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中國由於疆土遼闊,有南北區域之分,北方因為氣候乾燥,冬天寒冷,因此也延伸出很多南方沒有的東西,南方人用不上所以也沒見過,下面就仔細來說說,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1.打席

在西北農村,打席是一門很稀缺的手藝活,從解放後一直持續到90年代初,這個手藝都很吃香,由於北方冬天特別冷,所以需要燒火炕來取暖,而席子的用途是鋪在炕上和被褥隔離,一是防止土炕的灰塵和被褥直接接觸,二是防止燒炕過熱燒著被子,記得小時候炕上的席子經常被燒的一坨黑黑的洞,席子的材料是蘆葦,在慶陽我們俗稱:玉子,製作時,將玉子砍斷拿回家,用斧頭或者簍柱進行碾壓平整,然後就可以打席了,也能說是一種編織手藝,那時候,經常看到父親把編織好的席子捲起來拿到集市上去買,現在隨著水泥炕,電暖炕的流行,很多農村家庭炕上已經不用鋪席子了,導致這一手藝基本名存實亡!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2.打土牆

在北方,小時候很多人都住在窯洞裡,然後會在門前打土牆把院子圍起來,俗稱:圍牆,利用木椽作為模具,將溼土填滿模具,用錘敲打平整,瓷實,以此類推,一般不到兩米高就算完成了,那時候我家的大門就是給土牆底下挖了一個洞,就是進出的大門,一直沿用到95年,現在每家每戶都是紅磚牆了,以前的土牆基本都已經看不見了,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3.編框

說起這門技術,是我外公的拿手活,小時候每次只要去外公家,臨走的時候都會帶一兩個回去,在慶陽,這樣手藝叫做:打籠,是用棗條燒熱後可以自由彎曲,然後進行編織,我們叫攀,一圈又一圈,有大有小,每天燒炕的時候,就提著籠去裝麥草,黃花菜熟了也用它去裝,雖然這種老手藝基本消失了,但到現在慶陽農村仍舊還在使用這種物件!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4.木匠

說了這麼多,唯一一個南方人見過的就屬於木匠,南方有著做木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就是木材,很多好的木材都基本生長在南方,尤其竹子最多,所以儘管北方已經沒有了木匠的存活優勢,但在南方還有很多的木匠老手藝人,年初有幸到杭州走了一圈,看到那裡的樹木應該有幾百年不止,作為一個北方人是第一次見那麼大的樹,當時也是特別震撼,我在想人家砍一棵樹做的木傢俱,相當我們這邊幾百個甚至上千個樹才能相提並論,南方人,你們自豪嗎?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5.爆米花

隨著咚的一聲響,爆米花出鍋了,小時候,爆米花的老大爺挨家挨戶的叫喊著,每當聽到那熟悉的聲音,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早已準備好的玉米拿出來爆,成本相當低,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老手藝人了,在城裡買爆米花,價格相當高,一種手藝的消失也帶走了很多童年的回憶與樂趣!

農村6種正在消失的老手藝,1個南方人見過,其餘5個全在北方!

6.捺鞋底

這種活基本都是以農村女性同胞為主,在北方,農村婦女大多不用上班,尤其在冬天,坐在熱炕上開始了捺鞋底,給丈夫,孩子,老人,做布鞋,我清楚的記得,母親捺鞋底的時候,先把麻用線杆和好,然後戴上頂針,開始一針一線捺鞋底,由於布鞋鞋底都是布一層層沾的,特別硬,經常會看到斷針的現象,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布鞋了,布鞋不防水,製作成本也高了很多!

以上這些老手藝你見過幾種?歡迎評論在下方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