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我們地方都有自己的名字,大都市也好,小縣城也罷,都有從老一輩就流傳下來的名稱,有些甚至是從古流傳至今,隨著歷史潮流等諸多因素的變化,有些城市的名字也變換了很多次,今天我們來幾座歷史上改名失敗的城市,現在的名字遠沒有古代時來的好聽有韻味。

1、寶雞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寶雞是陝西省第二大城市,原名名雍城,又叫陳倉,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關於寶雞的由來,相傳是唐玄宗時期,李隆基和楊玉環遊玩時遇到叛軍襲擊,倉皇而逃,逃到了當時的陳倉縣內,眼看叛軍就要追來了,此時有兩隻山雞突然出現,在山雞的引導下他們躲在深山之中逃過一劫。

避開叛軍後,手下的人找到兩隻山雞時已經化成了石雞,李隆基臨走時感慨到:“陳倉,寶地也;山雞,神雞也。”因此陳倉改名為了寶雞縣,陳倉山也更名為雞蜂山。不過寶雞這名字怎麼聽都沒有陳倉或者雍城聽著有韻味。

2、石家莊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隨著朝代更替,它的名字也變化了數次,有東垣、恆山、常州、鎮州等,最後定為了石家莊。而早前石家莊是明朝時期的一個小村落,村子裡有一個天寧寺,於是叫了天寧寺莊,再後來因為村子人數的變化,只有十多戶人家,便更名為十家莊,村子發展越來越好,最後定名為石家莊,也成為了河北省省會。

3。淇縣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淇縣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河南靠北的一個小縣城,而它三千多年前是商朝古都朝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只可惜淇縣在後來的歷史變遷中發展勢頭漸弱,先是改名為雅歌,後又更改為臨淇,到了明朝由淇州確定為淇縣,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現在如果改會朝歌,指不定還能帶動當地的旅遊業。

4。駐馬店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駐馬店是河南省三線城市,原名為汝南。駐馬店來源於明朝,當時因為地勢原因駐馬店種植了大量的苧麻,所以以苧麻村命名。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村落,但卻是交通要道,很多官道驛站設在此處,使得來往不少的馬匹和過客在這次歇腳,慢慢苧麻村改名為駐馬店了。之後駐馬店便成為了這一代的經濟中心,其中就包括了汝南、上蔡等縣城。

5.南京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南京這個名不難聽,但比起它的前身金陵就少了點詩意,“金陵空壯觀,天塹淨波瀾”就是李白詩句中出現的景象。南京作為十朝古都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有過44個名字,包括石頭城、建康、金陵、江寧等,唐朝時用金陵這個名字,明朝改為了南京,但清朝時因為定都北京,所以南京改為了江寧,民國時又改回了南京,一波三折。

6 西安


改名最失敗的六大城市,唯有第五個過得去,第二、四改後毫無韻味


​西安就更不用說了,原名長安,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曾是13個朝代的故都,明朝將長安改為了西安。雖然長安這個名字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認為長安更能體現這個地方的歷史,更符合這個千年古都的歷史氣質,也是呼聲最多希望改成原名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