統閻錫山出任山西都督。他組織革命軍集中在娘子關,準備配合灤州的張紹曾他們,一起進攻北京,推翻滿清。

這下子滿清政府手忙腳亂,被迫於10月30日下令資政院起草憲法,並假惺惺下了一道罪己詔:下令釋放自戊戌變法以來所有的政治犯;通令嘉獎張紹曾,授予侍郎頭銜,並派為長江宣撫大臣,讓其南下就職。

這個張紹曾本來就不是純粹的革命黨人,他要求君主立憲和革命黨人要求滿清皇帝退位也不一致。所以,張紹曾夾在革命黨和保皇黨之間,也是苦不堪言。正當他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接受滿清政府要求他南下的命令時,一個噩耗傳來——北洋新軍第6鎮統制、他的盟友吳祿貞被刺殺身亡。這下子,張紹曾害怕了,馬上丟下部隊去南京任職。

首都衛戍部隊司令是滿人怎麼辦?袁世凱一張紙就搞定了

張紹曾

張紹曾離開第20鎮後,藍天蔚被驅逐,盧永祥改變立場支持滿清。剩下的革命黨人堅持發動灤州起義,但畢竟力量小了很多,最終被滿清鎮壓,起義領導者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等英勇就義。這裡必須提一個人——第20鎮一個小小的營長,他也參加了這次起義,失敗後本來是要就地槍決,幸有貴人相助,僥倖躲過一劫,只是被革職查辦。這個人後來非常有名——馮倒戈。顯然,清政府對南方的控制力不行,對北方的控制力還是很強的,畢竟離首都近嘛。

灤州事變後,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雙重壓力下,滿清政府不得不於11月9日正式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凱在大批軍隊的保護下,洋洋得意回到北京。

回來以後,老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北京的軍事大權也攬在手中。他最大的障礙是軍諮府大臣載濤統帥的禁衛軍(北洋第一鎮),這是老袁的心腹大患。載濤是皇親國戚,如果老袁做得很過分,可能會激起反彈,最好是讓載濤自己滾蛋。辦這事兒似乎很難,但對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老袁來說,小菜一碟——一道奏摺就搞定了。袁世凱向朝廷獻策,建議皇族大臣中的統兵將領應主動要求出徵南方,以作各軍之表率。這麼一道簡單的奏疏,嚇得載濤立刻自請解除自己的軍職。於是,袁世凱輕輕鬆鬆達到了目的,讓好基友徐世昌接任軍諮府大臣一職,並把馮國璋從武漢前線調回,接管禁衛軍。這樣一來,北京的軍政大權,悉數落入老袁手中。

首都衛戍部隊司令是滿人怎麼辦?袁世凱一張紙就搞定了

無能的載濤

不僅如此,袁世凱還讓心腹愛將段祺瑞署理湖廣總督,繼續替他掌握著湖北的兵權,並通過馮國璋,把不怎麼聽話的禁衛軍調到北京郊外去守皇陵,把他自己帶來的軍隊編為拱衛軍衛戍北京,由其心腹段芝貴出任拱衛軍統領,負責老袁的安全和整個北京的治安。

做完這些以後,老袁徹底放下心來。11月16日,在老袁的操縱下,北京組成責任內閣,名單如下: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陸軍大臣王世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學務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楊士琦;理藩大臣達泰。從這個名單不難看出,在內閣身居要職的人,絕大多數不是老袁的心腹,就是他的好友。儘管也有一些君主立憲派的頭面人物,但不過是一些點綴,沒啥實權。責任內閣成立以後,載灃的攝政王也做到頭了,只能以醇親王的身份退隱下野,自此無法再過問政事。

首都衛戍部隊司令是滿人怎麼辦?袁世凱一張紙就搞定了

載灃隱退之地

處理完北京的事情以後,接下來就是與同盟會以及革命軍的談判問題。這是老袁實現個人野心最重要的一環,因為革命軍和滿清政府不同,老袁熟悉的朝堂那一套對他們無效。要想取得對革命軍的談判優勢,必須有一個熟悉革命軍,熟悉同盟會的人給老袁做參謀,可上哪兒去找這樣的人呢?

還真有這樣的人,而且是一個英俊瀟灑、才華過人的少年英雄。袁世凱決定重用此人,打開與南方談判的缺口。那麼這個人究竟是誰?我們下一篇文章接著聊。

1. 胡繩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 炳南:《武昌起義》

3. 徐海:《黎元洪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