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黨組織爲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核心提示: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度過了“此頭須向國門懸”的最艱苦歲月,擔任新四軍領導。在南昌遇到了率領上海戰地服務團一路宣傳而來的團長胡蘭畦,二人徹夜傾訴思念,遂訂白首之盟。陳毅稟告父母,得到同意。然而組織上卻不同意,說二人倘若結婚,則胡的黨員身份就暴露了。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孔慶東,原題:十大元帥的愛情往事:朱德愛"蘭"林彪早戀被拒絕

“儒將”陳毅:情天恨海坎坷路

陳毅是十大元帥裡的才子,差點成為一個大文豪,所以他的婚戀經歷也充滿了浪漫的辛酸。

陳毅原名陳世俊,小名秋江,1901年生於四川樂至,後遷成都。求學時受五四運動影響,開始追求進步,特別喜愛文學。到法國勤工儉學因組織學潮被押送回國後,經常給重慶《新蜀報》投稿,1923年成為該報主筆。陳毅的詩文引來不止一位女性的愛慕,其中一位不知名的美女讀了他的詩後,來信表達了“無限的纏綿”。可惜陳毅只跟這位少女見過一面,就被四川軍閥楊森“禮送出境”,前往北京了。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但是另一位美女兼才女卻被陳老總給“害苦了”,此人便是號稱“絕世佳人”的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國民黨少將)胡蘭畦(1901-1994)。胡蘭畦乃明朝開國重臣胡大海之後,自幼具有樸素的革命精神。軍閥楊森慕她的姿色,欲討之為妾,被她拒絕。茅盾聽女友秦德君轉述此事後,就寫出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虹》。

胡蘭畦也因愛慕陳毅的詩文與他相識,留下傳說種種,今天已經很難考證當時二人的“密友”關係究竟發展到何種地步。1924年,胡蘭畦嫁給一位叫陳夢雲的軍官,夫妻二人掩護陳毅在軍隊中做了大量革命工作。1927年,形勢危險,陳毅再次離川到武漢,胡蘭畦夫婦也先後前往。南昌起義前夕,陳毅向二人辭行,一別就是10載。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胡蘭畦1929年被蔣介石點名驅逐,1930年赴德留學,加入德共,坐過三個月法西斯的監牢,曾與大學者德共領袖萊曼相戀。幾年後她去了蘇聯,深受蘇聯文豪高爾基的喜愛。高爾基逝世,斯大林等抬棺,胡蘭畦執紼。但由於跟王明有矛盾,受到克格勃的監視,遂於1936年回國,擔任何香凝的秘書。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度過了“此頭須向國門懸”的最艱苦歲月,擔任新四軍領導。在南昌遇到了率領上海戰地服務團一路宣傳而來的團長胡蘭畦,二人徹夜傾訴思念,遂訂白首之盟。陳毅稟告父母,得到同意。然而組織上卻不同意,說二人倘若結婚,則胡的黨員身份就暴露了。

二人只好痛哭而別,陳毅致信胡蘭畦說:“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三年後,陳毅“自由”了,可胡蘭畦卻一杯苦酒喝了終生。她犧牲個人幸福,孤獨地戰鬥在隱蔽戰線上。不料卻因社會關係複雜,有時與國民黨特務來往,引起中共情報負責人潘漢年的懷疑。

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當了市長。胡蘭畦寫信要見他,來的卻是副市長潘漢年,對胡蘭畦說:“陳毅都兒女成群了,你還找人家幹啥?”胡蘭畦不知組織上對她有了誤解,只是一個勁兒地哭。

因為1947年國民黨報紙大肆宣傳“陳毅陣亡”並詳細報道了“陳毅追悼會”的經過。胡蘭畦看後十分傷痛,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地產贍養陳毅的二老,實在是以“兒媳”自居了。胡蘭畦此後未再婚育,收養了妹妹的女兒。後來到北京工業學院管後勤,曾被錯劃為右派,平反後當了全國政協委員。晚年在鄧小平支持下,為老年事業貢獻甚多。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而陳毅的感情軌跡也是一路坎坷。經過南昌起義、湘南暴動,陳毅走上井岡山,成為一名幹練的革命領袖。他1930年任紅22軍軍長時,在江西信豐,娶了當地一位才貌出眾的19歲女學生蕭菊英,次年陳毅去開肅反會,歸途遇白匪襲擊,馬死了,人活著,步行繞路回去,不料蕭菊英認為陳毅已死,跳井殉情了。

1932年,李富春蔡暢夫婦給陳毅介紹了18歲的興國女紅軍賴月明,於重陽佳節洞房花燭。陳毅當時是江西軍區司令兼政委,指揮6個獨立師和所有地方武裝,卻居然沒錢結婚,還是賴月明借了20塊錢,擺了八桌宴席。二人婚後情深意重,卻是聚少離多。

1934年,紅軍長征後,擔任石城縣婦女部長的賴月明照料陳毅的腿傷。陳毅卻動員她帶頭疏散,回鄉打游擊。想到此一去凶多吉少,生離死別,賴月明抓起手槍,要陳毅打死她,陳毅奪槍,要她服從大局。二人於10月20日,含淚分別。從此陳毅指揮南方八省游擊戰爭,艱難困苦之狀,可見《梅嶺三章》。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幾次派人尋找賴月明,得知賴月明被捕後為抗拒逼嫁,跳崖自盡了。陳毅心中翻江倒海,曾寫下一首《興國旅舍》:“興城旅夜倍悽清,破紙窗前透月明。戰鬥艱難還剩我,阿蒙愧負故人情。”此詩寫於農歷九月初一,哪裡來的“窗前透月明”?誰都可以看出,此詩是對“月明”的懷戀追憶,真摯感人。

1940年,陳毅與胡蘭畦的三年之約差不多到了。年近不惑的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陳毅,與18歲的武漢姑娘張茜結婚,白頭到老,生了長子陳昊蘇,次子陳丹淮和老三陳曉魯。張茜本名張春蘭,陳毅追人家時,苦心經營了一首《贊春蘭》:“小箭含胎初生崗,似是欲綻蕊吐黃。嬌豔高雅世難受,萬紫千紅妒幽香。”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張茜婚後成為陳毅的得力助手和感情知音。動盪的戰鬥歲月裡二人有時吟詩抒懷。陳老總有一首表達思念張茜的詩是這樣寫的:“足音常在耳間鳴,一路風波夢不成。漏盡四更天未曉,月明知我此時情。”詩中又出現了“月明”,大概是想起了賴月明的“在天之靈”,希望前妻能夠理解自己此時的心情吧。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其實賴月明並沒有死,她在戰鬥中失去組織聯繫後,流浪乞討,被父親抓回賣給一個鞋匠,次年鞋匠死了,她找到一位負傷掉隊的紅軍結婚,生下一女二男。1959年她看到陳毅會見外賓的照片,想去找陳毅,但被丈夫兒女死死攔住。1972年陳毅逝世,賴月明從生產大隊的喇叭裡聽到陳毅的訃告,焚香遙祭併發去唁電。讀到陳毅那首《興國旅舍》時,賴月明淚如雨下。直到1988年,她才到北京會見了全國婦聯主席蔡暢。1989年春,74歲的賴月明接受了記者採訪,世人才知道陳老總的“月明”還在人間。而這些,陳毅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了。

37年黨組織為何否決陳毅與中國首位女將軍婚事

陳毅逝世,毛澤東病得上不去汽車,卻破天荒地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毛澤東有句最普通的名言:“陳毅是個好同志”,可能好就好在陳毅是個純情痴情之人,是十大元帥裡最幽默最有文人氣質的一位儒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