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一生不重用趙雲,到死時才真相大白,不愧是一代梟雄!

劉備為何一生不重用趙雲,到死時才真相大白,不愧是一代梟雄!

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其中的一些故事說出來也是十分讓人感慨的,能夠流傳到現在的故事也還有很多,這些故事中的一些色彩讓我們現在的人還十分的嚮往。三國時期的故事是非常振奮人心的,而三國演義相信大家也都十分的瞭解。快意江湖的故事讓我們心中都有著一個俠客夢,說起三國必不可少的就是劉備。

劉備為何一生不重用趙雲,到死時才真相大白,不愧是一代梟雄!

那麼劉備為何能從一介織蓆販履之徒搖身一變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呢?歸根結底,還是劉備善於發掘和使用人才。關羽在沒遇到劉備之前只是個殺人犯,張飛是個屠戶,後期劉備團隊的核心人物孔明其實是農夫出身。但是有個人十分特殊,他就是那長坂坡上單騎救主的趙子龍。

趙雲在三國剛出場的時候是在公孫瓚手下的,一心只為公孫瓚打工。後來輾轉來到劉備的陣營幫助劉備暫時性守護家園,共同抵禦外敵侵犯。這個時候劉備特別喜歡趙雲,對他也是讚賞有加。可是後來趙雲以自己兄長身體出現問題,就離開了劉備。劉備雖然十分的不捨但也無可奈何,畢竟自己是以仁義起家的,加上這時候趙雲還是公孫瓚的手下,挖恩人牆角有背仁義。

劉備為何一生不重用趙雲,到死時才真相大白,不愧是一代梟雄!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公孫瓚死後,趙雲立馬就前去尋找劉備。被劉備收入麾下後立刻就立下了長坂坡救主這樣的驚世大功,按理說他應得到重用才對,可他除了只得到了一個五虎大將的虛名外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官職。那麼如此猛將,如何不得劉備重用呢?難道仁義的劉備有負於趙雲嗎?

其實不是的,首先趙雲本人的性格是忠厚篤實,不會計較個人名爵。這種性格當然很受主公歡迎,但卻也因此導致,劉備需要這樣一個人來作為“不爭爵位”的典範,換言之,打壓他的爵位。其次劉備自從取下西川之後,手下成員來源複雜,那麼委任官爵時候,“平衡派系”成為很重要的一點。而趙雲,就成為平衡派系中的犧牲品了。這並不是說明劉備對他不信任,僅僅說明劉備對他過於信任,以至於不必擔心他會因此鬧情緒影響工作了。

劉備為何一生不重用趙雲,到死時才真相大白,不愧是一代梟雄!

最後劉備臨終時,把趙雲叫到床前託孤:“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意思就是說,我與你趙雲共患難,你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在我死後,你一定要記得保護好劉禪,不要忘了我的囑託。其實就是在暗示趙雲如果有人威脅到劉禪,趙雲就可以自主採取措施。其實這在暗中給了趙雲很大的權力。等到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劉禪將會重用趙雲,算是對他的補償了吧!所以劉備如此信任趙雲怎麼能說不重用他呢?

倘若蜀國最後真的成為了天下霸主,那趙雲的地位和官職絕對不會低。相比較於那種手握重兵卻被帝王猜忌的人,趙雲保護皇上是很不容易被皇上猜忌的,也能夠輕鬆的獲得榮華富貴。因為趙雲的忠心,所以在劉備出現任何危險的時候都會挺身而出,也不會對這些身外之物計較太多,所以才會被劉備選中。只可惜最後蜀國沒有統一天下,劉備大業未成卻先一步離開了,我們現在就只能看到一個落魄的趙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