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張法家思想,卻沒有施行,而這種模式卻延續了近兩千多年

我們都知道韓非子,他是法家的創始人,他就是主張要把權力全部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裡,但他的影響不如一個人大。更加被我們所熟知的卻是李斯。李斯這個人很崇尚法家思想,因此他實踐了法家的理論,用在了秦朝的統治上了。甚至因為他用了這個思想,這種統治方式一直延續了快兩千多年,對後面朝代的統治形式都是影響很大的。李斯就是著名的宰相,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法家的推崇者和實踐者。

他主張法家思想,卻沒有施行,而這種模式卻延續了近兩千多年

李斯開始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只是一個小的官吏而已。那他是怎麼做到宰相那個位置上的呢?因為自己多次給皇帝上書,來給皇帝出主意,想讓他看到自己的一些建議,這些建議都是關於皇帝怎麼增加自己的權力的,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升官發財。他主張皇帝要擁有最大的權力,並且這個權力要牢牢把握在皇帝手裡。還提出要銷燬民間的兵器,不能讓百姓都有兵器,他擔心百姓手裡有了武器,如某一天對朝廷不滿意了,那就會來打朝廷了,這樣會威脅統治的。

他主張法家思想,卻沒有施行,而這種模式卻延續了近兩千多年

為了讓百姓變得無知,他還建議皇帝要把百姓手裡的書都燒了,還要打壓知識分子。這些建議對於皇上來說正好符合,因為皇帝正好想要權力。皇帝就下令把知識分子都活埋了,並且把百姓家裡的書全部收集起來然後燒掉,這樣一來百姓確實變傻了,李斯的方法果然管用。所以他就被提升到丞相的位置上了,開始慢慢被皇上重用了。其實,這個反而是害了百姓,讓百姓更受壓迫了。因為百姓什麼也不懂,連字也不認識,所以只能聽從皇帝的了。

他主張法家思想,卻沒有施行,而這種模式卻延續了近兩千多年

雖然李斯有他不好的地方,就是極力推崇法家思想。但他也做了很多其他的貢獻。就是在統一度量衡和文字方面,這個貢獻是巨大的。因為之前的錢這些都是隻能在某一個地方用的,你出差到了其他的地方就不能用了,這個就很不方便。再比如馬路,很多地方馬路不一樣寬,到了一個地方之後就要換當地的車子,太麻煩了,統一了之後就可以一直用自己的車了,不用換車,這樣很方便,能促進人們在各地的流通。還有文字,把文字簡化了,這樣方便書寫,也方便大家交流了。他統一以後,這樣就方便很多了,也能促進各地的貿易進行下去。他當丞相的時候還是起了很多積極的作用的,貢獻是很大的。

他主張法家思想,卻沒有施行,而這種模式卻延續了近兩千多年

李斯的思想固然有些極端,但皇帝是很喜歡的,只是百姓要受苦了。他的貢獻對於中國後代的發展還是很大,比如統一錢幣這些,給後代就提供了一個榜樣。所以說,每個歷史上的人物都有兩面,他雖然是壞人,但也有那些好的方面,有可能,我們也要辯證的去看待這些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