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喊話維穩 A股走向何方?

從10月19日開始,A股市場進入“維穩時期”。先是當天早上,一行兩會(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的三位掌門人相繼喊話,維護股票市場的穩定,隨後是當天中午,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新華社記者以及中央電視臺記者的聯合採訪。談及中國股市問題時,劉鶴表示,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已經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正是在管理層以及高層喊話維穩的背景下,A股市場出現了連續兩天強勁反彈的走勢。先是10月19日上證指數大漲64點,漲幅2.58%;接著是本週一,上證指數大漲104點,漲幅4.09%。但在兩天大漲之後,本週二上證指數又大幅回調60點,跌幅2.26%。而昨天(週三)的盤面又出現盤中大幅振盪的走勢,不少投資者對大盤的走勢捉摸不定。A股走向何處去,就成了投資者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

管理層喊話維穩 A股走向何方?

照直說,投資者如果踏錯了節拍,在這幾天的行情中難免會遭遇兩邊打臉的命運。追高了遭遇套牢,割肉了又被踏空。投資者確實不太好把握節奏。實際上,投資者如何能夠把握住大盤總的方向與市場熱點,那麼操作起來也就不是太難了。

對於當前的“維穩行情”,投資者需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當前的“維穩行情”實際上並不同於2015年的“救市行情”。2015年為了救市,當時高層不僅叫停了IPO發行,而且政府還拿出救市資金,讓證金公司進場救市。所以,當時的“救市行情”較為火爆,表現為一種普漲行情,一些個股上漲30%~50%並不是難事,有的個股甚至還出現了股價翻倍的走勢。也正因如此,投資者對2015年的“救市行情”還是充滿留戀的。

但當前的“維穩行情”明顯不同於2015年的“救市行情”。從管理層出臺的具體措施來說,並沒有叫停IPO,更沒有拿出政府資金進場救市。管理層主要是針對股市中存在的危及股市穩定的問題來加以解決,而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大股東的股權質押危機。對於這個問題,不僅以深圳市政府為代表的地方國資主動參與進來,為本地優質公司排憂解難,解決股權質押危機,而且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表示,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並且證券業協會也表示,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將成立,資金規模將達1000億元,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

而在多方施援股權質押危機的同時,證監會則把重點放在了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上面。先是推出了上市公司“小額快速”併購重組審核通道;接著又是允許併購重組的配套募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與償還債務;隨後,證監會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參與A股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不斷提升A股上市公司質量;然後就是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間隔期從3年縮至6個月;最後就是鼓勵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參與企業併購重組。可以說,化解股權質押危機與鼓勵併購重組是目前“維穩行情”中的兩根主線。

也正因如此,目前的“維穩行情”顯然不同於2015年的“救市行情”。“救市行情”是一種全面性的爆發性行情,但目前的“維穩行情”不可能表現為持續的指數上漲行情,主要還是一種結構性行情,在指數總體平穩的情況下,一些受益股票、受益板塊會得到市場更多的炒作機會。比如,得到資金援助的相關股權質押公司,併購重組預期下的殼資源公司,如券商股近日一度出現集體漲停的走勢,就是因為這兩項重要政策的出臺,券商都是受益者的緣故。而就整個大盤來說,目前主要以築底為主。

正是基於這樣的研判,所以,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還是要跟著近期的政策面走,跟著熱點走。並且在進行具體股票投資的時候,要切忌盲目追高,主要還是以高拋低吸為主。同時要對股票倉位進行控制,待大盤出現趨勢性上升行情時再加倉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