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遺言“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除黃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維是何道理?

重舟難過千重山


別把諸葛瞻想得那麼高尚,事實上諸葛瞻頂著諸葛亮兒子的光環,照著蜀漢朝廷給諸葛瞻設定的路徑,沿著其父諸葛亮的光輝路徑,卻越走越難行。

諸葛瞻是諸葛亮46歲才得的兒子,老來得子的諸葛亮卻在兒子出生的半年後,開始歷經6年的5次北伐,終因操勞過度而死在戰場,臨死前諸葛亮特意修書一封,給他的兒子諸葛瞻,內容是這樣的: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歸結為八個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養德。

正因為諸葛亮的傑出貢獻,使得蜀漢朝廷將諸葛亮沒有完成的任務無情的加在諸葛瞻的身上,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順風,平步青雲,17歲娶了公主為妻,拜騎都尉,18歲任羽林中郎將,不久升遷為射聲校尉、侍中。



34歲的諸葛瞻擔任他父親諸葛亮同樣的職務軍師將軍,而且諸葛亮擔任軍師將軍的年齡也是34歲。

35歲的諸葛瞻,升任衛將軍,錄尚書事。這個升遷速度,要不是諸葛亮的兒子,也沒有其它原因了,蜀漢朝廷把對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動的加在了諸葛瞻的身上。

不過好在諸葛瞻聰慧可受、才思敏捷、為人忠誠、道德高尚,但諸葛瞻為什麼會在臨死前說出那句: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實上諸葛瞻主要針對的是姜維,對於黃皓,諸葛瞻並不排斥。

陳祗死後,蜀漢尚書檯執政的主要有三個人:尚書令樊建、輔國大將軍董厥、衛將軍諸葛瞻,陳祗生前執政時,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維北伐的人,陳祗死後,尚書檯執政都反對姜維北伐,而且諸葛瞻和董厥還上表皇帝,削姜維兵權,將姜維調職。

同樣希望姜維倒臺的人還有宦官黃皓,而且有理由懷疑諸葛瞻與黃皓合謀拉姜維下馬,尚書檯中只有樊建不與黃皓來往,而諸葛瞻面對黃皓的弄權並沒有制止和糾正。



黃皓為什麼之前不敢弄權?

因為有諸葛亮、蔣琬、費褘、董允這樣的名相來制止,來約束,從陳祗開始,不再約束制止黃皓,包括諸葛瞻,這才讓黃皓有機會弄權,換句話說,蜀漢朝廷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講真話,或者沒有正直之士來制止黃皓小人的行為,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姜維一生最執著的事,就是北伐,這同樣是諸葛亮當年的理想,身為諸葛亮兒子的諸葛瞻,理應繼承諸葛亮的衣缽,何以諸葛瞻要排斥姜維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諸葛亮要求這樣做的。

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蔣琬和費褘,沒有姜維。而蔣琬和費褘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國內,休養生息。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後,如果再進行北伐,蜀漢國力就會嚴重透支,提前走向滅亡 。



而蔣琬和費褘的能力,治理內政綽綽有餘,對外戰爭則心力不足,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而姜維卻是另一個有理想的極端主義人物,執著北伐,毫不放棄,哪怕劉禪投降後,姜維都沒有放棄復國的理想。

而諸葛瞻呢?顯然繼承了父親諸葛亮的遺屬,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國家,與姜維產生了嚴重的政治分歧,對於諸葛瞻來說,姜維是戰略分歧,黃皓是內部問題,因此諸葛瞻沒有制止黃皓,反而一力針對姜維。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長子,此子少年成名,聰明好學,在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就將對諸葛亮期望全部轉移到諸葛瞻身上。奈何諸葛瞻志大才疏,名過其實,他主政國事後,對內不能剷除奸佞宦官黃皓;對外又無法調動大將軍姜維。因此諸葛瞻雖然名義上擔任蜀漢丞相,實際上他權力小得可憐;儘管諸葛瞻名聲如雷貫耳,但是跟他父親比起來差得太遠了。諸葛瞻遺言“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反應了諸葛瞻的“丞相”職位名不副實,同時也反應了他執政水平差。

諸葛瞻有一位好父親,因此他成為官二代,且升官速度十分的快。17歲時諸葛瞻迎娶公主,官拜騎都尉;18歲時諸葛瞻官拜羽林中郎將,35歲時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就再沒有設置丞相一職了,諸葛瞻執掌尚書檯政務實際上就是當上了丞相,全國軍政統歸他節制。當時宦官黃皓十分得寵,皇帝劉禪對他言聽計從,黃皓玩弄權術,弄得蜀漢官場一片烏煙瘴氣,人心渙散。統領國事的諸葛瞻對黃皓一點辦法沒有,只能任由黃皓弄權獻媚,國家情況每況愈下。姜維作為大將軍,一心要收復中原失地,因此他先後六次北伐,每次都興師動眾,結果都是小勝小捷,長此以往,蜀漢國力越來越虛弱。對於姜維支持北伐,諸葛瞻也是一點辦法沒有,他無法讓姜維聽他號令行事。

諸葛亮當丞相時,全國軍政皆他說了算,沒有人敢反對諸葛亮,包括皇帝劉禪,因此諸葛亮能成就北伐的大功業。諸葛瞻總領國事後,沒有人聽他的,大家都把他當成擺設,按理說大將軍姜維應該聽諸葛瞻的調令;宦官黃皓更不應該干政,干政就應該處死他。諸葛瞻權謀手段、威望能力皆不及父親遠矣,在其位卻無法謀其政,不亦悲乎!鄧艾領兵進入蜀地後,諸葛瞻親自統兵迎敵,他或許想通過軍功增加自己的威望,卻不想第一次領兵出戰就兵敗身死了。死前諸葛瞻總結自己的一生: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返。他說的這三罪其實就是證明了他父親對他的評價: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大秦鐵鷹劍士


不止諸葛瞻,在蜀國內部,對姜維不滿的大有人在。後世史家,也不少人把蜀國滅亡原因之一,歸於姜維的窮兵贖武。下面我就分析一下:

第一,諸葛亮死後,蜀國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

蔣琬、費禕當權時期,蜀國一改諸葛亮積極進取的政策,趨於保守。姜維是少數堅定主戰的將領,主張以武力奪取隴西。蔣琬、費禕畢竟是文人出身,做事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姜維則是武人,大刀闊斧,壯志凌雲。費禕不認同姜維窮兵黷武的軍事冒險計劃,有心壓制,每次姜維請戰,他撥給的士卒不超過一萬人。一萬人能幹什麼,不過是小打小鬧,隔靴搔癢罷了。

第二,費禕被刺後,蜀國又一次轉向激進的對外戰略

公元253年,費禕被刺身亡。姜維成為蜀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都督內外軍事。在接下來幾年裡,姜維對魏國發動急風驟雨般的進攻,原本相對寧靜的蜀魏邊境再次烽火迭起。蜀國對外戰略趨於激進,除了有姜維性格烙印之外,還與當時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司馬氏發動政變控制魏國大權後,魏國國內形勢趨於動盪,內亂迭發。對蜀國來說,這無疑是天賜良機,必須賭上一賭。

從姜維上臺這一年開始,蜀國幾乎年年用兵,屢興戰事。對姜維來說,這是責任心的體現,是繼承丞相諸葛亮收復中原的遺志。應該說,姜維的勇氣與決心是值得讚揚的。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事後對這些戰爭進行復盤,發現對敵人的打擊甚微,對自己的損害甚大。

第三,久戰無功,蜀人生怨

姜維上臺後,幾乎年年發動對魏之進功,多數徒勞無功。非但士氣嚴重受挫,國內對姜維的不滿情緒也與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維”。以前諸葛亮五次北伐,久戰無功,然而國內沒什麼怨言;同樣是北伐失利,為何姜維會背上罵名呢?這其中的原因,在於情況不同。

諸葛亮時代,魏國朝廷新立,不少人視之為“偽政權”,認為是曹丕篡奪漢室江山,實為漢賊。那麼誰才是漢室衣缽傳人呢、當然是盤踞在西南的蜀漢政權。到了姜維時代,時間又過於二十餘年,三國並立,誰也打不過誰,大家對此心安理得,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實實在在的幸福,什麼正統不正統,沒有人愛理會。

第四,得不償失的北伐

蜀在三國中實力最弱,只是據有山川之險,得以割據西南。以弱國頻頻出擊強國,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實是得不償失。從諸葛亮到姜維,蜀國對魏國發動的進攻不下十餘次,給我們的印象,戰略意圖十分不明確,沒有一以貫之的長期計劃。

姜維與諸葛亮一樣,一會兒攻擊隴西,一會兒攻擊關中,在戰術上或有一二小勝利,在戰略上著實乏善可陳。蜀軍的戰鬥力不弱,但有短板,長於野戰,短於攻堅。無論是諸葛亮或是姜維,倘若遇到敵人堅守不出,幾乎沒轍,糧食一吃完,必定退兵。攻城戰的短板問題沒解決,北伐毫無意義可言,敵人只要玩烏龜戰術,你就寸步難行。




作為蜀國的軍事一把手,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矢志北伐,出發點是不錯的。然而,彼一時,此一時。北伐最終導致蜀國更加衰微,包括諸葛瞻、張翼等蜀國將領,都對姜維激進的對外政策是持反對意見的,是不滿的。諸葛瞻在臨死前,吐槽姜維一番,正是這種不滿的表現。


君山話史


這一句遺言恰恰道出了諸葛瞻的無能。作為蜀漢重臣,明知黃皓迷惑聖聽專擅朝柄卻不能除此奸吝,而對姜維,諸葛瞻的妒賢嫉能更是一再被放大。




黃皓阿諛獻媚迷惑聖聽,在侍中董允死後,他與陳袛朋比為奸互為表裡。蜀漢景耀元年(258年)侍中、鎮軍將軍陳袛病死,黃皓從黃門令被後主提拔為中常侍、奉車都尉,至此開始手握實權專擅朝政。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擔任尚書令(丞相),與輔國大將軍董厥、衛將軍諸葛瞻開始統領尚書檯政處總攝國事,而大將軍姜維長年在外領兵作戰,黃皓在朝中作威作福,甚至蠱惑後主強令姜維收兵中止北伐。身為顧命大臣的諸葛瞻、董厥反而庇護黃皓,沒有糾正後主的錯誤,對姜維的北伐一再採取打壓、潑冷水的態度。




蜀漢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第九次北伐又一次無功而返,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為姜維連年北伐皆徒勞無功,是好戰而黷武,北伐導致國內疲敝,國力衰弱。於是諸葛瞻聯合其他人上表後主,請求將姜維內調益州刺史,並削奪他的兵權以達到終止北伐的目的。




姜維無論從智謀韜略、軍事指揮能力和國中領導地位不及諸葛亮,蜀漢到了中後期內部政治已經非常腐敗和混亂,所謂:“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死。入其朝,不聞直言;徑其野,民皆萊色”,臣子尸位素餐混日子,宦官弄權無人諫。在這種情況下姜維還要強做“不可為”之事連連北伐,無疑加重了蜀漢的經濟負擔,削弱了蜀漢的整體國力。同時,姜維作為蜀漢掌軍權的第一人,卻不能在國中樹立威望,連一個皇帝身邊的宦官都擺平不了,並最終為避免遭到黃皓的報復迫害而自請屯田沓中以避禍。


姜維才德雖不及諸葛亮,諸葛亮卻視他為最好的接班人。看看諸葛亮多次在公開場合對他的讚揚:“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心存漢室,才兼於人”。作為諸葛亮親定的接班人,他更是將畢生所學盡傳授於姜維。姜維謹遵師命,“北伐中原,恢復漢室”,在“賢人日退,小人漸進”的時代力圖挽救蜀漢大廈,對北伐志願的推崇和“將以有為也”,一切都因對武侯對他的知遇之恩,用“士為知己者死”足以解釋他的一切行為了。




姜維在“明知不可為強要為”的現實面前,所要面對的各種非議是巨大而激烈的。上至後主下至諸葛瞻、董厥、張翼等人,都並不主張姜維連年北伐。可以說,姜維在儒家思想“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恢復漢室”的道德支配上,他已經無路可選,從這一點來看,姜維是“忠臣良將”的絕對楷模,是足可以使他名垂青史的重要表範。諸葛瞻不能抑制姜維,恰恰是他私心妒賢的表現。


大國布衣


不除黃皓,不制姜維,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諸葛瞻臨死之前遺言“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除掉黃皓這個宦官可以理解,但“制”姜維這個北伐英雄又是什麼意思?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此的解釋是,諸葛瞻無法接受姜維一個從曹魏過來的降將,竟然當到大將軍,甚至還被認為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所以諸葛瞻忌妒姜維恨不得除之而後快。這個講法,可以說完全站在姜維的角度,如果換成諸葛瞻的立場來看,那就不是這樣了,他完全有理由要打倒姜維和黃皓。

蜀漢這個國家很有趣,不同於曹魏、孫吳,劉備死後,後主劉禪不直接管事,都是交由專業經理人在打理。按順序來說,蜀漢的掌權順序是這樣,諸葛亮—蔣琬—費禕—陳祇—諸葛瞻、董厥。我之所以不認為姜維算是蜀漢的領導人,是因為姜維長期領兵在外,很少親臨朝會,因此實際的政治權力主要落在陳祇手上。陳祇雖然只是侍中代尚書令,官職比姜維低,但他內連黃皓,外結姜維,打造一個宮中—朝廷—軍方的蜀漢三巨頭。在這個政治結盟中,陳祇扮演的腳色就像羅馬三巨頭的克拉蘇一樣,平衡著互看不順眼的姜維和黃皓。當陳祇死後,這個脆弱的同盟也隨即瓦解,姜維和黃皓都想除掉對方。

過去因為姜維—陳祇—黃皓壟斷蜀漢政權,朝野對此莫可奈何,但伴隨著陳祇的逝世,倒姜變成可能。因此,景耀四年,諸葛瞻和董厥一執政,首要目標就是推動以右將軍閻宇替換姜維。孫盛《異同記》記載:“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

很多人都認為諸葛瞻有人品但能力不如其父諸葛亮,對於這點我持保留,因為推動撤換姜維,他竟然打算和黃皓連手。據《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右大將軍閻宇與皓恊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諸葛瞻非常清楚,單憑他自己要撤換姜維是很困難,但如果得到後主寵臣黃皓的支持,這件事就有可能。諸葛瞻的策劃,就如同當年諸葛亮對法正一樣,只有懂得妥協,才是合格的政治家。這個計劃失敗也不是因為諸葛瞻,而是黃皓。

據《華陽國志》記載:“姜維惡皓之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誘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皓協比閻宇,欲廢維樹宇。故維懼不敢還。”黃皓前腳說要撤換姜維,結果姜維向黃皓低頭認錯道歉後,隨即打著練兵的名義,外放沓中,撤換姜維一事,就此不了了之。

從姜維的角度來看,北伐是延續諸葛亮的目標,只有收復中原,恢復漢室才能停止。但對於蜀漢的百姓和眾臣來說,姜維連年北伐,兵車久駕,百姓疲弊,民生困頓也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在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沒有繼續北伐,也是因為蜀漢在諸葛亮連年北伐下,需要休養生息。同樣的,在經過姜維連年北伐後,疲弊蜀漢,也確實要喘口氣。更何況,雖然姜維和黃皓已經鬧翻,但長期以來,姜維—陳祇—黃皓長期壟斷蜀漢政權,早就被視為一丘之貉,黃皓弄權之罪,不能說姜維完全無責任,所以諸葛瞻上臺才要“內除黃皓、外製姜維”。

只可惜時間並不站在諸葛瞻這邊,景耀六年,曹魏大軍入侵,鄧艾奇襲陰平,蜀漢就此滅亡。如果景耀四年,諸葛瞻成功撤換姜維,是否就不會有洮陽之敗?是否會放棄姜維的肅壁引敵,改回魏延的重門之策?如此一來,漢中不會有危機,蜀漢也有足夠兵力保障陰平,那麼,蜀漢是不是就不會滅亡了呢?


重舟難過千重山


這個話其實很好理解。我們想一想諸葛瞻當時的身份就知道了。他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兒子。迎娶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景耀四年,與輔國大將軍董厥併為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也就是並列宰相)也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出兵抵抗鄧艾的主力。


諸葛瞻這句話是在戰前對眾將士說的:“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進不能守江油,有何面而返!”這其實是結合他蜀漢宰相的身份,名相諸葛亮的兒子以及這個人早熟的性格,這三件事情就是他安排給自己的歷史任務

任務一:“內不除黃皓”很好理解,黃皓作為一個典型的弄權宦官,上獻媚矇騙皇帝,下威凌禍亂朝綱。這樣敗壞朝綱的人,自然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

的宰相想要除去的。

任務二:“進不能守江油”曹魏兩路大軍攻打蜀漢,蜀漢主力遠屯在外。最終姜維只能帶領殘兵退保劍閣關。最終鄧艾率領一支軍隊翻山越嶺突襲蜀漢內地。確實到了蜀漢危急存亡之秋。責任心極強的諸葛瞻把抗擊外辱當作了自己任務。

任務三:“外不能制姜維”這個的道理就是“人心隔肚皮。”姜維掌握著蜀漢的主力軍隊遠屯在外。作為宰相就是應該制衡控制姜維。使得他安心聽話,為國盡忠。這也是讓諸葛亮的兒子作為宰相最大的作用。畢竟諸葛亮對於姜維有知遇之恩。可惜,諸葛瞻這個人志大才疏,少年老成,卻難以成大器。 終究未能控制住姜維。致使皇帝劉嬋和大將軍姜維之間互相猜忌,蜀漢才落得那樣的危急時刻

所以,諸葛瞻才會感慨自己三件事情都做不好,於國於家完全無用,產生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之感。可惜歷史大勢不可違抗,蜀漢之亡已經無力迴天


歷史的拐點


這個也不難解釋吧?

除黃皓,是蜀漢正義之士翹首期盼的一件事,後主劉禪恩寵黃皓,使這廝得以禍亂政權,甚至散佈謠言,逼得姜維撤兵,屯田沓中,大好的北伐形勢無端葬送。思之,現在又有幾人不恨這該殺該剮的閹宦?

制姜維,可以分析為以下幾點:

1.姜維勢大,幾次強硬建議北伐,然而盡皆無功而返,且使蜀國國力削弱,民生凋敝,大不如前。制姜維,則可以不許他貿然北伐,儲存資本,以圖蜀國再次大治。

2.姜維建功,雖然北伐屢次失利,但是姜維每次也都有大小不同的斬獲,因此他的大將軍位置無人可以撼動。制姜維,可以控制其發展,免得姜維逐漸壯大,尾大難掉。

3.姜維身份,其實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雖然姜維是降將,但是對魏徵伐堅毅果斷,從不手軟,可以看出姜維之決心,也可以看出姜維是真心為了蜀漢。制姜維,無非是怕蜀漢勢竭,姜維反水。

4.姜維專權,前線指揮權由他掌握,國內兵力、糧草、資源也都由他調撥,被打退至劍閣一線,收縮防守,依舊“指手畫腳”,這讓很多人看不慣。最後被鄧艾偷渡陰平,蜀國危急。制姜維,可以第一時間命令部隊撤回保護成都,但是實在指揮不動這位大將軍,無奈長嘆。

5.姜維太弱,身為諸葛亮的親傳弟子,竟然沒有太大長進,而作為諸葛亮的兒子,竟然得不到真傳,心有不甘。假設傳給我諸葛瞻,大事早已定矣!可惜全都是假設!!!制姜維,證明自己本事比姜維強,出心中一口惡氣。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胡謅一番。不到之處,祝君指點。


禁街虎1



路遙lgy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姜維是諸葛亮一手裁培起的軍事上的傳人,二人都是蜀漢王朝的忠臣,從大的方面精忠報國講,目標是一致的。但由於閱歷,年齡、成長環境等不同,在蜀漢王朝大政方針方面,存在爭議,在是否休養生息還是出兵伐魏的問題上,兩人觀點對立,分執應屬"人民內部矛盾"。但諸葛瞻的”吾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話,顯然是性質變了,兩人的關係已尖銳至敵我矛盾,看來蜀漢的氣數確實盡了。

謝謝輕舟難過萬重山的邀請!


王洪濤6807


此是諸葛瞻綿竹戰死前的遺言,也是怨言!諸葛瞻是諸葛亮的獨子,但水平,能力,氣魄,威望和諸葛亮相差甚遠!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丞相制,收歸相權,雖禁止蜀中百姓為諸葛亮立廟,但對諸葛瞻還是不錯的,不僅把公主嫁與他,還重用諸葛瞻,曾官至平尚書事、代理都護、衛將軍等職,位高權重,可說是蜀中最牛逼的官二代,但諸葛瞻卻有無法訴說的苦處,這些實實在在的職位竟都是“虛職”?內有黃皓專權國政,黃皓和劉禪的關係在蜀中是第一級的,諸葛瞻面對黃皓又能怎樣?外有姜維領兵獨霸軍權,諸葛瞻又能做些什麼?畢竟諸葛瞻水平能力就那麼點,更無巨大的威望來駕馭兩人!換句話說,黃皓見諸葛亮怕,畢竟就是劉禪見了諸葛亮也怕三分,姜維見了諸葛亮是敬,諸葛亮的任何指示,姜維都不會違背。但黃姜兩人對諸葛瞻就不會有什麼敬畏,黃皓怕,是諸葛亮的威望在,姜維敬,是諸葛亮的水平能力在,諸葛瞻有什麼?所以說諸葛瞻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話中的“制”無非是壓制和制服的意思,大意就是內指揮不了黃皓,外調動不了姜維,但忘了找找原因是什麼?諸葛瞻的臨終遺言,把蜀漢之滅歸罪於黃皓兩人,黃內亂朝政逃不了責任,姜維軍事部署上有失策,導致鍾會大軍長驅直入,也脫不了責任,可諸葛瞻平時又做了些什麼?諸葛瞻率5千精兵在綿竹面對遠道而來的鄧艾僅幾千疲憊之軍,優柔寡斷患得患失,戰術部署失當,錯失良機,終被鄧艾全奸直接導致鄧艾軍直搗成都而使蜀漢亡!實際上,蜀漢之亡,不僅在於黃皓,姜維,諸葛瞻之過,更在於眾人之過,俗話說,雪崩,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蜀漢之亡是國力弱的原因,更是眾人合力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爛到根子上了,諸葛亮一死,各種錯綜複雜的勢力抬頭了,矛盾凸顯了,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派就等著魏來“解放”呢!所以鄧艾一到成都,即刻投降!蜀漢就象棟殘缺破敗的大廈,諸葛亮就是那根主柱,大廈雖風雨飄搖,卻因主柱尚在而屹立不倒,諸葛亮一死這大廈豈能不倒?諸葛亮號稱“臥龍”,諸葛瞻蟲而己,當然其為國壯烈戰死,精神可嘉,但這對行將滅亡的蜀漢又有什麼作用?以上僅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