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要“凉”?传腾讯因游戏审批冻结欲削减预算

据彭博社报道,因游戏审批冻结,腾讯将削减游戏营销预算。

据悉,腾讯内部有一封发给管理层的信件,要求营销主管控制现金流及支出,以“共渡时艰”,若部分游戏尚未取得监管部门批准,则需要将相关营销费用退回给集团。例如微信社交平台已将部分游戏的品牌开支减半,而一些表现较差或发行日期推迟到明年的游戏,亦需退回尚未使用的开支。

针对以上消息,腾讯发言人尚未回应事件。

一路高歌猛进的游戏行业在2018年遭遇“成长中的危机”,作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平台,腾讯也在其中,与今年年初腾讯控股股价最高475港元的价格相比,11月份的腾讯控股股价始终在300港元以下徘徊,市值蒸发近1.7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则是近1.5万亿元。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直接原因,是腾讯在游戏业务上的受挫。

游戏行业受挫的原因之一在于新上线游戏数量的减少,并且,在已经运营的老游戏中,也因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多次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批评。当前,以腾讯为代表的游戏公司也正在积极“自救”,对未成年人提高保护等级。

11月5日,腾讯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全线游戏产品将启用健康系统。此前,《王者荣耀》健康系统已经稳定运行并顺利升级,即将完成全体用户强制公安实名校验。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腾讯将把这项经实际验证有效的防沉迷措施作为标准配置,在全线游戏产品中启用。

接下来根据计划,还会有包括自主研发和代理发行在内的9款热门移动游戏,于2018年内完成健康系统的接入和启用。在这10款之后,2019年,健康系统的覆盖范围将扩大至旗下其他移动游戏和PC游戏产品。

根据《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达5.3亿人,占全中国总人口超过38%。社会渗透率如此高,游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腾讯主管游戏的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接受包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对未成年人保护这件事进行了详细解释。“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我们完全不会考虑任何在营收上的思考,”马晓轶说。“作为游戏行业领导者,你必须在业务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健康之间有一个平衡。”

他同时认为,游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有几十年的空间要发展”。

(综合自:新浪科技、全天候科技、经济观察网、经济通中国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