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公元前581年春,晉景公突生重病,臥床不起。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因為晉國前期對諸侯多作無禮之事,諸侯國大多對晉心存不滿。所以,近段時間晉國對外征戰與會盟的任務繁重,國君一時一刻都離不了。晉景公無法行動自由,無奈之下只得採取了一種特殊的傳位模式:將國君之位禪讓給太子州滿,是為晉厲公。顧炎武《日知錄》稱,此為“內禪之始”。

晉厲公剛一繼位,就會合魯、齊、宋、衛、曹等等多國部隊,前往伐鄭。

一年前,因為鄭國私下與楚國和解,晉景公就將前來訪問的鄭成公扣留在了晉國。隨後,欒書率軍前去攻打鄭國,還殺死了鄭國派來的和談使者伯蠲。這可惹惱了鄭人,為了對抗晉國,鄭人不惜另立新君。

眼看晉國得不到便宜,欒書便出攻打鄭國,以逼迫鄭國求和,順便將鄭成公送回。

五國聯軍巨壓之下,鄭人屈服了。鄭國派出大夫子罕前來與晉國和談,並獻上了鄭襄公的廟鍾給晉國,作為和談之禮。其後,鄭國使者與晉人在修澤(鄭地,河南原陽西南)簽訂了盟約,並讓鄭穆公之子子駟到晉國去做人質。

5月11日,晉人就把鄭成公放回了鄭國。

作為新任國君,晉厲公討伐鄭國獲勝,算是討了個好彩頭。

此時,雖然晉國大敵楚人仍然蠢蠢欲動,但晉國正處於上升恢復期,在爭霸過程中已是穩佔上風了。所以,晉厲公今年繼承父親之位,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不過,也有一個壞消息:6月6日,晉景公就突發意外,不幸掉入糞坑給淹死了。

從此,晉厲公正式登上了晉國權力中心,開始獨立管理晉國。


晉國外部環境雖然在逐步改善,但晉國最大的憂患卻不在外部,而在內部。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晉文公回國後,晉國就建立起了六卿制。為籠絡大臣,晉文公曾短期將卿位擴充至十個。晉厲公祖父晉成公回到晉國後,為籠絡人心,特地在晉國恢復了公族、餘子、公行官職,讓晉卿的兒子們都作了官。鞍之戰後,為表彰功臣,同時也為了安撫那些憤恨不平的功臣之後,晉景公將晉國軍隊擴充至六軍,順便把晉卿位置增加到了十二個。邲之戰中驕橫跋扈的趙括、趙旃等人,都因此而坐上了卿位。

幾任國君下來,晉國便逐漸形成了強大的“卿族”。卿族在晉國越來越龐大,隱隱威脅到了晉國公室的統治。為此,晉國公室開始採取各種辦法來抑制卿族的惡性膨脹。公元前583年,晉景公將勢力龐大的趙氏一族剿滅殆盡,僅僅留下了趙武一根獨苗。剿滅趙氏,不過是個開始。在晉國,桀驁不馴的世卿家族可不止是趙氏。

晉厲公元年,晉國一位大臣就和周王室產生了一次糾紛。這位大臣不是別人,正是郤氏家族的郤至。郤氏家族采地在溫邑,可週王室卻宣稱溫邑有一塊田地是屬於周王室。郤至不過是晉國大夫,卻敢與周王室爭田,這真是膽大包天!

為此,周王室特地派出劉康公和單襄公前來晉國,向晉厲公告狀。郤氏在晉國勢力龐大:晉國將帥中,郤氏佔了一半;郤氏家族財富,抵得上晉國公室一半。因此,郤氏家族的人,在晉國向來就桀驁不馴。

剛剛繼位才一年的晉厲公,會怎麼來解決這一場晉國大臣與周王室之間的糾紛?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左傳·成公十一年》記載:“晉侯使郤至勿敢爭。”——晉厲公居然令郤至對周王室讓步了!連晉景公都得讓三分的郤氏家族,晉厲公上臺就令其作出讓步,這確實難得!


晉厲公上臺以後,晉國在外交方面少了晉景公時期的咄咄逼人。自公元前680年開始,晉國先後嘗試與宿敵秦國與楚國和解。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與秦國的和解,因為秦桓公的背盟,很快就破裂了。在令狐會盟之後,秦桓公又召狄人與楚人,試圖伐晉。但很快,秦人的圖謀就被晉人識破。為此,晉厲公派出魏錡之子魏相前往秦國,宣佈與秦斷交。

公元前578年5月,晉厲公召集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等諸侯國一起,前往伐秦。在秦國麻隧(或在陝西涇陽縣北),晉國大敗秦軍,俘獲了秦國大夫成差和車右女父。隨後,諸侯大軍渡過涇水,一直攻擊到侯麗(或在陝西禮泉,涇水南岸),才班師。侯麗,距離秦都雍(陝西鳳翔),已是不遠!這次晉國伐秦,已經是深入秦國腹地,大獲成功!

不過,這次討伐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卻體現出了晉厲公的傲慢。據《春秋》記載,這次伐秦,各諸侯國國君都親自參與,曹宣公甚至在征伐過程中不幸去世。然而,作為主持此次伐秦的晉國,其國君晉厲公居然沒有隨同出征!在諸侯聯軍回師經過新楚(陝西大荔)時,晉厲公才姍姍來遲地前來慰問,可見晉厲公霸主架勢十足!

公元前577年,晉厲公強行將大夫孫林父送還衛國,逼著衛人接納。孫林父是衛國執政卿孫良夫之子,在公元前584年,為衛定公所惡,被迫出逃至晉國。因為孫良夫與晉國密切合作,取得了鞍之戰的勝利,所以晉人對孫林父多有庇護。時隔七年後,晉厲公將孫林父強送回國,充分體現了仗勢欺人的霸國本質。

晉厲公對外越來越蠻不講理,卻是有他的理由。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公元前679年,晉國與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楚國達成了和解;公元前678年,晉國又一舉而戰勝了強秦;公元前575年,晉國又僥倖取得了鄢陵之戰的勝利,戰勝強楚。從此後,再也沒有諸侯國能對晉國構成巨大的威脅。


外部敵人紛紛倒下,讓晉厲公志得意滿。

可在晉國國內,卻是讓晉厲公憂心忡忡。晉卿權力越來越大,讓公室慢慢有被邊緣化之虞。無論是伐秦還是戰楚,基本都是由晉卿作主,晉厲公基本都插不上話。因此,在戰勝楚國之後,晉厲公就有清除現有晉國大夫,再重新任用親信來輔佐的念頭。從公室角度出發,這是要遏制卿族勢力的惡性膨脹,避免卿士們威脅到國君的地位。從自身利益出發,晉厲公清除群大夫之舉,無所謂對錯。核心是,晉厲公想清除誰,又想採取什麼手段來清除。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就在這時,郤氏家族中的“三郤”卻主動跳了出來。

郤錡是郤克之子,也是晉國嗣卿,他卻強搶了晉厲公親信夷陽五的田地。郤犨曾經與晉厲公另一位親信長魚矯爭搶田地;更加過分的是,為此郤犨還將長魚矯一家老小捆在同一根車轅之上示眾!郤至在鄢陵之戰中就為欒書忌恨;後來他到周王室獻楚捷時,在與王室成員交談中公開蔑視正卿欒書,就讓欒書對他更加痛恨。

“三郤”得罪了這麼多晉厲公親信,其命運已堪憂。

為打壓郤氏家族,欒書唆使楚國俘虜公子茷向晉厲公告狀,說郤至想改立孫周為君。然後,欒書又設計陷害郤至,故意讓孫周在洛邑與郤至相見,證實了楚囚的告發。從此以後,郤氏在晉厲公心裡是掛上了號。

鄢陵之戰一年後的冬天,在胥童建議下,晉厲公終於下定決心要除掉郤氏。

12月,胥童、夷陽五帥八百士兵準備前去攻打郤氏。然而,長魚矯卻主張不用勞師動眾,要用計取之。長魚矯與清沸魋(音頹)二人假裝訴訟,鬧到了“三郤”跟前。“三郤”將他們帶到了一個臺榭中,準備為他們調解。可沒想到,長魚矯突然就拔出戈,將郤錡和郤犨二人殺死了!郤至見勢不妙,急忙逃走,卻被長魚矯追上,也被殺了!

“三郤”雖然長期囂張跋扈,但卻沒有真正的反叛之心,才會被晉厲公輕易剿滅。晉厲公對卿族之戰,初戰告捷。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這時,胥童趁熱打鐵,率領甲兵在朝廷之上又劫持了晉國正卿欒書以及上軍佐荀偃。

只要將欒書和荀偃二人殺死,晉國卿族中最為強大的欒氏和中行氏,都將徹底被清除!


但在此關鍵時刻,晉厲公卻突然心軟了。

欒書是晉景公一手提拔上來,在除掉趙氏和郤氏的過程中都立了大功;中行氏一族,從荀林父、荀庚到荀偃,一直都踏踏實實作人,沒有像郤氏這麼囂張跋扈。如果殺掉他們兩位,再加上郤至,一日之內三位晉卿就將命喪黃泉!這對於晉國政壇,將是一場巨大地震!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有鑑於此,晉厲公最終決定放過欒書和荀偃。長魚矯勸晉厲公:“不殺這兩人,必定會給給你帶來憂患。”然而,晉厲公不聽。

晉厲公對欒書、荀偃二人說:“寡人只想討伐郤氏,現在郤氏已伏罪,二位大夫請不要以此為辱,各回舊職吧。”欒書和荀偃倖免於難,趕緊拜了兩拜,然後行稽首禮:“國君討伐有罪之人,卻讓下臣免死,是國君的恩惠。下臣就是死了,也不敢忘記國君恩恩德!”

然而,欒書這麼多年穩坐晉國正卿之位,城府之深不是晉厲公所能想象的。欒書配合晉國公室滅趙氏和郤氏,不過是想借刀殺人。但這次差點送命的經歷,讓欒書突然意識到這原本就不是家族間的鬥爭,而是公室與卿族之間的權力鬥爭!

欒書一旦清醒過來,晉厲公就危險了。

不久後,趁晉厲公在寵臣家中游玩,欒書與荀偃二人就突然出動,將他抓了起來。公元前573年春,在殺光晉厲公的親信後,欒書和荀偃二人又殺死了晉厲公!


回顧晉厲公短短八年的執政生涯,最大功績在於戰勝秦、楚,最大的爭議點在於殺“三郤”。整體上看,可圈可點,不乏亮點。然而,晉國卿族的強勢,卻令晉厲公失去了爭取更大輝煌的機會——晉厲公放過了欒書,卻最終為欒書所殺!

晉厲公殺三郤,其諡號當得上“厲”字嗎?晉卿的強勢才是真相!

從趙盾專政時期開始,晉國公室與卿族之間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尖銳化

然而,晉國公室卻缺乏一套限制卿權的有效機制,只能坐視卿士們不斷壯大。所以當卿族勢力壯大到威脅國君地位時,晉國公室就只能採取流血的方式來解除威脅。一次兩次,晉國公室或許能取得勝利。但次數多了,卿族當然會警醒,勢必將反噬公室。

晉厲公清除卿族的失敗,就是晉國公室越來越軟弱無力的現實表現。《逸周書·諡法》:“致戮無辜曰‘厲’”,以晉國“三郤”的作為而言,將他們殺死並不算完全無辜;晉厲公放過欒書和荀偃的做法,更可看出他原本就不想傷及無辜。因此,以“厲”來形容晉厲公,似乎有些太過。

缺乏有效機制來合理合法地限制卿族過於強勢,這將是晉國未來最大的隱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