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一名應屆畢業生在程序員求職論壇吐槽華為校招太水:樓主一同學,大學四年沒有比賽,成績也不行,沒有獎學金,只有一個英語四級以及國二,就這樣被華為撈起來了?這麼水,我感覺人人都可以去了。

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很快,這樣的帖子讓許多應屆生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感慨華為校招確實很水,也有人感慨樓主以偏概全,還有人做出了較為客觀的分析。

首先是贊同的一些觀點:華為的面試本來就很水,我面試的基本不問技術全程問情懷了;大家都知道華為好進啊;華為平臺大,但是招的人也多,那每個人的平臺還大麼?所以能去互聯網公司的都不去華為;感覺學校好,都很水,也很容易進,學校垃圾,筆試面試都不會給;華為招人確實蠻easy的,就我們學校面試的情況來看,算法崗面試普遍較水,也最後全被撈起來了,有早有晚,覺得每年華為招的人數太多了,導致普遍覺得簡單;我們學校一個挺水的,學了兩三個月算法,估計一篇英文論文都沒看過的進了華為2012實驗室云云。

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也有應屆生認為樓主在以偏概全:華為面試水是因為招人多,華為每年校招快1萬人了,如果難就招不到人了,認為華為面試水的,先拿一個15級或者14級20k的offer。就像華為的手機,1k檔和5k檔是不同的,不能因為1k檔手機不好而推出華為手機太水的言論;看部門和崗位的,又不是進個公司就行,而且,你同學秋招有著落了,不應該先恭喜他,再來想想是不是公司比較水;我覺得沒這麼誇張,我同學海外top20數學系也去華為了啊,而且什麼叫大廠,一般互聯網招多少人華為招多少人,那麼難進去怕是華為也沒法創造什麼奇蹟了。

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據瞭解,華為普遍校招13級起,薪資大概14k,但是也有更高級別的,但名額很少,需要優秀的表現和背景才能拿到:認識周圍拿15級16級的沒有菜的,都是真大佬,說明人才招聘還是沒問題的,不會亂來,大部分過去能幹活就行,螺絲釘文化,可能沒必要那麼多要求。

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某應屆畢業生吐槽:華為校招太水,身邊很差的同學都被錄取了

有參加過華為面試的應屆生表示:華為西安,一共面了3面,我覺得華為面試更看重你“有”的東西,比如學歷證書比賽獲獎,而不是互聯網那種,看你在面試中展現的水平,比如手撕代碼,如算法和代碼,基礎知識等;從芯片崗來說,我覺得華為招人更看重個人潛力,性格以及學校的專業影響力吧,說實話本科階段就算是科班出身,真正能運用到實踐的人又有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