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演職員信息:

本週,有一部院線片要上映

就是這部紀錄片《我的詩篇》

這是一部記錄打工詩人的電影

它榮獲過第52屆金馬獎最佳剪輯、最佳紀錄片提名

榮獲過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爵獎。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影片以紀錄片的方式展示了六位打工詩人的現實生活狀況

有自殺身亡的富士康流水線工人

有叉車工、爆破工、製衣廠女工、少數民族工人

甚至是地下600米深處的礦工

他們分別是:烏鳥鳥、陳年喜、鄔霞、吉克阿優、老井和許立志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夢想》

許立志

夜,好像深了

他用腳試了試

這深,沒膝而過

而睡眠

卻極淺極淺

他,一個遠道而來的異鄉人

在六月的光陰裡

流浪或者漂泊

風吹,吹落他幾根未白的白髮

那些夕陽沉睡的傍晚

他揹著滿滿的鄉愁

徘徊於生活的十字路口

這疼痛,重於故鄉連綿萬里的青山

弓著腰,他遍地尋找

媽媽說的夢想

2011-6-12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青草擠滿的人造河狂想》

烏鳥鳥

入冬以後,水利局將水

封鎖於人造的水庫裡。他們談論著

妓女的價格和肥瘦。他們的心從不關心

什麼狗屁農業。天上的神亦如此

從不保佑窮人。它們將雨水

藏匿於地球的烏雲中,不讓半滴滴下來

我們哭爹喊娘,磕爛膝蓋和腦袋也沒有用

沒有水,肉鎮的人造河,日漸消瘦

魚死於逃亡的途中,供鼠蠅果腹

河泥肥沃。幾陣風吹過欲哭無淚的人臉

幾個鹹菜味兒的哈欠打完

空蕩蕩的人造河,一夜便被青草擠滿

冬季的肉鎮,彷彿只盛產青草

田野空蕩如洗。窮人的種子

躲在陶缸裡,發著那種很春的夢

一直髮到來年的春季,才會發芽

風蕭蕭兮河草茫茫,風吹草低紙箱呈現

紙箱裡,裹裝著的,大多數是女嬰

這些無辜的雌性花蕾,剛露苞就已枯萎

她們將靜靜靜靜靜靜的腐爛在紙箱裡

並將一群青草和幾代蒼蠅養肥

待到來年春季,天上流行哭泣症

眾神齊哭,天上的淚水

便會將人造的河,灌滿

她們的骨架,便會連同冬季的垃圾

一起隨水送往下游去。河堤之上

那些流空了的貧賤子宮,轉身

就又被新的胚胎,重新填滿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炸裂志》

陳年喜

早晨起來 頭像炸裂一樣疼

這是大機器的額外饋贈

不是鋼鐵的錯

是神經老了 脆弱不堪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堅硬 鉉黑

有風鎬的銳角

石頭碰一碰 就會流血

我想告訴你

我在五千米深處打發中年

我把岩層一次次炸裂

藉此 把一生重新組合

我微小的親人 遠在商山腳下

他們有病 身體落滿灰塵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們的晚年就能延長多少

我身體裡有炸藥三噸

他們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 在他們床前

我岩石一樣 轟地炸裂一地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吊帶裙》

鄔霞

包裝車間燈火通明

我手握電熨斗

集聚我所有的手溫

我要先把吊帶熨平

掛在你肩上不會勒疼你

然後從腰身開始熨起

多麼可愛的腰身

可以安放一隻白淨的手

林蔭道上

輕撫一種安靜的愛情

最後把裙裾展開

我要把每個皺褶的寬度熨得都相等

讓你在湖邊 或者草坪上

等待風吹

你也可以奔跑 但

一定要讓裙裾飄起來帶著弧度

像花兒一樣

而我要下班了

我要洗一洗汗溼的廠服

我已把它摺疊好打了包裝

吊帶裙它將被運出車間

走向某個市場某個時尚的店面

在某個下午或者晚上

等待唯一的你

陌生的姑娘

我愛你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遲到》

吉克阿優

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

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

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

好些年了,村莊在我的離去中老去

此刻它用一條小興場的泥路

反對我的新鞋,歡迎我的熱淚

好些年了,我的宇宙依然是老虎的形狀

一如引用古老《梅葛》的畢摩所說

顫抖的村寨跳進我的眼瞳,撕咬我

好些年了,兒時的夥伴已建起小樓

我也回到了大地的中心,我的土掌房

三塊鍋莊石,三根頂樑柱

父親笑呵呵在火塘邊抽蘭花煙

像溫暖的經書,讓我念誦不已

他的柺杖又長高了不少

而母親笑呵呵在我心裡

今夜我要睡在她的舊床上,今夜我必須做夢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獨對煤壁

老井

大片的煤擠成一堆

像寒風中的情侶相偎相依

像厄運和不幸結為連體

是我的礦燈劃破了它們已經

做了兩億年的殘夢吧

夢醒的滋味刻骨銘心

陣痛過後

它們便開始呼吸 暢談

無數個漆黑的小口

在長夜裡張開

但對於它們吐出的

瓦斯 一氧化碳

“一個少年,在某個清晨的微光中,細數著高樓的一層又一層。他邁著一步步沉重卻輕快的步子,就這樣來到了最高層的樓頂。他知道那一道弧線,是自己選擇的高度。就這樣結束吧,生命。我,還有信仰。”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想為你寫首詩,在飄揚著漫天雪花的冬日裡。陽光依舊躲在黑暗的身後不肯出來,你緩緩的仰頭微笑,看著天空灰濛濛的霧,還有早晨太陽慵懶的慢慢爬起。

你知道每一個寫在工作表格上的字,每一句發自內心的聲音,都是你對文學的熱情,對人生的熱愛。你知道陽光不曾照耀過自己的生命,但詩歌曾照亮你前方的路。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這是一段順著歲月長河慢慢延伸到心底深處的故事,也許你不曾瞭解,也許你不曾經歷,但你會為他們的堅持流下淚水,因為他們對文字愛的深沉。我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們堅持著信念,在一日復一日的辛勞中,依舊在文字裡找到了自我。

火車順著軌道慢慢前行,在顛簸震顫中你手握筆觸的力量卻絲毫未減。

你知道那是你的夢。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你將一片片羽絨塞進填充物,你知道你在豐滿的,是自己的夢;

你將一件件衣服放在縫紉機上隨意遊走,你知道你在縫織的,是自己的夢;

你將一次次爆炸化作生命中迸發的火花,你將一次次開採化作人生的探尋;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詩歌信仰的嚮往。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還記得你在那一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富士康的高樓。樓下那層防止墜落的鐵網,你也曾親自編織。你不知道某一日,或者哪一日,自己也會睡在上面,長眠不起。

你放棄了生命,我不知道你是否放棄了自己的夢。

你想著海子也在唸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也曾這樣離開了我們,永遠的活在信仰中,因為信仰不敗。

然而,人生卻會,敗得徹底。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你們踩在金字塔的最低端,肩膀上扛起億萬人民的生活起居,扛著他們高高抬起的頭顱,他們引以為傲的夢想。

詩歌卻仰著頭望著你,你也是如此的仰望詩歌。

你知道,詩歌從來不曾放棄過你們。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你們放棄過自尊,放棄過金錢,放棄過生活,放棄過生命。但你們,沒有放棄這份對文字的信仰。

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你們擁有著平凡的詩意,但你們塑造著不平凡的信仰。

這首詩歌,送給每一個熱愛文字的你們。讓你們彷彿看似最普通的生命裡,依舊燃放著不普通的夢想,為這份普通又不普通的夢想,點燃生命最後的深度。

看著河水波瀾泛起,你的夢,又順著河流飄向何處?

你的詩篇,在哪裡?

在這裡,我們從未忘記。

在這裡,我們從未,忘記。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頭條號@葉秋臣)所有,葉秋臣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轉發分享--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1月13日,由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總策劃,吳飛躍、秦曉宇執導的電影《我的詩篇》,經過奇蹟般的“百城眾籌千場點映”後,正式全國公映,並曝光終極預告。用片方的話說:“感動十萬人的電影。我們才敢公映!”羅振宇、吳曉波、方勵、梁文道、汪涵、吳小莉、史航、曹景行、袁嶽、黑楠、柯雷、楊煉、餘世存、唐曉渡、周浩、流馬、劉麗朵、李西閩、餘秀華等社會各界名人,也都在為這部電影加油打氣。1月13日,就在今天,去電影院感受平凡人的非凡詩意。

《我的詩篇》曝終極預告

最新曝光的終極預告,集中展現了6位電影主人公的非凡詩意人生。叉車工烏鳥鳥、製衣廠女工鄔霞、來自彝族的充鴨絨工吉克阿優、爆破工陳年喜、煤礦工老井、原富士康流水線工人許立志,這六個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於故鄉與異鄉之間,忙碌於幽深的礦井與轟鳴的流水線,飽經人間冷暖,同時將這樣的生活化作動人的詩篇。用詩歌抒發悲欣,吟詠愛情,更真切地記錄下了這個時代,是當下中國工業社會最真實的寫照和縮影。

這些工人詩歌深深震撼了詩人秦曉宇,他曾動情地表示:“這些工人詩歌迥異於流行的文學風尚,極具經驗厚度與情感強度,讓我既驚異又感動,並且使我意識到,在當今詩壇之外,可能存在著一片詩歌的藍海。”因為這份感動與對詩歌的熱愛,他為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與曾經素昧平生的吳飛躍、吳曉波等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開啟了一次漫長卻又充滿奇蹟的詩意征程。

從首次在線直播“工人詩歌雲端朗誦會”,到通過互聯網眾籌出版工人詩人許立志的詩集,眾籌電影拍攝資金。電影完成後,在過去的一年裡走過了全國205座城市,先後有1349個陌生而溫暖的朋友發起眾籌觀影,併成功完成了一千場放映,觀眾達近十萬名,使《我的詩篇》成為首部因為普通觀眾眾籌推動而進入院線公映的電影。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詩意共鳴靈魂共振 《我的詩篇》獲眾多名人力薦

人生就是一場戰鬥,而奇蹟仍在繼續。在秦導近日“奮不顧身”舉辦的24小時全網不間斷直播,就想跟你聊詩歌的瘋狂生存挑戰中,《我的詩篇》獲得了眾多社會各界名人的傾情推薦。《我的詩篇》這部由陌生人的祝福推動公映的電影,使萬千眾生能詩意相連,更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與善意。

著名製片人方勵稱讚這部電影“記錄時代,平民英雄”,更在微博持續關注著電影的上映進程。

著名主持人汪涵,不僅親自參與互動,送票給陌生人支持電影,更呼籲觀眾們“可以真真實實地走進電影院,安安靜靜地看這部電影,感受一下從鏡頭裡面流淌出來的屬於這個時代的詩篇。我期待這次感動!”

著名主持人吳小莉,從兩年以前的工人詩歌朗誦會開始,就關注並支持著《我的詩篇》,甚至曾因讀到電影裡很美好的一首詩——製衣女工鄔霞的《吊帶裙》,而哭花了妝容。對這部電影她也是深深地祝福:“詩就是一種互相的靈動,讓我們彼此之間有更好的交流,我相信工人詩歌的篇章才剛剛開始。”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更感慨:“這是一部有溫度有情懷的影片,記錄了幾位農民工詩人如何用詩歌照亮現實的故事。對於別人,詩歌更像是裝點日常生活的盆景,而對於他們,詩歌就是一雙翅磅,讓他們能從沉重的生活中飛躍起來。”

還有更多朋友,無論身在何方,都以實際行動為這部電影奔走呼籲著,將每個人的能力激發出來,做一件有意思有意義的事,讓詩意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紮根蓬勃生長。正如鸚鵡史航的希望,也許就是每個支持這部電影的人們的希望:“明天又要在院線裡奮力搜索了,搜索不該被掩埋的詩意。希望排片給一點支持,種子出土,一切就不是被掩埋,只是被種植!”

再卑微的骨頭裡也有江河,再底層的血肉裡都有詩篇。詩人,就像這世界上已然絕種的群體,而當有一刻,一群詩人披星戴月向我走來時,那個瞬間中,我看到了星河和宇宙。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昆德拉曾經說,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實際上是小說的時代。這句話一度被現實驗證,也對,看看這市面上的電影、電視劇、遊戲、漫畫,很多都是買斷小說的IP製作的。80年代那些紅遍半邊天的小說作家扛把子,都被製作公司吃幹抹淨了。眼瞅著沒IP,就推出小說IP的孵化。確實,小說憑藉情節性和戲劇性,戰勝了詩歌。詩歌在很多看客的心中,總跟無病呻吟掛鉤,連表白的時候寫詩,都被看做是土鱉的行為。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當《我的詩篇》擺在眼前時,那一瞬間所有被埋沒的詩歌精神重新復甦。兩個小時的電影,讓所有的看客猝不及防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從來都不被人重視,甚至被人不屑的世界。六位工人,同時也是社會最底層的代表,他們平時的生活,一定讓所有的人避之不及。而這六個人,卻有一個隱藏的身份,那就是詩人。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的意象充斥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有的看客在這兩個小時中,借用了他們的眼睛和他們的心靈,看到了我們平時不會看到的世界,卑微又震撼。這部電影中,沒有愛豆沒有大咖沒有鮮肉沒有流量,要說宣傳,看客也只是在吳曉波的網絡節目中聽到過。吳曉波說,其實在中國還有許多人在寫詩,有一些詩人就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工人,所以他想做些事情,與好友一起眾籌拍攝了這部紀錄片。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這部電影的震撼之處在於,每一個工人的詩歌質量都非常流弊。例如富士康工人許立志的詩句:“像流水線一樣辛苦的光陰,和最新款手機一起打包,販賣到大洋彼岸,等候下一個輪迴。”詩中對生活重壓看不到希望的心情,在詩句中淋漓盡致。我們想象不到他流水線的生活,正如同想象不到他“嚥下長滿水鏽的生活”時的痛苦無奈。而當他最後選擇跳樓自殺的時候,我們也攔不住他,只能看著一個絕望的24歲詩人,用縱身一躍換來心靈自由的現實。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另一個在服裝廠打工的詩人鄔霞,走在路上,也是被其他光鮮亮麗的姑娘鄙視的那種身份。可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工人,心裡還有對美的嚮往,思想中還有對生活的希冀。是女人,都會愛裙子,鄔霞也不例外,她偏愛吊帶裙,可以顯示女性小性感的衣服。但是在做工的時候,是必須穿著一致又醜陋的工作服的,所以為了穿上吊帶裙,她在夜晚去工廠廁所,在夜色中反光的鏡子裡,看著自己穿裙子的樣子。電影在這一幕的時候,黑夜裡照鏡子完全沒有詭異的味道,所有的看客都為這個女人的可愛打動。對啊,她生活在底層,可是她也是個姑娘,眼睛中也有光芒。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所以她的那句“等待惟一的你,陌生的姑娘我愛你”的詩句,會讓人心裡一動。為何平時絕不會進入視線中的她,此刻卻是驚豔美好的呢?

下礦的工人,生活其實更加辛苦,暗無天日又危險的井中,他們的生活是“無色。無味。無情。”的。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礦井工人的工作很惡劣,可是這樣一個念頭也只是想想罷了,沒有人會想著為他們做些什麼,正如同我們根本沒有能力為他們做些什麼。所以這一刻,心情的壓抑與無力,讓人喘不過氣。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這六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用書寫的詩篇,點亮了自己的生活,然而他們也只能點亮生活讓我們這些看客看得更清楚罷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可能不會得到任何的改善。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這就是現實,也是在詩歌點綴下毫無起色的生命。這部電影除了讓詩歌重新回來之外,也希望受震撼的看客,再不要對這些底層人員抱著不屑和輕視,因為陽光,不會平等地照在每個人的身上。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一部關於現代工人詩人的紀錄片電影,《我的詩篇》前兩日悄然無聞地上映。

它的少人問津,本在預料之中。詩歌在現代是邊緣化的存在,紀錄片電影也是,邊緣化的紀錄片電影講述的是邊緣化工人詩人的故事,不被人所知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以影片本身所展開的視野以及其對返身的質詢而言,與深刻哲學意義表達,尚有一段距離。

紀錄片並未與電影敘事劃清界限,懸念、衝突、細節,種種要素並非故事片的專利,紀錄片在真實記錄的基礎上,敘事方面一樣可以運用。

問題在於,紀錄片雖未能阻止敘事的聲音,它的特殊形式卻切斷電影敘事的可塑性。與電影敘事的多樣性相比,紀錄片單一的可憐。

它註定無法遵循全部電影敘事元素與大眾電影所支配的一切需求,影片的真實性要求它中止虛構敘事可以運用的多樣技術。技術、或許還有資金方面的困難,給影片帶來觀影質感方面的影響,幸好並沒有給它所展現的審美品質帶來過多負作用。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在故事上想要表達出工人們的生活危機,但事實上真正的詩人難有真正意義上的危機,除非危機感來自語言,源於發覺自身對文字掌控的無能為力。對詩人們而言,語言的枯竭同時也是生命的萎縮,所以一旦你陷入此種困境之中,就分外危險——其實是離死亡也就不遠。

所以我的大膽與看似無情的一個猜想是,墜樓死亡的工人許立志,並不是因生活的困窘與工作的麻木而死,是對語言的無能為力而死。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基於此觀點在心中根深蒂固,影片所展現的那種自上而下的同情實則也未能讓我感同身受。

影片善用漸隱與漸顯。事實上“漸隱、漸顯、疊化……”等過渡性的光學手段被戴錦華老師稱為電影敘事的標點,它們以不同的方式代表了一段時間的流逝。

在這部影片裡,漸隱與漸顯鄭重而必需,多人物多身份多詩歌的穿插敘述若無時間層面的斷離就會顯得混雜與重點不明。

顯然,導演本意在於要打通不同階層之間理解與交流的界限,雖然並不新鮮,然也確有某種感染力。

一方面他們是普通的打工者,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文字的創造者,是一種詩歌體系的開創者與繼承者。他們用詩歌,作為工人群體立言的工具,從而超越詩歌本身的意義。

同時,不可避免的問題顯現出來——為了達到它想要達到的目的,煽情也就成了必需。

儘管工人們的真實人生也是感人,但若平鋪直敘,作為登上大銀幕的電影而言就缺乏力度,於是必要的電影敘事技巧出現。

可惜的是,除卻少數畫面的精心雕鑄之外,故事的敘述依舊稍顯混亂,原本形式與內容自帶的戲劇性張力反而被削弱。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他們是寫詩的工人,一些尚不能稱之為詩人。

詩人,要用他的詩歌傳遞觀點與經驗,而觀點的磨礪是需要時間的,打磨的缺乏讓文字顯得粗糙。

或許身份與工作的雙重困境,讓錘鍊越發難得。片中工人與各自工作長久接觸與熟悉,從而日漸變得與自我失和,隨後用詩意的文字將困境表達出來。

是以從當代詩歌譜系上講,工人詩歌顯然脫離了這個座標,他們自成體系,作為某種獨特的文學樣本,為現代詩歌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影片中的六個工人寫詩者,最喜煤礦工人老井與吉克阿優。之所以喜歡,是因只有他們兩個的某一些詩句將個人經驗擴大到時代,寫成關於時代的詩歌。

陳先喜也好,他的詩歌壯烈而深情,但總是以個體出發,與烏鳥鳥一樣,沉浸在身邊的悲歡離合裡面,與時代、社會,似乎關係不大。他們的詩歌呈現了某種生活的真相,而老井走的更遠一些,他在某些詩歌中呈現了社會的真相。以下為老井《礦難遺址》節選:

在遼闊的地心深處

有一百多個採摘大地內臟的人

不幸地承受了大地復仇時

釋放出的萬丈怒火,已煉成焦炭

但仍沒被徹底消化乾淨……

餘下驚悸、愛恨,還有

若干年後

正將煤攉入爐蹚內的

那個人,在呆呆發愣時獨對的

一堆累累白骨……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究竟改變了什麼?詩歌似乎什麼都不能改變。

2014年10月1日,許立志墜樓身亡,留下一百九十五首詩。

叉車工人烏鳥鳥,迎來他的新生兒後,準備改行做殺豬匠。

爆破工人陳先喜,依舊在地下幾千米深處的礦洞工作。

煤礦工老井,工作不變。

……

詩歌即便什麼都不能改變,但是它至少具有啟蒙與自我啟蒙的意義,工人們以寫詩來伸張平等,無疑也是價值的一種體現。

另外電影裡的詩歌很有力量,每一首都很美。即便只是因為這些詩,都很值得去影院一看呀。

“我身體裡有炸藥三噸”

“再低微的骨頭裡也有江河”

“陽光沒有公平地照在每一個人身上”

“今夜,我馬放南山,繞開死亡

在白雪之上,為你寫下絕世的詩行”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 END -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繼在吳曉波頻道年終秀上在線直播定檔後,電影《我的詩篇》再曝“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推廣曲MV,同時宣佈將舉辦第二個重磅直播活動,即“24小時詩歌生存挑戰”。導演秦曉宇將在1月10日晚10點到1月11日晚10點,廣邀社會各界好友及網友,向一個前所未有的紀錄發起挑戰,即我的詩篇:24小時詩歌生存挑戰,全網不間斷直播,就要跟這個世界談談詩。

《我的詩篇》曝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MV 情懷接力創奇蹟

最新曝光的《我的詩篇》電影推廣曲,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歌,展現了電影依靠萬千觀眾的詩意情懷,經過百城千場眾籌得以公映的奇蹟之路。源自真實生活的詩歌,可以引發每個人內心深處強烈的情感共鳴。而眾籌觀影更是一場奇遇,此間種種美好,將你我相連。有眾籌發起人表示:“隨波逐流的我,有生之年,真該做一件自己熱愛,對他人有益的事”。正是憑藉這份充滿詩意的情結和情懷,《我的詩篇》在過去的一年裡走過了全國205座城市,先後有1349個陌生而溫暖的朋友發起眾籌觀影,併成功完成了一千場放映,感動了近十萬名觀眾。

而這場充滿詩意且溫暖震撼人心的活動,不僅在詩歌愛好者、文化名人中間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企業界、文化界、財經界、大學等社會各界都積極行動起來,盡全力來支持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我的詩篇》這部由陌生人的祝福推動公映的電影,使萬千眾生能詩意相連,更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與善意。

24小時詩歌生存挑戰 《我的詩篇》攜手名人再戰詩意新徵程

為了重新喚醒公眾對詩歌的關注與討論,及對電影《我的詩篇》的關注,電影導演、詩人秦曉宇在北京單向空間,計劃開啟一場極具挑戰的24小時不間斷直播談詩歌活動,與社會各界名人和廣大網友一起,再續詩意征程。

據瞭解,從1月10日晚22:00開始,秦導邀請了24位各界知名人士,24小時不間斷直播接力談詩歌。自媒體“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著名財經作家、財經自媒體“吳曉波頻道”創始人吳曉波,國際著名詩人楊煉,香港著名文化人梁文道,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汪涵,自媒體人袁嶽,著名知識分子餘世存,詩人餘秀華,詩人、詩歌自媒體“讀首詩再睡覺”公號主編流馬,編劇史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周浩,歐洲著名漢學家柯雷,著名音樂人黑楠等人,將通過現場、電話連線、視頻等多種方式參與本次在線直播活動,而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曹景行、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以及詩歌評論家唐曉渡也有望一起參與。

這個時代還有詩人嗎?詩歌已死?怎麼看海子?李商隱千古詩謎的謎底?觀點、碰撞、討論、傳播、網友問答……24小時,過程即內容,導演秦曉宇24小時不眠不休的狂熱堅持,多位跨界嘉賓的觀點碰撞,以及直播過程中網友隨時可能拋出來的各種提問,這些內容的疊加可能形成“雪球效應”,原本已沉默多時的詩歌有可能成為引爆社交媒體的現象級話題。

據瞭解,本次在線直播是“我的詩篇”綜合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電影《我的詩篇》在吳曉波頻道年終秀在線直播定檔之後第二個重磅直播活動,而本次詩歌生存挑戰直播也將迥異於普通詩歌節目,它是帶有主題電影詩歌烙印的特殊活動,將當代詩歌發展、詩人生存狀況、電影內外故事融入其中,集合觀點的激烈碰撞、熱點話題的爭議、人性的衝突與掙扎,可以預期的是全程將高潮不斷、爆點不斷。

一部專門反映當今中國工人詩人現狀的紀錄電影《我的詩篇》明天即將公映,之前這部紀錄電影曾歷經過百城千場眾籌,能進入院線公映非常不容易。隨著電影的上映,大家關注的焦點再度聚焦工人詩人群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主角之一是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吉克阿優,今天,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專訪了他。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千場眾籌後,得以在影院公映

影片由充鴨絨工吉克阿優、流水線工烏鳥鳥、爆破工陳年喜、製衣工鄔霞、煤礦工老井與富士康流水線工人許立志這六位工人的六個故事組成。導演秦曉宇表示,影片真實記錄的6位主人公,既是普通的工人,也是優秀的詩人,粗糲的生活,讓他們創作出扣人心絃的詩歌,既溫暖人心,又撼動靈魂。他們書寫的不只是流動打工者的生活,還記錄了遠在家鄉留守的孩子,以及分隔兩地的教育現狀,這也成了他們詩歌裡永恆的痛。

《我的詩篇》曾獲得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紀錄片,但這部製作精良的紀錄片卻只能通過眾籌的方式與觀眾見面。電影公映前,已經在全國一百個城市眾籌了一千場放映。從去年8月底到12月,成都影迷眾籌了30多場。成都商報記者從貓眼電影看到,《我的詩篇》13日上映首日的排片情況並不理想,成都只有少數影院為電影預留場次。

“一年多來,那麼多素昧平生的朋友用眾酬的形式力挺這部影片走近電影院,我更多地感受到了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意。”秦曉宇表示。“這是一年多來最讓我驕傲的一件事。”作為《我的詩篇》總策劃,吳曉波說,我希望更多朋友走進影院,通過《我的詩篇》,深入瞭解億萬勞動者的生活境遇和精神世界。這是我們做這部電影的初心。”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他吃不飽的時候也一直在寫詩

2007年起,中專退學的四川彝族小夥吉克阿優離開大涼山,前往山東、北京、東莞等地打工,他曾做過三年鴨絨填充工,寫下了“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

吉克阿優1985年出生在大涼山,2002年,吉克阿優還在上中專的時候,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要以《二十年後的我》為主題寫一首詩。他的作品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吉克阿優從此開始了寫詩之路。

吉克阿優做過很多工作,去工廠裡做學徒,去做焊工,到餐飲店裡端盤子,洗酒瓶,搬運原料,在辛苦工作的同時,吉克阿優從來沒有停止過寫詩。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他就會把這一天工作中的觸動,以及工友的舉動記錄下來,寫成詩歌。

回憶起最初打工時的壓力,吉克阿優覺得不僅來自於對陌生城市的恐懼和工作的不適應,還有家人的不支持。“我們那裡集體觀念很濃厚,家人想讓我留在老家,不支持我出去打工做生意”。吉克阿優告訴記者,他第一次去山東打工的時候,口袋裡只剩下五毛錢,想要應聘的那家工廠剛好男工已經招滿了,只要女工,他就一直徘徊在大門口,非常迷茫。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拍時遭遇不少困難

吉克阿優的詩歌在不少刊物得以發表後,他開始陸續接到劇組的電話,大家想要拍攝他的故事。2014年的一天,秦曉宇導演打來電話,告訴吉克阿優說,想要拍一個紀錄片,一開始,吉克阿優並不相信,以為是騙子打來的電話。秦曉宇告訴吉克阿優劇組不僅不會收費,還會報銷車費,給予相應的稿費,“其實我的問題就是,這個秦曉宇是不是真的秦曉宇,因為他在我們詩歌創作圈裡是很有名的人,只要是他本人,我就沒什麼問題了”。

吉克阿優說,原本的拍攝地點定在他曾經待過的一個工廠裡,那裡有獨立的車間可以容納70-80人,非常適合拍攝。之前也聯繫好了總經理,他也同意可以拍。但是到了要進場那天,有一位中層管理人員突然來攔著說不能進去,車間裡有一些商業機密,怕洩露出去,交涉了很久也沒有結果,只好作罷。

後來,劇組到吉克阿優的老家大涼山拍攝,因為當時的條件很差,劇組成員住起來都很不習慣,有的成員整夜都睡不著覺。有些彝族的飲食習慣大家短時間也不太適應,為拍攝帶來了不少困難。

這部電影為他的生活帶來變化

吉克阿優透露,他一開始並沒有想到拍攝這部紀錄片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這麼大的變化,當時只是覺得拍這些工人的故事是在做公益,挺好玩的,於是就答應了。“剛開始拍攝的時候我覺得還挺不適應的,因為除了睡覺以外,其餘時間都要被攝像機的鏡頭捕捉,所以一開始也會去刻意的做一些動作,後來才慢慢適應。”

剛開始,吉克阿優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寫詩的愛好,也沒有把自己的作品給他們看過。後來秦曉宇導演和攝影師等劇組成員跟著他到了彝族老家拍攝,鄰里才知道原來他寫過那麼多詩。在《遲到》中,吉克阿優寫道:“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

吉克阿優現在的工作是西昌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拍了《我的詩篇》後,吉克阿優說自己現在的心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在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在生活質量方面,也提高了,“以前是不挑工作,只要有錢就做。現在有了很多的機會,也可以慢慢去挑一些自己更喜歡的工作。”現在,吉克阿優的詩歌主題也有了變化,從最開始只侷限於自身,慢慢拓展到關注其他領域。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丨張世豪 實習生丨鄒帥 吉克阿優供圖

《獨白》——吉克阿優

當一個男人的心裡

裝滿了妳的喜怒哀樂

他的眼裡再也裝不下其他女人

即便多瞟一眼

也只是瞟一眼

當那個男人在愛河裡

越陷越深

陰晴月缺都是一首寫不盡的詩

寫來寫去

竟然畫下妳的一顰一笑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生活就是藝術,人人皆有詩心,作為一部紀錄片《我的詩篇》從2015年上海電影節展出之後時隔一年半載之後終於在各大影院上映,它展現了六名打工者,六個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於故鄉與城市之間,忙碌於幽深的礦井與轟鳴的流水線,飽經人間冷暖,同時將這樣的生活化作動人的詩篇。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又是一部關於平凡、樸實的紀錄片,《我的詩篇》更像是前不久上映且好評如潮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雖然故事、人物和設定盡不相同,但無疑不是將焦點集中在了普通人物身上的樸實閃光點,六位在平凡崗位上的詩人本色出演,很美好真切的題材卻將樸實拍成了浮誇,紀錄片拍成了PPT!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兩位導演的組合吳飛躍和秦曉宇,一位是大象微紀錄創始人,代表作品《人民幣》、《財富與夢想》,一位是現代的詩話作家,被認為“開拓了新詩話的文體,與某種專業性保持著融入其中又超脫其外的關係”,這對於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確實是一對完美的CP組合,但是他們卻丟掉了最和諧的東西:樸實!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紀錄片《我的詩篇》可以看出創作者飽滿的激情和樸實詩人的感動,但是從剪輯、配樂和呈現方式等方面欠缺不少,令人多少有些遺憾,特別是配樂方面有些喧賓奪主,詩篇朗誦、人物採訪中的背景配樂不但沒有很好的襯托出樸實的特質,反而略顯浮誇和生硬。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拍攝理念和方法似乎也不適合紀錄片的形式,有些鏡頭和剪輯很雜亂,質感上跟主題不協調,構圖和調色都很減分,從畫面中也看不到、感受不到詩的靈魂,給人昏昏欲睡的感覺,如果這不是紀錄片的話,更像是一個圖文並茂的PPT製作。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現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各色各樣的浮誇畫面充斥著我們的眼球,而最樸實、最真誠的畫面卻少之又少,所以《我的詩篇》雖說在拍攝和敘述上缺陷甚多,但對於這些樸實的題材任然會是影迷們追捧的核心。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我的詩篇》,工人靈魂深處的漫長告白。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非常幸運能夠通過眾籌的方式來看到這部電影,影片給人的感覺就是相當的真實與殘酷,心裡極度的壓抑與現實中的鬱郁不得志充斥著整個電影。蘋果手機生產工人、叉車工、爆破工、製衣廠女工、少數民族工人,地下800米深處的礦工,他們作為社會最底層的代表,但是他們卻都有一個詩歌的夢想,而詩歌,彷彿也寄託了他們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嚮往。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記錄繁重與複雜的工作經歷。

單一的工作服,燥熱的工作環境,每天單一的工作內容或許在其他人看來無比無聊,但是她卻無比認真,因為也只有這樣的認真,才能將那件漂亮的衣服送給漂亮的你。製衣廠女工鄔霞,也正是這樣,勤奮而努力的工作著,詩歌,記錄了她繁重而複雜的工作經歷。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排解煩心和憂愁的生活現實。

單一的流水線作業,與每天超時的工作內容,壓抑的工作環境。可以這麼說,他的去世也絕非偶然,畢竟生活上的諸多不如意以及長時間的壓抑和積勞成疾,使得他急切的渴望,並且迫切的希望得到一種新的生活,就好像他在社交網絡上寫的那樣。而詩歌,也無疑是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的唯一東西,去世之後,不帶走一片雲彩,留下的也只有那些詩歌。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書寫美好與嚮往的未來憧憬。

地下800米深處,伸手不見五指,隨時都會面臨著缺氧和瓦斯爆炸的危險,但是,他卻用詩歌記載著工作和生活,以及美好與嚮往的未來憧憬。可能他的生活依然平窮,工作依然辛苦,但是,他卻依然的堅持著自己的工作,努力的做下去,不在乎他人是如何想象的。就因為這份堅持,憑藉著堅定與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就這樣書寫了一個傳奇。

《我的詩篇》上映 六位打工詩人詩歌欣賞

詩歌,談談《我的詩篇》這個電影。

說這個電影好,我覺得是因為它的真實,導演敢於去展現一些生活中真實的東西與事情。就比如朝陽門地下通道的討薪事件,我覺得就是更夠很好的說明這一點。從外界大環境上給工人詩歌一個時代上,與背景上的一個敘述,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會出現工人詩歌,以及工人詩歌對於工人的重要性與觸碰。在整個電影的畫面拍攝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可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力求把真正的一個現實世界和社會環境展現給觀眾來看。而這份現實與真實,也無疑是最殘酷和最讓人無法接受的,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會有自殺等非常極端的行為,但也有種可能,可能這個社會給與他們的排解方式太少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