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校友雙目失明仍研學奮進 寄語青年100次跌倒,101次站起來


鄭大校友雙目失明仍研學奮進 寄語青年100次跌倒,101次站起來


楊佳獲得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校友成就獎(鄭州大學供圖)

鄭大校友雙目失明仍研學奮進 寄語青年100次跌倒,101次站起來


楊佳為學生耐心講解專業知識(鄭州大學供圖)

提起楊佳,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並不熟知。

她15歲考上鄭州大學,19歲被鄭州大學破例留校任教。一場磨難,29歲的她雙目失明。然而她不屈不撓,和命運抗爭,37歲求學哈佛取得了最好成績A+,獲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校友成就獎。

在國際舞臺上,她任首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奮力為殘疾人事業鼓與呼,在黑暗的世界裡,贏得世界掌聲。

 15歲與鄭州大學結緣

楊佳的人生經歷更像一部過山車:到達頂點,墜入低谷,潮起潮落。

她與鄭州大學的緣分要從1978年說起。那年,楊佳是湖南師大附中的一名高一學生,由於優異潛質,老師便動員她不上高二直接報考大學。於是,15歲的楊佳成為鄭州大學英語系的學生。

鄭州大學同樣十分看重這位年齡雖小卻成績突出的學生,讓她提前半年畢業留校任教,教大學二年級。那年楊佳才19歲,她所帶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年齡已超過自己這位“小老師”了。工作三年,22歲的楊佳選擇繼續深造,再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4歲的楊佳研究生畢業後再次留校任教,成為中科院一名優秀教師。

 29歲進入沒有光明的世界

“29歲之前,超越別人,29歲之後,超越自己。”楊佳如是說。

1992年春天,楊佳眼中的世界變得模糊起來,醫生的診斷是視神經病變,失明將不可逆轉。她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種罕見的眼病,也知道自己將進入一個沒有光明的世界。

然而,她的頑強讓她在黑暗中涅槃:像個孩子一樣,在父母的幫助下重新學習穿衣、吃飯、走路。用吸管喝飲料,用盲杖探路。不能看書就聽書,不能寫字就學盲文。盲校不收她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她就單獨拜師,從ABC摸起。閱讀關過後,她還立志要重返講臺。

得知楊佳的想法,父親便主動成為她的柺杖。趁教室無課無人,爸爸領著楊佳一步步丈量從教室門口到講臺的距離,講臺到黑板兩邊的距離;多媒體教學的觸摸屏上,楊佳請爸爸幫著貼上一塊塊作記號的膠布,提示她準確無誤地操作;為了提問時不張冠李戴,她必須把每位同學的聲音存進記憶……

幾周課下來,學生們居然沒有察覺他們的老師再也看不見自己的學生了。

 重生之美,她被稱讚“中國軟實力”

2000年,失明八年的楊佳決定報考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攻讀公共管理碩士。憑實力獲得認可,楊佳成為哈佛大學建校300年來第一位獲MPA學位的外國盲人學生。

微觀經濟學第一課,老師在黑板上掛了3張圖,分別是里根時期、老布什時期、克林頓時期的經濟形勢,一目瞭然。但楊佳一臉茫然。她找到助教,拿出鐵絲:“能幫我折出老師畫的圖嗎?”

每堂課上,老師都要開出至少500頁的閱讀書目,同學們叫苦不迭,楊佳連叫苦的時間都沒有。先掃描全英文講義,再用電腦軟件讀出來。別人能挑重點看,她只能一句句聽,通宵達旦,還是聽不完。她快進播放,每分鐘400個單詞,講義都變了調,楊佳練出超人的聽力。

一年下來,楊佳完成學業,還多學了三門課。畢業時,哈佛頂尖教授、曾在白宮效力於四位總統的高級政治顧問大衛·哥根教授給楊佳破例打了哈佛的最高分A+。當楊佳從約瑟夫·奈博士手中接過證書時,他對楊佳說:“祝賀你,楊佳,你是中國的軟實力!”

中國大陸第一人,她捧走肯尼迪學院校友成就獎

畢業10年後,楊佳成為當年肯尼迪學院校友成就獎唯一得主,也是中國大陸第一人。

哈佛歸來,中科院研究生院支持楊佳開設《經濟全球化》《溝通藝術》等新課,並把她所授課程評為“優秀課程”,又把她從優秀教師再評為傑出貢獻教師,並授予她中科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在任奧運會專家顧問期間,她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制定了“NP3S”專業服務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她還擔任《科技助殘全球化與標準化》科研項目負責人,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唯一一位盲人女性。

2008年楊佳第一次參加兩會,就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邀請,用英語直播為期兩週的“楊佳日記”,把自己兩會間的獨特感受傳播到全世界。北京奧運會期間,她再次主持“楊佳日記”專欄,有聲有色地推介奧運、介紹北京。

一身唐裝,她成為“中國名片”

總是一身唐裝的她,成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中的“中國名片”。

2008年,楊佳趕赴紐約競選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委員,第一輪就高票勝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委員。

2009年2月,委員會首次會議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召開,主要議程是選舉產生主席團。楊佳發現候選人中唯獨沒有亞洲的代表,在聽到幾位委員自薦的發言後,楊佳舉牌要求發言:“我們委員會是全球殘疾人維權的監督機構,當今世界哪個洲殘疾人最多?亞洲!哪個國家殘疾人最多?中國!因此,這裡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區域,這裡工作優劣決定著我們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全球工作的成敗……”

楊佳的一席發言引起強烈共鳴,作為亞洲代表,她被提名為候選人,並當選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在2010年選舉時又獲連任,成為4名官員中唯一的連任者。

重返母校,她寄語青年:100次跌倒,101次站起來

今年6月18日,楊佳作為校友參加鄭州大學外語學院1978級校友入學40週年返校活動,在學院校友論壇上做主旨發言。她感謝母校領導和老師的熱情接待,感恩母校的培養,並表示今後將繼續努力,為母校贏得更大光榮。

提及對楊佳的印象,鄭州大學大二學生王婷告訴記者,感動至深,楊佳老師談吐優雅,回憶起自己失明的往事,依然可以面帶微笑。

“一個人可以看不見,但不能沒有見地;可以沒有視野,但不能沒有眼界;可以看不見道路,但絕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100次跌倒,可以101次站起來!”楊佳老師的一番話始終在她的腦海中迴響。

王婷說:“楊佳老師的心裡有一位勵志女神,是著名語言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夫人李佩先生。在我的心裡,楊佳老師就是我的勵志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