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張居正和小萬曆親如父子,情同一家,歷史上像這樣的君臣關係是非常罕見的。張居正一直把小萬曆當做自己政治變革的唯一接班人。幼年喪父的小萬曆則一直把張老師當作自己的父親,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從小萬曆的角度上來說,能夠碰到張居正張老師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九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儘管他繼承了皇位,但同時他也就成為了一個沒有父愛的孩子。他的母親雖然非常強勢又聰明,但是畢竟沒有什麼政治經驗。更何況他們還要面對當時鬥爭地火熱的高拱和馮保以及氣勢洶洶的滿朝文武。而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張居正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給了他們安慰和安全感。他們覺得張居正張老師對自己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依靠。而張居正也知道萬曆是李太后生活的全部重心,因此便也將自己的畢生心血傾注到對他的教育之中。張居正可以說是大明王朝最稱職的老師了,每次給小皇帝上課的時候,他都會提前半個時辰到課堂上做準備。作為成年人的李太后能夠理解張居正的一片苦心,自然是在情理之中。而當時年紀尚小的小皇帝也能做到這一點則是非常可貴的。他也曾經多次表達過自己對張先生的尊敬和愛戴,對自己而言張老師就像是父親一般的存在。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要說兩人情同父子,那可一點兒也不誇張,咱們可以來看一看一些生活中的細節。話說有一年張居正張老師生病了,估計也就是一個感冒發燒的小病。只見他拖著病體又來上朝,小皇帝看到之後,便當即停止上朝,親自為張老師熬了一晚薑湯,並親自端到他的面前看他喝下去。相信大家沒有見到過這樣的情景吧!即使是以愛才聞名的劉備對孔明也沒有做過這些啊!萬曆這些舉動明顯已經不是對待臣子的行為了,這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心實感的流露。想必張居正喝下這碗薑湯的時候為大明,為萬曆獻出生命的想法都有了吧!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而當小皇帝生病的時候,張居正的表現也是非常讓人感動的。話說萬里出疹子,作為臣子的張居正自然不能跑到宮中去服侍。等到小皇帝完全康復之後,在早上上早朝的時候,看著已經許久不見的小皇帝,張居正徑直走到龍椅面前跪了下來,仰著臉看著小皇帝。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小皇帝則沒有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他低下頭告訴張老師,自己已經好多了,臉色也紅潤了,每天能吃很多飯,胃口大開,只是還不能吃葷菜。聽著小皇帝洪亮的聲音,張居正這才放心,臉上露出笑容,眼睛裡甚至含滿了淚水。此時的兩人已經完全不顧君臣的名分,不顧別人的眼光,儼然就是一對普普通通的相親相愛的父子。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面對小小年紀卻如此成熟的小皇帝,張居正也覺得他將來必定是一個明君,因此便傾注全部的心血教育他。而張老師之所以下此定論也是有原因的,咱們可以舉幾個例證。首先張居正教導小萬曆想要振興大明王朝,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偷懶,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就是堅持上朝。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大家都知道明朝政治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宦官專政。原因就是因為皇帝經常不上早朝,大臣和皇帝之間缺乏溝通。而皇帝身邊的親信宦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權力。因此張居正強調讓小皇帝堅持上早朝是非常明智的。而小皇帝從十歲開始每天一大早就早早起來上早朝從來沒有耽誤過。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當時上早朝的時間比咱們現在上班要早很多,大約也就是六點鐘吧。在張居正在世的十年之內,萬曆一直都堅持上早朝,從沒有聽中斷過。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而另一件事情則更讓張居正感慨小萬曆是人中龍鳳。話說有一次張居正正在給萬曆上治國之課,說到宋仁宗不喜歡珠寶這一現象。張居正還沒有解答為什麼他不喜歡珠寶,小萬曆就回答說,對於一個君王來說,賢能之人才是最重要的。珠寶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國家而言,重要程度並不能與賢能之人相比肩。張居正一聽非常感慨,認為這孩子天賦極高,如果好好培養,那麼大明王朝的中興之日就不遠了。也正是因為兩人獨特的關係,張居正才能夠大膽的實施新政,而大明王朝也正是在這位掌舵人的手中逐漸走向正軌。

一個是聰慧的孩子,一個是慈愛的父親,這對君臣關係特殊讓人稱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